黃英 趙永獻 柳軍 蔡鳳玲 黃少東
(廣東省樟木頭林場,廣東 東莞 523616)
廣東省樟木頭林場廣寧紅花油茶林面積約533hm2,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現存面積最大、樹齡最長的廣寧紅花油茶林。近幾年,油茶林寄生植物危害情況異常嚴重,受害的紅花油茶生長勢較弱,部分枝條枯死,甚至整株枯死。寄生植物對廣寧紅花油茶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等造成了嚴重威脅。為保護好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這片難得的珍貴植物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油茶林的生態景觀效益,保障東莞黃江鎮清泉水庫飲用水源安全,為東莞市民提供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旅游棲息地,清除寄生植物刻不容緩。本文初步探討開展廣寧紅花油茶寄生植物清除的措施與方法,為油茶和林木寄生清除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經過這么一番折騰,天色已然蒙蒙亮了。族長等人離去,天葬師也回去了自己的屋中,四周安靜下來,只有砂鍋中熬著的湯藥,發出咕嘟咕嘟冒泡的聲音。
廣東省樟木頭林場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E113°53′~114°10′,N22°48′~22°58′。樟木頭林場地處鎮中心區,交通網四通八達,莞惠一級公路貫穿其中,距深圳、惠州45km,東莞43km,廣州98km。林場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具高溫多雨的特點。年均氣溫21.8℃,最高月平均氣溫28℃(7月),極端最高氣溫37.9℃;最低月平均氣溫13.5℃(1月),極端最低氣溫0.4℃。年降雨量1790mm,雨季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1.8%。最大降水量在6月,最小降水量在1月,年均相對濕度79%,無霜期350d。林場地形屬低山和高、中丘陵3類,整個地勢為東北及中部高,西部低,斷續帶狀分布,略向西南傾斜。一般海拔在100~400m,最高峰為簕竹排工區的雙飛髻,海拔791m。相對高差一般在100m左右,坡度在15°~35°,除簕竹排、芙蓉寺、寶山工區山勢較高,坡陡谷深外,其余工區和林地多為較平緩的丘陵山地。林場內主要成土母質為第四紀近代砂頁巖、花崗巖。地帶性土壤為南亞熱帶赤紅壤。由于母質、海拔、生物、氣候條件不同,形成不同的土壤類型,土壤自然肥力一般。清泉工區廣寧紅花油茶林地形為丘陵,海拔高差約為30~200m,坡度多在20°~25°,多陡坡,土壤為山地黃壤。
廣寧紅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屬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常綠喬木,集中分布在我國華南丘陵區,位于兩廣接壤的綏江,西江流域一帶的低山丘陵。廣寧紅花油茶直立性強,樹皮光滑,小枝粗壯光滑無毛[1]。廣寧紅花油茶樹體高大,樹形、花、果美觀。葉大,長10~20cm;花于12月—翌年3月盆狀或杯狀展開,紅色,花瓣6~9枚;朔果大,直徑6~12cm,果重200~1200g,果皮較厚,為1.3~2.7cm,鮮出籽率10%~15%,每果有10~21粒種子,種子大,產量和出籽率低,但含油率高[1,2]。
定義3: 特征項t權值用Qt表示。設特征項為專業詞匯且為名詞,賦予其權重為QZ;特征項為方言詞匯且為名詞,賦予其權重為Qf。特征項為常用詞匯且為名詞,特征項為專業詞匯、方言詞匯的非名詞詞性,賦予其權重為Qc; 特征項為常用詞匯的非名詞,賦予其權重為Qo利用定義3,本文詞匯termk的TF-IDF計算方法為
廣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屬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灌木,高達1m。葉對生或近對生,厚紙質,卵形或長卵形,先端圓鈍。分布于廣西、廣東、福建南部。海拔20~400m平原或低山常綠闊葉林中,常寄生于山茶科、殼斗科等的樹上,包括桑樹、桃樹、李樹、龍眼、荔枝、楊桃、油茶、油桐、橡膠樹、榕樹、木棉或馬尾松、水松等多種植物上。廣寄生對樹木危害很大,寄生植株吸收寄主的營養生長,在寄主被害處形成瘤狀,被害的枝條瘤上部分逐漸衰弱、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菲律賓也有分布。本種干燥帶葉莖枝已入《中國藥典》,全株藥用,性平,味苦、甘。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催乳[2]。
樟木頭林場廣寧紅花油茶林位于林場西北部的清泉工區和五埂工區,鄰近清泉水庫,于1956—1961年間種植,面積約533hm2,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現存面積最大、樹齡最長的廣寧紅花油茶林。近幾年,廣寧紅花油茶林寄生植物危害情況異常嚴重。平均寄生冠幅達40%~60%,植株寄生率95%以上,受害的樹生長勢較弱,部分枝條枯死,甚至整株枯死。寄生植物對廣寧紅花油茶的健康、生態文明建設和森林的水源涵養功能等造成了嚴重威脅。為提高林分質量,提升城市品質,創建紅花油茶為主題的森林公園,為保護好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這片難得的珍貴植物資源,最大程度地發揮油茶林的生態景觀效益,清除寄生植物刻不容緩。
調查結束后,對紅花油茶寄生植物發生面積大小、危害輕重等調查情況及時進行匯總,結果見表2。調查區域內清泉工區I林班和五埂工區的II林班共2個林班13個小班,總面積為127.98hm2,其中清泉工區面積為113.01hm2,全部受中、重危害;五埂工區面積為14.97hm2,全部為受廣寄生中等程度危害。

