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認為將互聯網思維融入教育教學可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如虎添翼,可有效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化教學,論述借助優慕課平臺構建和實施翻轉課堂的方法,建議教師課前精心構建平臺、設計符合學情的學習機制和任務學習流程、優化教學評價機制。
【關鍵詞】翻轉課堂 學習平臺 高校 信息技術
教育與互聯網融合,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的需要?!盎ヂ摼W+”使教育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教與學更加靈活高效,拓寬了師生的交流渠道。微課程等數字資源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為“互聯網+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基礎?!盎ヂ摼W+教育”催生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個好的學習平臺,不僅便于教師“教”和學生“學”,還應便于教學管理部門的統籌管理和教學監控。優慕課在線教育綜合平臺(以下簡稱優慕課平臺)同時滿足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需求。學生可以通過其配套的App“課程伴侶”隨時隨地學習。教師可以輕松地發布資源、編輯在線測試、答疑討論等。師生借助優慕課平臺交流互動、輕松實現翻轉課堂。同時,學校可以通過后臺數據,檢測教師線上教學的情況,便于學校教學管理和監控。因此,本文基于互聯網思維,依托優慕課平臺,探究翻轉課堂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
一、信息時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基于“互聯網+教育”的平臺設計
教學數字資源的發布需要借助互聯網平臺,方便師生同步或異步交流?;ヂ摼W思維作為一種強調用戶本位、價值導向和模式創新的觀念體系,其精神內核和理念外延,已經深刻影響諸多行業和領域?;ヂ摼W思維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改革。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國內外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線上教學平臺。這些教學平臺大致分為五類:非營利性學習平臺、學習管理系統、在線學習平臺、自行開發平臺、移動社交平臺。在五種平臺中,在線學習平臺和移動社交平臺使用最為廣泛。移動社交平臺具有用戶量大、穩定性好等特點,但畢竟其不是專門為教學研發的平臺,針對性較弱,不便于數據規整及教學監控。隨著研發技術的成熟和實踐中的持續探索,各類在線學習平臺不斷更新升級,逐步完善,不但符合教育教學本身的規律和需求,而且功能和界面也更加人性化,以其功能專業、界面簡潔、學習統計靈活和移動學習便捷等優勢不斷提高用戶滿意度。
基于優慕課平臺的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最大的區別是將知識傳遞的過程由課中移到課前,將知識內化的過程由課后移到課中。因此,如何把握好課前的知識傳遞過程顯得尤為重要。圖1是翻轉課堂的平臺設計。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機制設計
翻轉課堂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翻轉課堂學習機制的設計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年齡特點、性別特點和專業特點,根據學習者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習者的就業崗位需求和學習需求,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本文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機制,具體如圖2所示。
學習機制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準備階段,教師發布課程主題,并通過訪談、查閱文獻、問卷調研等方式了解學情。學生多途徑反饋意見,表達自己的意愿,從教師提供的主題中選出感興趣的主題或提供其他主題。教師根據統計結果,結合學生學習需求遴選教學案例。在資源建設階段,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報名參與制作、收集學習資源。在課前學習階段,學生自主查閱學習資料,并通過討論區參與提問或討論。這一環節,既有師生互動也有生生互動。師生通過課前在線測試,了解課前學習的效果。在課中,教師創設情境,根據教學目標,結合課前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解決重難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長的組織下,參與討論、驗證、分享等教學活動。課后,學生可以借助研究型教學主題區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拓寬知識的廣度或增加知識的深度。
(三)課前學習任務結構和流程設計
翻轉課堂將知識傳遞的環節放到課前,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前學習環節。既要準備通俗易懂的“學習地圖”,也要有符合學情、能激發學習興趣、難易恰當的學習資料。學習資料發布后,如何觀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為很多教育者關注的問題。學生課前學習的參與度、完成度和學習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課程的成敗。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筆者的實踐經驗,提出對應的學習流程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課前學習任務結構和流程設計
