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平 范 翔
(1.浙江傳媒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2.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電影制作過程中有兩個重要階段,即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一些電影專家強調劇本的重要性,而有些觀眾卻喜歡電影中的大場景、電腦制作的場景。本文將重點研究電影前期制作與后期制作中故事敘述的關系,電影中一些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新舊后期制作方法的比較,以說明后期制作對電影中敘事的貢獻。
講故事是電影最重要的部分,后期制作是輔助講故事的工具。劇本是電影的出發點,皮克斯的編輯和后期制作總監比爾?金德(Bill Kinder)聲稱,好的劇本可能會被拍成一部壞電影,但壞的劇本永遠不會被拍成好電影。在影片實際拍攝之前,劇本通常會分發給各個部門,讓他們準備相關的拍攝內容。在后期制作中,劇本也是連接時間線和故事連續性的重要基礎。與劇本在籌備過程中的價值相比,其巨大的文學意義是電影藝術價值的重要核心。因此,無論后期制作技術多么先進,好的故事都是電影中最重要的方面。
著名電影理論家大衛?波德韋爾(David Bodwell)曾在《電影藝術:導論》(Film art:an introduction)一書中提出“把電影看成一個整體”的觀點,解釋了當今許多電影即使有優秀的畫面、震撼的音效、流暢的剪輯以及其他優秀的后期制作技術也不能得到觀眾的青睞,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好的故事。許多電影不成功于其不注重講故事有很大原因。比如,好萊塢系列電影《變形金剛》(Transformers)前三部成功后,第四部作品增加了更先進的視覺技術,但由于過于依賴“炫技”,情節略顯單薄。最后,這部影片在IMDb(一個著名的電影數據庫)上僅僅得到6.5分,而第一部影片得到了8.1分。由此可見,科技是電影華麗的“外衣”,而好的故事是電影非凡的“靈魂”。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僅包括制作技術的創新,還包括劇本內容質量的提高。當觀眾看到《阿凡達》的巨大成功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它的后期制作技術,更要關注編劇如何結合星際宇宙和人類情感,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主題。如果《阿凡達》僅依靠華麗的圖片和科幻視角,怎么會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因此比起視覺效果,更需要有吸引力的故事。而在講故事領域,剪輯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
不同方式的剪輯是電影講述故事的重要手段。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影評家路易斯?賈內蒂(Louis Giannetti)指出,一些導演在故事高潮前剪接,表達緊張和懸念。有些更喜歡在高潮后剪掉畫面,以表現舒緩或疲憊的情緒。此外,一些導演喜歡根據音樂節奏進行剪輯。所有這些剪輯方法都有助于講述故事,也形成了導演獨特的電影風格。
一些新的后期制作方法和新技術使電影更具吸引力和生動性。后期制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VFX(后期特效)為現代電影做出了貢獻。意大利著名電影導演馬西莫(Massimo)認為,特效總監在現代電影中有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特效總監是電影拍攝和后期制作渲染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這意味著他們與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密切合作,監督后期制作中需要數字干預的所有制作步驟。特效總監需要平衡導演故事講述要求和最佳技術之間的可能性。后期特效改變了傳統電影制作中的實景拍攝過程,一些科幻電影如《鋼鐵俠》《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都使用了特效拍攝。這些電影離不開后期特效技術的支持,而且在劇本策劃和敘事安排上,后期特效使創作者跳出了傳統的線性思維模式,完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一些以前局限于拍攝技術無法實現的畫面得以完成,創作者充分發揮了想象力。
