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對于其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也在提高,而公路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部分,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想要更好地保證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完善交通運輸路線?;诖?,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8.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農村公路的發展對農村居民出行、農村經濟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在我國農村公路覆蓋面越來越廣的情況下,農村公路開始從重建設向重管養轉變,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組織難度大。因此科學的管理和養護方法,有助于農村公路保持良好狀態,為農村交通的正常運轉保駕護航。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農村公里管理養護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相關人員進行深入研究并及時解決。
1 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意義
1.1 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通常都是地方政府和基層管理組織所負責的,其管理水平和質量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有著直接聯系。農村公路養護施工質量更是會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到農民對政府行為的支持度和理解度,影響政府政策等在農村的施行情況。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能夠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政府作為,能夠讓農民感受到政府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對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
1.2 有助于農村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真理,無數農村因為道路交通建設的暢通而被改寫了命運。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能夠扎扎實實地保證農村道路的暢通,能夠持續有效地推動農產品銷售和農村人口流動,對于改變農村長期閉塞發展的問題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
2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問題
2.1 建設為重養護為輕
從目前情況看,農村公路以建設為重的情況普遍存在。縣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往往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建設質量上,多忽視公路投入使用后的養護管理。要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不同工種的人員配合,并且需要多個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其中,但現實情況卻是由于工作辛苦且收入較低,大批有技術有文化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村公路養路事業,大部分地區現有農村公路養護道工年齡大、文化低、身體差、不專業等現象嚴重。加之鎮村養路積極性不高,鎮辦無機構、無經費、無人員,特別是村道養護籌資投勞落實困難,導致村道失養現象較為突出。
2.2 缺乏公路保護意識
當前農村中,對于農村公路養管工作的宣傳力度較低,大部分群眾都未能明確了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一些駕駛重型卡車、貨車的司機,為了自身利益,通常都會超限超載運輸。而近些年干線公路的超限超載治理力度持續加大,加之行駛干線公路運輸成本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司機轉而會選擇農村公路行駛。而農村公路由于承擔的運輸功能不同,難以滿足眾多超重超載車輛的行駛要求,長期超負荷工作會導致路基沉陷、路面破損狀況頻發。除此之外,由于農村公路沿線群眾缺乏愛路護路意識,大部分道路沿線都存在隨意占用公路堆放各種建材、晾曬谷物等現象,有的甚至在路邊搭建臨時建筑物,這些行為都會對農村公路產生較大影響。
2.3 缺乏科學的評估機制
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是一個長期性和持續性的工作,需要相關人員長期駐扎在農村地區。雖然目前多數農村地區的公路養護管理部門配置較為齊全,養護管理工作也在有序開展,但是尚無一個科學的工作成果評估機制。農村公路會受到自然環境變化、通行量變化的影響,部分地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單位沒有周期性地對公路養護成果、公路狀態以及沿線環境變化進行科學評估,導致其無法對可能存在的影響公路質量、使用壽命及通行安全的因素進行有效處理,也就無法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農村公路養管長效機制。
3 改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具體對策
3.1 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機制
制定出臺涵蓋市縣兩級政府及相關工作部門,延伸到鎮級人民政府、村級群眾自治組織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一是要強化市級的支撐、統籌作用,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范疇,足額預算市級補助資金,明確市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職責,全力抓好考核縣區工作。二是要落實縣級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按統一標準足額預算,及時撥付日常養護補助資金。加強縣區農村公路管理機構的建設,充實工作力量,組建縣鎮村三級路長,建設專業化骨干隊伍。三是要解決鎮級政府工作薄弱問題。鎮級層面要把農村公路管養作為重點工作,切實解決人力、精力、財力投入不足的問題。應嚴格按照“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要求健全鄉村公路管理機制,做好日常養管工作,牽頭組織對村道管養進行定期巡查及考核。
3.2 加強農村公路養管能力建設
一是要健全隊伍體系。地方政府應按照縣級職業化、鎮級專業化、村級崗位化的思路,配足縣區農村公路管理機構人員,配齊鎮政府公路管理人員,選好村級公路管護員,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專兼結合、上下聯動,發揮骨干作用。二是要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協調交通運輸、公安交警、應急管理、廠礦企業、農業園區等各種資源,按照重要路口有檢查、主要道路有巡查、日常運營有監管、意外情況快速處置的思路,裝配遠程化、智能化監測設備,組織綜合執法檢查,打擊超限超載行為,提升整體管理養護水平。三是要激發和調動村級組織和廣大村民養路管路的積極性。村委會班子要把村組路管養作為重要職責,列入工作計劃和向村民報告工作的重要內容,村干部要主動積極擔任“路長”,結合新民風建設和村規民約建設,堅持“農民自愿,民主決策”原則,動員受益群眾主動養護道路。
3.3 探索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新思路
一是積極創新農村公路養護新模式,市縣公路管理部門應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和農村公路“好路杯”活動為抓手,創新措施,不斷提升管養水平。目前在具體實踐中有的縣區創新推進村組道路“一崗一長一基金,兩查兩調兩納入”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人社部門,開發村組護路員公益崗位,有效解決了村組道路養護問題。有的縣區深入推進縣鄉公路干線化養護進程,大范圍推廣使用冷料熱補及冷補料、灌縫膠、貼縫帶、快速凝固水泥等新材料和新技術,縣鄉公路干線化養護水平明顯提升。二是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災毀保險新模式。農村公路受建設投資的限制,技術指標采用極限值或超極限值的情況較多,加之安保設施配套不全,抗災能力弱,汛期極易發生水毀災害,“逢雨必塌、交通中斷”的情況比較普遍。我市石泉、白河等地試行開展災毀保險工作,通過財政出資投保,保險公司“以豐補歉”快速賠付,開拓了購買服務新思路。2020年全市5個縣共承保農村公路5 695公里,極大緩解了水毀修復資金壓力。這一經驗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應急處置措施,值得全面推廣。三是積極推行大數據管理平臺,逐步實現農村公路養管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我市旬陽縣在工作中大膽創新,設立了農村公路信息管理中心,結合“互聯網+養管”的管理模式,加強公路信息巡檢,實行動態養管,發現養護、路政、安全等問題隨時上報處理,大幅提高了公路管理效益。
4 結束語
農村公路的建設已經成為當前保障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維護人們正常出行的基礎。而在當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不利于更好地維護農村公路的穩定性,這就需要進行不斷探索與研究。通過提升人們的公路養護管理意識、打造穩固的資金保障體系、建設優秀的公路養護管理隊伍和建立健全相關養護管理機制等具體措施,能夠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與期限,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質量,從而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聶長春.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9(7):50-51.
[2]付明洲.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9(1):66-67.
[3]孫中馳.新時期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綜述[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9(23):103.
[4]底紅濤.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9(2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