這一模型中,首先由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并結合學情將學習內容分解為若干學習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既有關聯又是獨立的知識點。每個單元配備相應的單元導學,引導學生開展課前自學,根據重難點內容發布視頻、文本、鏈接等學習資源。同時發布用以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單元在線測試和用以溝通交流的單元討論區。教師在平臺發布資源后,學生進行首次學習并參加首次單元測試,如果測試達標,則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如果測試不達標,則返回學習。在二次學習時,學生可以重新學習教師發布的資源,也可以通過單元討論區向同學提問。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逐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二次學習后,學生可以進行第二次單元測試。如果測試達標,則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如果測試仍然不達標,則通過平臺向教師反饋學習的困惑或自己的見解,然后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教師根據線上資源訪問情況、在線測試結果和學生反饋情況,評估學生課前學習效果,調整教學策略并優化學習資源。
(四)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以教育大數據為基礎的評價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其外在表現是通過數據的方式展現個體外在行為,描畫其內在價值觀念和知識結構,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基于數據的評價喚醒主體自覺,指明發展方向,推動價值生成。優慕課平臺具有較強的數據統計及分析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為教學策略的調整提供依據。同時,能根據評價指標自動生成成績。
1.學習行為納入評價體系
學習評價不應只關注終結性評價,更應關注過程性評價。而過程性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習者的階段性學習效果,還要關注各個階段的學習行為。優慕課平臺所提供的學習行為數據滿足了這一評價要求,其包括學習分析和學習統計兩個模塊。
學習分析模塊又分為課程統計和學生統計。課程統計既能按課程統計整門課程的訪問情況,也能按具體某個學習單元或某個學習資源統計和分析,同時還能看到每個資源的訪問詳情,如已訪問該資源的詳細名單、訪問時間等。課程統計中的在線測試既能對試卷、試題進行分析,也能分別按及格線或優秀等級對成績進行分析。學生統計主要統計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記錄,包括筆記、論壇發文、提交問題、提交作業、參與測試等,如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
學習統計模塊可按班級或小組統計學習者的各種指標,如在線學習時長、學習播課視頻時長、向教師提問次數、閱讀教學資源次數、進入研究型教學主題次數、學習筆記數量、參與在線測試數量等。同時,還可以靈活選擇統計區間,統計某個時間段的數據,以便教師了解不同時間段學習者的詳細信息,如圖9所示。
2.評價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過程性考核評價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優慕課平臺成績管理模塊支持以過程性數據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成績管理模塊可設置成績統計規則,選擇對應的考核指標,并賦予每項考核指標權重。每項一級指標下又有若干細化的評價指標,同樣需要賦予二級評價指標對應的權重。
二、高校翻轉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
下面以高校信息技術課的“批量制作邀請函”為例,闡述基于優慕課平臺的翻轉課堂具體實施。
(一)教學分析
1.內容分析
郵件合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用廣泛,如批量制作錄取通知書、批量制作聘書、批量制作邀請函等?!芭恐谱餮埡笔荳ord模塊的最后一個內容,是銜接Word模塊和Excel模塊的綜合應用案例,主要講解利用郵件合并功能批量處理文檔的方法,要求學生在綜合運用Word排版舊知識的同時,會用Excel進行簡單的數據錄入,并掌握郵件合并的新技能。單元內容在整個課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的對象是學前教育專業大學一年級新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掌握Word排版和網絡應用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Word排版技能,會發電子郵件,但不能綜合應用已學知識解決未來工作崗位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喜歡討論、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主動學習意識不強、面向未來職業的核心素養不高。
3.目標分析
依據學前教育專業及幼兒園崗位需求、圍繞課程標準、結合本課內容,確定本課的知識目標為理解主文檔、數據源、文檔合并的概念、掌握郵件合并的基本操作;能力目標為能利用郵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邀請函,能夠聯系實際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素質目標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和藝術素養,增強尊敬師長、回報社會的感恩意識。
4.重難點分析
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本課的重點為利用郵件合并功能批量處理文檔。依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情,得出本課的難點是數據源的格式及批量發送電子郵件。
(二)平臺構建
