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荷靜
[摘 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在高三生物復習中實施自主合作式學習,通過自主歸納、匯報合作成果、自我反思、多元評價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復習更加科學有效。
[關鍵詞]自主合作式學習;高三生物;復習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采取新的教學方法。目前,高三生物復習存在著低效的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復習的有效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一直是困擾廣大一線生物教師的難題。筆者在高三生物復習中,引入自主合作式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結合“植物細胞工程及其應用”的復習來談談自主合作式學習的實施。
一、自主歸納,合作交流
1.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新教材、近五年各地生物高考試題、學生原有的認知規律和能力水平,確定“植物細胞工程及其應用”的復習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歸納、合作交流。為了讓學生的自主歸納更加系統和全面,教師可列出以下復習綱要:①植物組織培養,包括基本原理、流程、操作細節;②植物體細胞雜交,包括基本原理、流程、優點、缺點;③植物細胞工程的應用,包括微型繁殖的意義、脫毒苗的獲得、人工種子的培育、如何實現細胞產物的工業化生產、如何獲得作物新品種,要求每個學生都進行歸納和整理,并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2020年各地高考試題的一大特點是閱讀量、信息量大,閱讀信息來自科學研究,這就要求高三生物的復習注重培養學生了解國際國內研究前沿的習慣和閱讀科研資料的能力。教師選擇合適的科學研究資料給學生閱讀,要求學生先自主提取關鍵信息,再提出4~5個想要探究的問題或是沒有弄清楚的問題。
2. 小組合作討論
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個性進行分組,一般6人為一個小組,由學生選出組長。教師可以根據知識塊的多少和難易程度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例如“植物細胞工程及其應用”有三大塊內容,因此可將兩小組合并為一大組,每一大組負責一大塊內容,這樣學生精心研究、充分準備就有了保證。在自主歸納的基礎上各小組成員進行合作討論,提出疑問,共同探討,進而將知識細化,共同精心準備課堂交流的內容,包括構建本塊知識的框架圖,商榷給其他小組成員提問的問題、本小組對于教師提供的科學研究資料中想要探究的問題與疑惑問題等。
3. 教師指導培訓
教師既要重視集體指導,又要強調局部培訓。特別是很少接觸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他們合作、交流、討論等能力薄弱,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組內集體指導,建設好每個小組,讓學生學會合作,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課堂發言的學生關于板書設計、實物投影的使用、問題的設計、提問的技巧等較為陌生,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培訓。通過教師的培訓,一個個“小老師”就誕生了,實現了課堂高效。
二、匯報合作成果,小組質疑解惑
1.匯報小組成果
每個小組推選一位學生上講臺做“小老師”,“小老師”用實物投影或板書課前建構的框架圖,在框架圖的基礎上提出具有梯度問題串。例如,關于“植物組織培養”這塊內容,學生設置如下問題串:①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是什么?②該原理的基礎是什么?③為什么用胡蘿卜進行組織培養時選擇的是形成層部分?④對外植體和培養用具分別如何處理?⑤為什么要強調無菌操作?⑥脫分化、再分化分別需要怎樣的外界條件?⑦比較脫分化和再分化所需外界條件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采用框架圖和問題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結構清晰,能有效突出主干知識。
2.組間提問釋疑
“小老師”講完后,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質疑,提出以下問題:①為何選用蔗糖,而不是葡萄糖?②為什么脫分化要避光,而再分化時卻需要光照?脫分化與再分化所用的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比例具體有何不同?③植物組織培養屬于何種繁殖方式,為什么?④同一植株不同的部位細胞進行植物組織培養獲得的后代基因型都一樣嗎,為什么?“小老師”不能解答的,或解答不清楚的,可由小組內其他成員釋疑或補充說明。
3.教師點撥補充