后期制作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3D技術,它豐富了電影內容,有助于提供吸引人的角色和故事情節。比爾金德(Bill Kinder)聲稱,3D是一種支持電影敘事的工具。導演們會考慮用燈光、構圖、色彩以及3D技術來演繹迷人的故事。雖然隨著移動網絡的發展,人們可以在手機或iPad上輕松觀影,但電影院的沉浸式體驗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3D電影,這也是電影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3D電影給觀眾留下了美妙的視聽體驗,觀眾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看3D電影的震撼體驗。
電影人也探索了一些新的剪輯方法,這些方法對豐富故事情節很有幫助。例如,被稱為蒙太奇的非線性編輯技術被用于電影領域。通過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影片的敘事在時間和空間的運用上實現了極大的自由。同化的技巧可以在太空或數十年的時間里從巴黎跳到紐約。而且,兩個動作在不同空間的并置和交集,可以讓人產生緊張和懸念,或者表現出兩個人物之間的關系。不同時期的蒙太奇可以反復刻畫人物過去的心理體驗與當前內心活動的關系。這種時空轉換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使電影作家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生活。路易斯?賈內蒂(Louis Giannetti)也說道,蒙太奇的使用可以大大壓縮或擴張生活中的真實時間,從而產生所謂的“電影時間”,而不會給人違反生活中真實時間的感覺。作者馬諾維奇(Manovich)還提到了一個使用蒙太奇的例子——AMV(Anime Music Videos,動畫音樂視頻)。AMV是由粉絲制作,重新編輯一個或多個動畫系列的剪輯并將合成視頻放入音樂中的內容,這些內容被重新編輯以產生新的敘事效果并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新的后期制作方法和技術使電影制作更容易和更有效,傳統的后期制作方法顯得更加復雜和昂貴。在莫尼切利(Monicelli)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沙漠玫瑰》(Le Rose del Deserto/the Roses of the Desert,2006)中,導演不信任后期合成的視覺特效。他想要一個真實的爆炸,空氣中的真實沙子,他想要看到拍攝時產生的效果,而不是后期制作中的數字化,模擬火災、爆炸、閃電、微型化或放大的圖像。然而由于預算不足,后期視覺效果模擬了真實的爆炸和宏大的場景,比實際拍攝花費更少的時間和預算。莫尼切利(Monicelli)最終相信了后期特效技術的可能性。克勞迪奧(Claudio)是特效總監,他很自豪能提供不同的選擇來支持導演的敘述要求。
新的剪輯方法比舊的剪輯方法更靈活,使電影制作者有更多的機會通過電影講故事。在19世紀中葉,大多數電影都是按線性、時間順序編排的,拍攝速度很慢。膠片相機的發明者只是想用它來記錄生活中的運動圖像,盧米埃爾(Lumier)的早期電影只是從相機啟動到機器停止的運動圖像的連續記錄。到了20世紀初,一些電影人已經探索出新的編輯方法,如平行剪輯、交叉剪輯和倒敘剪輯。埃德溫?博特(Edwin Bott)發現,把不同的場景編輯在一起可以創造一個故事,于是他用已經拍攝的素材制作了一部故事片《美國消防員的一生》(Life of an American Firefighter)。在這部影片中,導演開始通過兩個不相關的場景互動,運用跳切(cross cutting)的手法來影響觀眾的情緒,不僅有特寫鏡頭,還有倒敘和平行敘述。通過這部電影,觀眾真正看到了剪輯的可能性。新剪輯方法的發明產生了一種新的藝術,一種新的語言。更新的剪輯技巧和后期特效給電影帶來了許多好處,同時,3D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也有了更多優勢。
3D技術給觀眾更多的真實體驗。夏洛特?克羅夫茨(Charlotte Crofts)聲稱,在觀看3D電影時,觀眾可以在視覺上感受到三維效果,并遵循敘事連貫性,體驗屏幕上物體的不同運動方向,感受屏幕沖出的感覺,或者欣賞深入屏幕的視覺,讓觀眾體驗沉浸感。相比之下,大多數2D電影的視覺效果不突出,沒有3D電影的立體效果,所以觀眾更容易注意到電影中出現的缺陷。
總之,劇本和新技術的運用共同構成了一部電影。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中有一個片段:三個士兵有不同的選擇,所以他們每個人都用槍指著下一個人的頭,形勢危急,陷入僵局。這時,米勒中尉用自己的故事打破了僵局。他談道了他的事業和他的真實想法。他說他在戰前是一名教師,夏天是一名棒球教練,因為戰爭,他改變了很多,擔心他回家時妻子不認識他。在隊伍中出現分歧時米勒中尉說,“我對瑞恩一無所知,我也不在乎。他對我毫無意義。只是個名字。但如果我在蘭伯勒找到他,把他送回家,這樣我才有資格成為我妻子的丈夫。”這個親身經歷的故事解決了當時的僵局,中尉話中的“家”引起了士兵們的共情,使他們再次團結起來。這就是故事的力量,也是電影的力量。另一方面,隨著后期制作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好故事可以在電影中呈現。電影人可以運用后期特效、不同的剪輯方法、3D技術等多種技術來實現自己的故事,這也是技術進步給電影帶來的巨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