經過教學分析和問卷調研,在保證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根據學生需求精選練習主題。本單元的練習選題有給即將入園的幼兒制作錄取通知書、批量制作“給家長的一封信”、批量制作“獲獎證書”、利用“信封創作向導”創建批量信封。帶領自愿報名參與資源建設的學生制作學習資源,包括任務單、微課、動畫、練習素材等。教師在平臺構建單元模塊、在單元模塊下發布單元導學、系列學習資源、討論區和在線測試。單元模塊一般至少提前一個星期構建完畢,為學生課前線上自學預留足夠的時間。除了構建課前學習的單元模塊,還需要在優慕課平臺構建課中導學的隨堂教學模塊和課后拓展的研究型教學主題模塊。在隨堂教學模塊,需要新建對應單元模塊的隨堂教學,選擇發布對象、上課時間和上課時長。在新建的隨堂教學中,添加沙龍、投票、測試和資源。課堂教學時,直接在手機端發布即可。
(三)教學實施
平臺構建完畢后,基于優慕課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可以開始實施。
1.課前知識傳遞
課前,學生通過網頁端或者移動設備端登錄優慕課平臺進行課前學習。先查看單元導學,了解本單元的內容、目標和學習方法。接著查看任務單,了解課前學習任務。然后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批量制作商務邀請函”微課和“Excel界面介紹”等視頻。了解主文檔、數據源的基本概念及邀請函制作的步驟。接著從教師給定的選題中,任選一個主題做郵件合并的練習。在做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通過教學平臺的討論區線上提問。最后做單元測試,如果測試滿分,則表示完成本單元的課前學習。如果測試沒有滿分,則需要重新查閱本單元的學習資料或線上交流學習,并進行二次測試。如果二次測試仍未滿分,則需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困惑或觀點。
學生根據任務單和學習資源進行課前探索學習,并將課前作業上傳至優慕課平臺。教師根據學生作業、討論區發言、測試結果和反饋信息,評估學生課前學習效果,聚焦教學重點難點。
2.課中知識內化
課堂上,教師打開本單元的隨堂教學,投屏到教室屏幕,發起簽到。學生用手機掃碼簽到。
課中學習分為新課導入、新知初探、智慧分享、能力提升、課堂小結、知識應用六個環節。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播放課堂導入動畫。動畫視頻是幼兒園園長和一名幼師的對話,他們要給家長發親子活動邀請函,由一位教師負責這個工作。這一環節,如果沒有投屏環境或廣播條件,可以將資源放在隨堂教學的資源欄目下,學生用手機觀看。在新知初探環節,教師現場提問:“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么做呢?”學生小組討論實施方案,并分享討論結果。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一是在Q群或微信群發邀請;二是用郵件合并功能批量編輯文檔,打印郵寄;三是用郵件合并功能合并文檔后發送電子郵件。全班學生利用優慕課平臺隨堂教學中的投票功能線上投票,從三種方案中選出心中的最佳方案。優慕課平臺自動統計投票結果。教師展示平臺統計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各方案的優缺點。在智慧分享環節,各組學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課前作品和學習心得。全班學生根據評分指標線上投票選出最優作品。在能力提升環節,教師拋出一系列的問題,依次在優慕課平臺發起搶答。學生在“課程伴侶”App點擊“搶答”,爭取答題機會。平臺即時公布搶到答題機會的學生,獲得答題權的學生現場回答問題。在課堂小結環節,教師則用平臺“隨機點名”的功能隨機抽選學生總結本課知識。若被“點名”的學生回答不完整,再由他人補充。在知識應用環節,引導學生將本單元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教師在隨堂教學模塊中發布沙龍主題:郵件合并可以應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所有學生同時在線上發言。發言過程不受外界信息干擾,只有提交個人發言后,才能看到他人的發言。最后,在隨堂教學中發布課堂小測試,檢驗學習效果。
3.課后知識拓展
課后,學生參與線上研究型專題學習,拓展與郵件合并有關的知識、如OUTLOOK的設置、電子表格整理數據源等。
(四)教學反思
本課借助優慕課平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綜合素養,還能有效啟發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課前學生不受時空制約靈活學習,課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更加靈活多樣,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課后知識拓展更加便捷。優慕課平臺和多樣化教學資源助力提升學習效率,使三維教學目標逐步達成。
【參考文獻】
[1]趙宏,蔣菲.“互聯網+”時代教育資源建設新模式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7).
[2]黨建寧,楊曉宏.互聯網思維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價值觀瞻與設計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17(11).
[3]毛剛,周躍良,何文濤.教育大數據背景下教學評價理論發展的路向[J].電化教育研究,2020(10).
注: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基于狀態數據應用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保障機制研究與實踐”(GXGZJG2016A067);2018年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師范生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實踐”(GXYZJG2018Y08)
【作者簡介】陶雪梅(1984— ),女,漢族,廣西貴港人,碩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
(責編 蘇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