教師注意傾聽、觀察,及時點撥、更正學生的錯誤,可以補充一些模式圖進行講解,對復習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的精講點撥,同時對學生的獨創見解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閱讀科學研究資料產生的問題,教師課前整理,利用課件對問題進行翔實的解答,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課堂通過交流展示、組間質疑、教師點撥補充,學生會發生思維上的碰撞,燃起更多、更亮的思維火苗,及時收集這些火苗能很好地提高復習效率,在此時教學要“留白”,改正錯誤、記錄疏漏之處,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收獲。
三、自我反思,完善知識網絡
課堂成果展示和教師點撥補充后,需要知識的內化,因此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編制的復習綱要,結合課堂“小老師”的框架圖、問題串及組間質疑的問題進行二次歸納,找出自己的知識弱點,不斷完善知識體系,建構全面的概念圖,如圖1為學生建構的“植物細胞工程及其應用”的概念圖。
課堂復習完主干知識和零碎知識后,學生需要將兩者串聯起來,形成系統化知識,即構建知識網絡圖,教師將每位學生的課后反思成果在組內展示與交流,評選出小組代表作,在代表作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形成最佳知識網絡圖。
對于科學研究資料,小組需要整理出一份閱讀筆記,內容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是想要探究的問題,提出探究的方法與策略;二是沒有弄清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查閱的資料或教師的解答,教師將研究成果在班級內展示。閱讀與整理科學研究資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四、扣標反饋,提升能力
圍繞這部分內容的課程標準和近五年高考試題,精選例題,以反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和拓展學生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下面兩道習題,一題為基礎性題目,一題為情境題,答題時間控制在10分鐘。
習題1:(多選題)如圖2為金黃花滇百合快速繁殖的培養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先用次氯酸鈉處理30分鐘,立即用無菌水沖洗3次
B.過程③所用的培養基需要高濃度的蔗糖,提供脫分化所需要的能量
C.過程④的基礎是細胞分裂與細胞分化,此時需要較高濃度的生長素有利于根的分化
D.將愈傷組織包上人工種皮即可獲得人工種子
習題2:廣藿香(2n=64)是廣東的道地藥材,具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之功效。科學家研究發現,原生質體具有再生成完整植株的能力,是進行細胞器分離、轉基因和基因功能分析等研究的理想材料,也是以細胞雜交方式培育新品種的必備材料。某科研小組成功建立了高效穩定的原生質體培養與融合體系,以下是部分研究數據,請分析回答:
(1)選用廣藿香莖尖為外植體,原因是? ? ? ? ? ? ? ? ? ,誘導其? ? ? ? ? ? ? ?形成大量的愈傷組織,挑選淺黃色、半透明、足夠蓬松的愈傷組織顆粒轉移至? ? ? ? ? ? ? ?培養基中進行擴大培養,從而獲得更多的懸浮細胞,用于制備原生質體。
(2)將上述懸浮細胞加入到不同pH的? ? ? ? ? ? 酶液中處理獲得原生質體,并在不同溫度下避光振蕩,酶解12 h,圖3是實驗數據,通過分析,原生質體制備的適宜條件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研究人員采用不同方法對原生質體進行培養,每天鏡檢觀測,統計結果見表1,從表中數據可以得出,? ? ? ? ? ? ? ? ? 方法適合原生質體的培養。原生質體的生長會受到細胞密度的影響,密度高會? ? ? ? ? ? ? ?將會阻礙原生質體的生長。
(4)將培養的原生質體誘導融合,圖4是正在融合原生質體的顯微照片圖,融合后的原生質體進行第一次分裂,其染色體數目是? ? ? ? ? ? ?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到愈傷組織再生,獲得融合細胞再生體系。
五、多元評價,激勵自主合作學習
激勵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激勵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設計評價表格(如表2),每個環節4分(教師打分,小組之間互相打分并取均分,分值是1或1.5或2),從而選出最優秀小組。筆者還嘗試采用其他的激勵機制:課題結束后組間評選出“最齊心小組”“最佳小老師”“最佳科研小組”,組內評選出 “最會自主歸納學生”“最善質疑學生”“最會反思學生”“最具科研精神學生”,在肯定學生的同時激勵其再進步;采用加分制,每學期分兩次進行加分獎勵。高三的學習壓力大,精神上的激勵是學生克服困難、主動學習的驅動力。
自主合作式學習的開展改變了以往教師“滿堂灌”的高三復習方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指導、補充、總結、評價的作用;學生在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學習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激發。自主合作式學習尊重學生間的差異,能夠取長補短,在注重學生均衡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