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國家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倡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林業資源不僅為社會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同時也是保障生態環境系統的天然屏障,因此為了能夠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保護林業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和個人在林業資源利用過程中,因為不科學的選擇造林樹種以及不合理的設置造林結構,加上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我國林業發展中出現嚴重的病蟲害現象,限制了林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就青海地區林業發生主要病蟲害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探討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對策。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病蟲害;防治對策
在林業資源發展中,很多樹木因為受到致病因子的感染而出現內部組織結構、生理活動以及外表和形態的異常變化,從而降低了樹木的抗病能力,導致樹木出現衰弱現象,在循環出現病害的過程中樹木死亡。另外,若是森林中出現泛濫的害蟲,從而很容易滋生蟲害,這些害蟲會對樹葉進行蠶食,對果實、枝干以及樹皮進行咬食,不利于樹木的健康生長。所以針對林業出現的病蟲害,工作人員應該要采取先進的方式進行治理,分析發生病蟲害的原因,找到有效的防治對策。
1? 林業發生主要病蟲害的原因
1.1? 氣候環境發生異常變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溫室效應不斷加劇,青海地區春天的溫度逐漸上升,從而導致病蟲害越冬的時間不斷縮短,蟲害度過冬季之后的存活率上升,它們逐漸開始活動,對林木造成危害,嚴重影響到林木的生長。同時,春天,青海地區容易干旱,土壤中沒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也降低了林木的抗病能力,樹木長勢不佳,病蟲害在此過程中嚴重威脅著林木[1]。
1.2? 單一的造林結構破壞了天然林
在青海地區,因為當地森林資源比較少,同時分布不均,導致天然林在不同區域的分布結構是十分單一的。隨著林業的發展,在青海氣候條件較好的東部地區已經增加了眾多的人工造林數量,合理的規劃、布局和樹種選擇,促使東部地區林業發展十分迅速。然而,在青海的其他地區因為氣候和地勢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當地的樹種是單一的,這種森林系統沒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若是病蟲害出現的數量超過一定范圍,森林系統無法承受,將會加大防治病蟲害的難度,直接造成該片森林種植的經濟損失,不利于林業的發展。此外,單一的造林結構導致當地的森林系統多樣性的發展,內部自然循環系統不完善,對天然林的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降低了森林整體的生態系統能力[2],若是爆發病蟲害,直接導致森林資源的銳減,限制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3]。
1.3? 不規范的農藥使用
當林業出現病蟲害現象后,相關的部門一般是采用化學方式,即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在實際防治過程中,工作人員因為沒有正確認識到病蟲害,在農藥使用過程中經常是藥物使用過量,雖然病蟲害防治效果明顯,但是其中過量的藥物也會直接影響到林木的生長。加上農藥使用中不規范、不科學,以及防護人員不正確的防治理念,長期以往,導致實際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不佳,病蟲產生較強的耐藥性,增加了防治病蟲害的難度和防治成本,同時也嚴重污染了森林生態環境。
2? 加強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有效對策
2.1? 加強宣傳,形成科學的造林理念
為了更好地管理林業資源,雖然無法阻止氣候環境對林業病蟲害的影響,但是可以在實際的林業管理中加強宣傳,形成科學的造林理念。針對春季溫度上升病蟲害增加的問題,在日常林地管理中,工作人員應該要及時清理秋季的林木落葉,進而減少病蟲害越冬的場所,及時取出患病的樹枝,并集中帶出林地進行處理。另外,工作人員還應該要對林木進行刷白和刮皮處理,這樣就會導致害蟲無法在林木中進行越冬,降低病蟲害的基數,這樣春季越冬的病蟲害減少。此外,林業管理部門在造林過程中應該要專門設置育苗基地,進行無病蟲害的苗木培育,避免引進外來苗木。
2.2? 采取多樣化造林模式,建設混交林
在人工造林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要根據當地的地質、氣候條件等因素進行合適的林木選擇,科學進行樹種搭配,并積極建設混交林,對森林體系的樹種結構進行改善,促使森林生態系統能夠多樣化發展。同時,當地要及時改造地產林,及時去除已經受到嚴重病蟲害影響的林木,及時更新森林林木。合理規劃造林體系和結構,對不同樹種進行科學搭配,確保森林系統中包括林下植物、喬木、灌木等不同種類的樹木,最大化地利用當地樹種,減少外來樹種,從而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的抗病蟲害能力,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2.3? 緩解不科學的農藥使用情況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使用農藥防治方式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實際農藥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沒有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操作,進而導致防治效果不佳。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我們可以綜合應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式,使用生物、微生物以及生物農藥等無公害化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效地提高森林系統的抗病蟲害性;利用黃板、紫外線燈、震頻燈等工具進行物理害蟲誘殺,或者是人工釋放害蟲的天敵,增加森林中動物的多樣性,進行害蟲消滅,平衡生態系統。
3? 結語
在林業管理中,應該要針對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然后才去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抗病蟲害能力,推動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韓衛東.林業主要病蟲害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6(12):12.
[2] 孫紅梅,馬金彪,王淑雙,等.林業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