圖1 廣寧紅花油茶林林分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下,茶油作為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市場前景良好,其茶籽油品質優良、營養健康,還具美容功效;茶餅的有效成分可進行綜合利用;茶花色澤艷麗、花型美觀、花期較長,觀賞價值極高。廣寧紅花油茶兼具經濟、觀賞和生態價值,廣泛推廣應用既能綠化荒山、保持水土,又能顯著改善農村生態面貌和人居環境,實現鄉村綠化美化。
ZHOU Yuesuo, ZHOU Shijie, GAO Shuling,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ocessing of a silver-bearing copper ore in Inner Mongolia[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73-76.

圖2 廣寧紅花油茶林廣寄生危害林相
人工砍除寄生枝,具體措施如下。果實采摘后11—12月,作業人員使用鋸子或高枝剪,清除匍匐莖和寄主組織內部吸根的延伸部分,于寄生部位以下20cm處,連樹枝砍除,斷絕其再蔓延寄生,廣寧紅花油茶樹鋸口或剪口,涂上傷口愈合劑。砍除后將樹枝和寄生植株集中堆放。當年清除后,因附近林分仍有寄生種源存在,且第1次清除時很難做到徹底清除,第2年需及時復清,以確保清除效果。

表1 廣寄生植物危害程度等級
紅花油茶林平均樹高約為9~10m,胸徑為15~17cm,密度為600株·hm-2。林地植被主要有九節、銀柴、三椏苦等其它雜灌雜草。
4.2.1 林地清雜

表2 廣寧紅花油茶廣寄生受害狀況
2019年5月,采用樣方調查法,在樟木頭林場清泉工區I林班和五埂工區的II林班共2個林班,總面積為127.98hm2,沿林間小路進行踏查,觀察小路兩側20m范圍內紅花油茶枝、干上有無寄生植物。每66.67hm2設置4個調查點,每個點隨機選擇25株樹木進行調查廣寧紅花油茶植物寄生率、枯死率。寄生植物危害程度由廣寧紅花油茶受寄生植物攀援覆蓋的蓋度決定。寄生植物蓋度通過設置標準地采用相鄰小格子樣方法調查。選取的樣方面積為20m×20m,寄生植物蓋度即小格子樣方中寄生植物覆蓋面積占小格子樣方總面積的百分比。危害程度等級劃分見表1。
人工清除寄生枝的安全措施,砍除寄生植物前,應檢查樹上是否有馬蜂窩,如有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砍除寄生枝時,作業人員要站穩把牢,不可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樹枝;砍除寄生植株時樹木下面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傷人。
通過清雜撫育、施肥、松土系列營林措施,改善樹木生長環境,包括光照、通風、營養等,達到樹體生長良好、健康,增加植株對寄生免疫力和競爭力。
綜觀馬克思的觀點,馬克思深刻認識到了個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這一規律,社會的全面發展能夠促進個人全面發展,同樣個人的全面發展也將有力地帶動社會整體的前進。當然,這里的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發展另一部分人卻不發展。
它發表于1899年,以發現者喬治亞歷山大·皮克的名字命名而得名.主要解決格點多邊形的面積問題:若S為多邊形面積,L是邊界上的格點數,N是內部格點數,則有
林內有不少藤蔓、藜朔栲等其它樹種。林地進行全面砍雜,砍除影響廣寧紅花油茶植株的喬、灌木,林中空地保留原有植被,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保留三椏苦、銀柴、九節等原生灌木。清除后須將清除物移走,或歸堆放置,歸堆放置需嚴格管控火源,且加強病蟲害監測,避免因林地清雜產生的干、枝、葉等引發森林火災、病蟲害等風險。
4.2.2 林地復墾
以廣寧紅花油茶植株為中心,直徑為3m范圍進行墾復,墾復深度為15~20cm,墾復以人工用鋤翻土,或用旋耕機松土,松土時不能傷害裸露于地表的廣寧紅花油茶根。
4.2.3 施肥
3a進行3次追肥復壯。即沿樹冠投影外圍兩樹枝間橫、縱2個方向開,兩邊各挖1條寬50cm、長100cm,深度20cm的條形溝。每條帶溝施入復合肥1kg和油茶專用有機肥1kg,每株共施2kg復合肥和2kg有機肥,然后用土覆蓋,以防流失。復合肥規格要求NPK濃度比例≥15-15-15,H20≤1.0%;粒度要求2.24mm≥90%;顆粒強度為30N,養分含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