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軍紅 郭劍 杜江麗 劉軍峰
【摘 要】技術的更新與進步,為我國各類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以GPS技術為例,其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使得其在多個領域內的應用優勢也逐漸突顯出來。由于GPS技術具有實時性以及連續性等工作特點,若將其應用到工程變形監測過程中將表現出極佳的應用效果。本文簡述了工程變形監測環節GPS技術的應用發展現狀,并就該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闡述了GPS技術在變形監測領域內的發展趨勢,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工程變形監測;GPS技術;滑坡;差分定位
作為近些年來關注度較高的技術類型,GPS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在逐漸擴大,伴隨其應用環節與技術設備的不斷完善,其在工程變形監測領域中的應用頻率也在逐漸提高。因此,對GPS技術在此領域內的實際應用予以深入分析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1]。
伴隨時代的發展與進步,GPS技術的應用流程也在被逐漸完善,無論是其觀測長度還是測量準確度,相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以常規滑坡活動或結構變形監測環節為例,若能夠將GPS技術融入其中,將能夠保證技術檢測的全面性,從而確保其對滑坡整體活動定位準確性,充分掌握應對滑坡發育狀態與變形程度的對應規律。對于大型建筑來說,在其位移監測環節,若能夠應用GPS技術將提高監測效率,且此過程中的外界不確定因素不會對結果準確性造成不良影響。
(一)基準設計
位置與內外部尺寸是常見的兩種基準設計內容,若在針對工程變形監測環節中應用傳統測量方法,必然會由于地形、環境以及設備等因素而影響到所獲取到變形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且無法保證監測網點與監測區域內的各部分距離精確效果。同時過程中所應用的傳統測量方法將受到多種變形因素限制,且無法保證監測數據的分析準確性。從工程變形監測結果的角度考慮,結果精準度受基準設計的保障效果影響較大,因此若能夠將GPS技術融入基準點位置確認環節,不僅效率極高,且從根本上解決了位置定位準確度不足的問題。
(二)時段周期設計與分歷元數據處理
從對周期與時段的觀測設計環節考慮,其通過對監測變形期間的速度與變化等狀況進行全面整合與分析,將獲得具有應用嚴謹性特征的觀測周期結構。在對周期與時段做統一觀測后,即可達到預期的監測目的,并確保了所獲取結果的準確性與應用有效性。在傳統定位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其一般是通過獲取到不同時間段內某個區域的觀察數據,隨后利用差分進行計算繼而獲得坐標值。而若能夠將GPS技術融入工程變形監測環節,由于其能夠迅速獲取到坐標值的應用特征,在短時間內即可得出科學的結構變形關系與應用數據。
(三)圖形結構強度設計
該設計環節的關鍵,在于對存在工程變形現象位置的監測點、配置基準點的定位與分析,能夠在確認各個時段內連接方式與獨立機選數目的基礎上達到設計目的(檢測網范圍內)。第一是選擇圖像。重點在于應提前確認變形的位置、基準點以及之間的互相校驗效果;第二是對模型與參數做識別處理,通過有效設計即可達到針對變形模型的全面保護目的,提高監測效果,為保證問題解決及時性與預防措施的落實有效性奠定基礎。
(一)GPS變形監控在線實時分析系統
針對道路橋梁、高層建筑以及大壩等工程的變形監測環節,通過應用GPS在線實時分析系統即可在任意時間段內做深入的數據分析,其先進性的應用優勢使得其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頻率極高,表現出了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趨勢。數據采集、傳送、處理以及分析是該系統組成的主要部分,通過不同模塊的組合應用保證了所獲得監測數據的分析效果,并為實時判定變形狀態奠定了基礎。
(二)集成變形監測系統
伴隨技術的更新與進步,無線電通訊、空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逐漸提升,為3S(GPS、GIS、RS)集成變形監測系統的構建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此時系統已經逐漸從單向發展轉變為互相結合與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通過對不同類型的監測信息做深入分析與探究,不同種技術之間的聯系得到進一步確認,為充分發揮系統的應用優勢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撐條件。通過應用該系統能夠對四維空間內所存在地質現象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不同于常規技術手段,其能夠對區域內不同地質的實際演化效果做整體層面的研究,繼而為制定針對可能在該區域出現的滑坡、泥石流等現象的預防方案提供了基礎條件。
綜上所述,從GPS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通過將其融入工程變形監測環節,不僅使得監測效率大大提升,同樣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頻率。因此,將GPS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并持續更新技術的應用程序,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工程事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謹.關于GPS在變形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 2019(2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