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

【摘 要】本文認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市場營銷帶來了巨大影響,“互聯網+”背景下營銷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契合時代創新步伐的素質能力,并提出教學優化措施: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與訓練;營造活躍的線上線下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學習情景中完成知識點學習;根據學生學習動態與個體差異性,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創新教學評價機制;加強校企合作,增加學生實習機會。
【關鍵詞】互聯網+ 市場營銷專業 教學方式創新
互聯網與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無法阻擋的時代潮流。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有助于重塑創新體系,燃起創新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盎ヂ摼W+”融合需求驅動著高校根據發展需要將其和專業教學相結合,從而探索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創新路徑。目前,國內針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方式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應用研究仍處于概念提出階段,具體應用措施尚屬空白,與實際創新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方式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本文基于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現狀,針對傳統互聯網教學存在的缺陷,以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開展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方式創新研究,借助“互聯網+”創新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方式,達到交互方便、互通有無以及虛擬介入的交互教學,為進一步推進中國“互聯網+”與教學方式領域的有效融合提供新思路。
一、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功能,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與訓練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平臺是“互聯網+”背景下教學創新的基礎,教師以課程大綱中教學活動過程要求為基礎,為學生設計學習主頁面。教師指導學生分步驟開展學習,把比較復雜的高職市場營銷課程內容劃分成多個學習環節,并且一步步完成。根據教學要求,學生可以登錄自己的賬號進入平臺,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在課前對課程進行自主預習。自主學習完成后,可以在創新平臺上運用互動功能,進入高職市場營銷課程的公共討論區,與教師及其他同學共同探討課本中可能出現的重點內容。此時,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梳理課本的主線,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框架。
此外,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平臺的自學功能。在平臺上布置課下作業,延展學生課下學習的知識面,讓學生在達到基本的課本學習要求的同時,具備更好的自學能力。在該平臺教學互動區域,教師可以增加線上營銷模塊,提供學生更多嘗試的機會。通過該平臺,引進以行動為導向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與資源建設,以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增長。
二、營造活躍的線上線下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學習情景中完成知識點學習
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營造活躍的線上線下學習環境,讓傳統的教學更為生動形象,把實例分析巧妙運用到線上平臺教材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圖1為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設計的課堂教學流程。
在平臺上的學生個人主頁中,可以增設與教師即時聊天的窗口,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向教師遞交學習計劃書,進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服務性較強的學習空間。在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憑借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精練理論知識,引發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發散思考。設置情景問題,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學習情景,并通過課程教學指導模塊,指導學生在學習情景中完成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通過公告欄向學生發布最新課程學習公告,以便學生及時調整學習方案。
三、根據學生學習動態與個體差異性,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構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課堂,可從學生活動以及教師活動兩方面入手?!盎ヂ摼W+”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課堂對課前作業提出了新要求,學生在課前診斷環節需要完成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前測,而教學前測的內容由教師挑選試題組成前測試卷。學生前測結果通過“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平臺進行審批,并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基礎上,利用教學平臺進行前測結果分析,前測分析結果不僅學生可以查看,教師也同樣擁有查看權限。這樣就能夠通過平臺雙向交互,精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與前測之間的變化。教師只需要對學生前測結果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挑出教學中的難點以及易錯點,利用前測結果與學生進行精準交互,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對在前測結果中正確率達到60%以上的問題教師不做過多講解,合理分配課堂時間,詳略得當,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構建“互聯網+”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課堂時,可以結合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性,設立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選擇性地通過訓練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教師應對教學計劃加以整理,上傳至校內教務處,同步設計線上教學內容,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錄制微視頻或制作PPT教學課件上傳教學平臺,引入大數據技術評估學習資源的時效性及市場可實施性,選定高職市場營銷課堂教學內容。在“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學生的思考方式,學生可以自主思考或者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等方式拓展學習內容,最終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并反復練習。
四、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創新教學評價機制
高校應創新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評價機制,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優化教學評價機制。
根據學生在平臺的打卡率、學習歷史數據、學習行為、課上與教師互動等情況,給予學生綜合性學習評分。將傳統的線下學習與線上學習進行有機整合,避免結果性評價方式造成學生的發展受阻,提出“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將線上學習看作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使“教”“學”相長,更好地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將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平臺更好地結合,學習成果以PPT、文檔、視頻等方式在平臺上呈現、交流和保存,為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進一步評價奠定基礎。
五、加強校企合作,增加學生實習機會
高??蛇x擇與相關企業簽訂具有法律效應的合作合同,企業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設備及實習場所,高校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指導,構建相對完善的“共贏”機制。在此基礎上,可將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對應的教學地點轉移到企業,讓企業員工參與學生的實踐學習,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對一指導,一方面為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可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可將真實的項目案例移交給高校管理,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可同步參與到企業的項目設計中,切實感受企業的文化,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總之,“互聯網+”背景下優化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是大勢所趨,符合信息時代需求。高職教學改革必須走以學生為基礎、教師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輔助的多元化發展道路。通過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功能,營造活躍的線上線下學習環境,開展差異性教學,同時創新教學評價機制,加強校企合作,旨在培養更多優秀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以滿足市場和企業對高素質營銷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玉冰,李敏.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以太原科技大學實踐教學改革為例[J].教育觀察,2019(4).
[2]吳曄,李鯉.基于課程群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以廣東某獨立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9(3).
[3]王知強.基于“成果導向+行動學習”的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職業技術,2020(1).
[4]王慧,林瑩懿.“互聯網+”背景下創客教育與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模式探究:以時裝零售與管理專業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8).
[5]胡培,唐甜甜.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市場營銷的創新研究[J].理論探討,2018(4).
[6]袁紅軍.“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營銷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
【作者簡介】陳 迪(1984— ),女,漢族,北海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
(責編 蘇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