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莎莎
[摘 要]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幾何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研究四邊形、圓等幾何圖形的重要工具.但是,不少學生無法在復雜的幾何圖形中找到全等三角形,因而不能解決相關問題.有很多全等三角形模型是相同的,如果將這些模型看作“基本圖形”,通過“基本圖形”的認識、分離、構造,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解題效率.
[關鍵詞]全等三角形;基本圖形;構造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幾何學習的重要內容,借助全等三角形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線與線、角與角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反之,通過線與線、角與角之間的關系可以找到全等三角形,并進一步對相關三角形開展研究.可以說,全等三角形是幾何元素點、線、面的載體,通過這個載體又可以更好地研究點、線、面.不僅如此,全等三角形也是研究四邊形、圓等復雜幾何圖形的重要工具,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學習十分重要.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除了一些比較簡單的三角形外,不少學生無法找到全等三角形,因而也就不能解決相關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有很多的全等三角形模型是相同的,如果將這些模型看作“基本圖形”,通過“基本圖形”的認識、分離、構造,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全等三角形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解題的效率.
一、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復習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認識全等三角形中的基本圖形,能根據其位置關系進行分類;
(2)從復雜的幾何圖形中把基本圖形分離出來,并解決問題;
(3)能構造基本圖形,并解決問題.
2.教學重點
能從復雜的幾何圖形中分離出基本圖形并解決問題.
3.教學難點
(1)能從復雜的幾何圖形中分離出基本圖形并解決問題;
(2)能構造基本圖形解決問題.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認識基本圖形
問題設計:已知△ABC,畫一個三角形和△ABC全等.
設計意圖:
(1)通過畫全等三角形,幫助學生復習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
(2)展示學生畫出的全等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并分類,然后提出全等三角形中的“基本圖形”,讓學生認識全等三角形這一類的基本圖形,同時通過為基本圖形分類,加深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識;
(3)在進行活動一時,提出三個問題:①你是怎么做的?②你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③你還有更加簡便的做法嗎?通過問題①②,有助于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知識的復習;通過問題③,學生應該可以想到從位置關系入手,從而畫出平移、翻折和旋轉所得到的全等三角形,這樣與全等三角形有關的基本圖形就得到了(如圖2、圖3、圖4).
2.解決問題,分離基本圖形
設計意圖:做前提問:①你能找到基本圖形嗎?②你是怎么找到基本圖形的?旨在歸納、總結如何從復雜的幾何圖形中分離基本圖形,關鍵是要標注已知條件,從而可以快速分離基本圖形,這樣就可以方便解決問題.第(1)小題讓學生回答后做小總結,第(2)(3)小題讓學生模仿解答,讓學生掌握分離基本圖形的方法——在圖形上標注已知條件.分離出每一小題的基本圖形(如圖8)后再讓學生總結,發現都與前面所畫的全等三角形的某種模型相同,體現出了研究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此題其實是上題中(2)(3)小題基本圖形的合成.主要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就是由基本圖形所構成的,有的時候可能是一個,有的時候可能是兩個甚至是多個.關鍵是要把基本圖形分離出來,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另外,通過本題,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基本圖形分離的方法.
3.拓展提升,構造基本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活動,學生會識別基本圖形,并能從復雜的圖形中分離出基本圖形.此活動則是讓學生構造基本圖形,將復雜的題目變簡單,從而高效、正確地解決問題.本題中 DF與EF所在三角形并不全等,但這兩個三角形中有相等的邊與角,要想利用全等三角形證明,就要想辦法構造出全等三角形.在構造過程中,結合題目中所給條件,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三、教學思考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幾何圖形的重要載體,是否能夠有效利用全等三角形解決問題,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夠找到全等三角形.為了幫助學生在復雜、多變的幾何圖形中發現全等三角形,本節課通過總結全等三角形中的“基本圖形”入手,讓學生借助熟悉且常見的基本圖形,快速找到全等三角形,并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問題一環連一環,內容逐漸深入,探究的方向明確、方法明朗、節奏明快、效果明顯.
[? ?參? ?考? ?文? ?獻? ?]
[1]? 曹彩華.“與三角形有關角及角的等分線”教學設計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0(Z3):26-27.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