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娜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路徑
201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應用型本科院校要結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及當下院校教育會議精神,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實現應用型轉型內涵式發展。從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實施現狀來看,由于受到內外部因素影響,產教融合實施難度較大,改革問題逐漸凸顯。進入轉型發展的新時期后,應用型本科院校面臨巨大的競爭與挑戰,產教融合作為全新的教育模式,在提升院校核心競爭力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的現狀
(一)產教融合模式比較單一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存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實施模式比較單一。綜觀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不難發現,院校的產教融合方式大多為頂崗實習、訂單班等,在實施上大多流于形式。首先,部分院校對于產教融合的重視度偏低,加之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雙方在產教融合推進過程中缺乏合力,難以形成全方位的協同育人模式。其次,產教融合模式不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院校為了能夠吸引優質生源,不斷創新專業建設,但由于缺乏對人才需求側的充分了解,導致專業設置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離,高校人才供給側表面上比較飽和,但實際情況是應用型人才依舊缺乏。最后,產教融合必須有師資力量與專項經費等多方支持,但目前國內大部分院校缺乏“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因此阻礙了產教融合模式的進一步發展。
(二)缺乏對產教融合的正確認知
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于產教融合的認知存在偏差,認為產教融合的實施就是簡單的校企合作、實習實訓。但從根本上來看,校企合作是以學校為主體,通過發揮院校作用提升學生技能,屬于單主體方式。院校要想和企業形成合力、協同育人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對于一些短期內無法盈利的企業來說,很難有動力主動參與實施。而產教融合則是以學生為主體,將院校和企業視為人才培養雙核心力量,雙方必須共同參與到育人環節中來,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共同設置專業課程、共同搭建實踐平臺等。由于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并未全面正確認知產教融合,導致教學改革沒有深入推進,再加上企業參與改革的激勵政策較為缺乏,企業規范化實踐教學經驗也不足,因而導致產教融合實施過程形式化,雙方難以形成長期深度的合作。
(三) 產教融合運行機制不完善
許多應用型本科院校還沒有建立完善的運行保障機制。在缺乏長效管理機制的支持下,產教融合的實施更多流于形式,教學制度建設、相關經費支持、質量效果評估等都還沒有形成系統化的配套措施,保障措施的缺乏是導致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推進緩慢的主因。而且一些院校為了滿足專業評估要求,在選擇合作企業時并沒有加強審核,有的企業和學校距離非常遙遠,導致產教融合受到地理位置約束。而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在選擇合作院校時,并未對其人才培養方案等深入了解,導致院校的實際專業設置情況并不符合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在此情況下,產教融合質量難以提升。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的有效路徑
(一)健全產教融合長效機制
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提高產教融合實施質量,關鍵要健全約束機制、長效機制以及激勵機制。首先,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和引入高質量教師人才,為產教融合的高效實施奠定扎實基礎。其次,院校在選擇合作企業時,應從企業的發展規模、盈利情況等方面出發,選擇與學校專業設置相匹配的企業,為產教融合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支持。最后,產教融合機制的建立與完善,還需發揮政府部門的輔助作用。政府要重視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工作,給予足夠的資金與政策支持,確保院校在實施產教融合上有充足條件。
(二)建立產教融合文化育人體系
通過建立產教融合文化育人體系,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相互融合,不僅可以使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的文化價值觀,提前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素養,企業也可以獲得合適的專業人才,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必須把企業及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作為教育導向,在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的同時,引導學生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培養出更多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還需改變內在影響因素,提高現有師資隊伍的實踐教學水平,可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傳授教師產教融合教育理念及方法。在引入師資人才上,要對教師的工作經驗、職業素質等提出硬性要求,同時也鼓勵企業專業人才參與到學生培養中,引入并打造“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確保教師的能力水平滿足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需求。
(三)推進產教融合雙方共贏
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中明確指出,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實現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方法。而產業學院的本質就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體”。在推進產教融合雙方共贏時,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找到和企業有關的利益點,打造利益共贏機制。在實現校企利益結合后,可以更有效地促進高質量產教融合。院校和企業需共同投入到實踐基地和科研平臺的創建中,院校需派教師前往企業學習,而企業也需派專業人士進入院校兼職教學,合力打造育人場所。院校可以根據企業需求不斷更新專業課程設置,確保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從而增強高校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在完成協同育人工作的同時,既可增加其經濟效益,又可提升其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湯正華,謝金樓.應用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23-128.
[2]雷華平,張輝,趙麗萍,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藥學專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0,47(07):263-264.
[3]沙愛霞.應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產教融合賦能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20(10):177-179.
[4]李倩.產教融合: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9(09):45-48.
[5]楊承清,呂耀平,戴慶敏.基于產教融合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體系改革與構建的探索——以園林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9(03):67-72.
[6]畢文健.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組織形態創新研究——基于產教融合的戰略思路[J].江蘇高教,2020(7):71-78.
(作者單位:廣州南方學院產學研合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