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泰若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22)
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下,需要更多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教學指導,完善的教學設備,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并且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能力,隨之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關心程度,主要是因為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面臨著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困擾,壓力隨之而來,導致很多學生消極應對。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職業院校能夠在關注學生學業的基礎上,可以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學生的心理訴求出發,能夠在教學中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對學生抗壓、抗擊打能力的鍛煉,而且,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進一步了解到當前職業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不足之處。
有關于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具備良好的生活狀態、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其中心理健康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其也指一種精神上的狀態。同時,在《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心理健康主要指的是人的心理狀態達到一定的標準內,能夠保持良好的水平,且個人的內部自我意識和控制能力可以與環境保持和諧狀態。在我國,大多數學者對于心理健康的界定主要是認為其是一種持續狀態下的內心體驗,個人內心的體驗呈現出積極的、消極的、正向的、負面的等不同的狀態。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個人的心理狀態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協調統一的過程,在外部環境變化中,個人能否通過不同的方式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使其保持在積極地、正向的狀態下。
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特設計《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卷》,本問卷主要包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信息部分,是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基本情況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評價,通過國際通用的癥狀自評量表進行實際測評。癥狀自評量表是從情感、感覺、思維、意識、行為以及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展開的,根據自評量表的指標,分別是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別對應的是沒有、輕度、中度、偏重和嚴重,總分在160分-200分之間的表示學生的健康狀況需要引起注意,總分在200分-250分之間表示學生的心理狀況在中度心理問題,總分在250分以上的則表示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本次研究是以職業院校為主,隨機選擇了五所職業院校,從五所職業院校中一至三年級中隨機抽取班級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共計400人。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00人,獨生子女187人,非獨生子女213人,一年級122人,二年級135人,四年級143人。
1.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
職業院校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可以通過相應的數據顯示出來,當前調查的五所職業云霄中,強迫、抑郁、人際關系、焦慮和偏執排在前五位,說明這五項心理問題是當前職業院校學生較為普遍存在的,也是需要職業院校重點關注的問題。
2.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
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格不同,認知不同等都有可能會引發不同的心理問題。在對職業院校男生和女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的調查中發現,男生在軀體化、恐怖、偏執這三個方面的占比均高于女生,女生在其他方面則高于男生,其中抑郁、較量和精神病這三個方面更為明顯。這些數據就說明,女生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且比較在乎一些小細節,比較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
3.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表現
通過此次調查不同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中可以發現,學生在剛入學時期,心理健康水平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主要是因為其剛剛從緊張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來,對輕松的生活充滿了向往。到了二年級,學生的課業壓力逐漸增加,逐漸開始產生抑郁、焦慮的心理問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三年級的學生在這一階段下心理壓力達到最大,需要面臨畢業、就業的壓力,尤其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很容易出現就業困惑的問題。
通過上述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進一步分析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心理教育途徑比較單一。
在調查對象中有80人表示學校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宣傳片,也有175人并不清楚學校是否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宣傳片,178人表示學校并沒有設計心理健康有關的報紙,157人表示學校尚未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229人表示學校并沒有定期舉辦過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而且,大部分學生入學是沒有參加過心理測試,也沒有參加過學校舉辦的心理咨詢活動,很少與教師一起討論心理健康的有關案例。從這些數據中就可以了解到當下職業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各項教育途徑尚未落實。
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否完善,專業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調查的五所職業院校中,可以發現,4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在3人以下,1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人數在3-5人,5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基本上持有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
從教師的數量和資質來看,與當下職業院校學生的數量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待提升,對自身工作的認知不足,缺少對學生心理問題的了解,這并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現和解決。
針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職業院校應該盡可能地以多種途徑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相對應的活動。首先,職業院校要在內部設置專門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組織,該組織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由學校的心理咨詢師為主導,各年級和專業選擇出3-5人進行輔助。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組織成員需要具備專業化的心理教育咨詢能力,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各專業、各年級,通過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網站,向學生普及宣傳心理健康嘗試。
職業院校要定期開展心理文化活動,活動以“心連心”為主題,要求各班教師和學生干部能夠近距離的了解班級成員之間的心理問題,通過學生、教師之間的互動,以游戲和對話的形式去發現問題。因為很多學生并善于表達,且并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問題流露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干部合力,能夠通過學生的日常標新,通過播放心理健康教育影片,鼓勵學生敞開心扉。
專業化的師資力量對于職業院校學生心理教育來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此職業院校應該不斷地加強對心理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需要具備專業化的能力和較高的素養,所以職業院校應該聘請或者是培養專業化的心理咨詢師,而并不是從學校的其他學科教師中選擇,心理咨詢師應該是獨立的存在,這樣才能夠確保其專業性。尤其是現在國家加大了心理咨詢師考取的難度,這不僅僅是對個人能力考驗,也是為了確保其獲取相關證書后,能力、素質都足以支撐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正是在這樣的高要求下,職業院校更應該注重心理教育師資的能力和素養,通過定期開展專門的培訓,為教師提供內部交流和外部培訓的機會,讓教師可以在內部交流和外部培訓中,接觸到更多的案例,增長見識,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認知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職業院校在關注教師能力的基礎上,也應該不斷地完善相關激勵機制,激勵能夠更好地激勉教師的能力,深化教師的思想認知,對于心理健康教師,職業院校可以設置科學的獎勵措施、晉升措施,鼓勵教師能夠不斷地提升自我,對于工作突出者,給予相應的獎勵,也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助力。
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在正確的思想引導下,通過科學化、多樣化的方式開展教育工作。近幾年來,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增多,學生面對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本次通過系統化的研究和分析,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進行分析,從中了解到很多學生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但是當前職業院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未能做到科學的規劃,教學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師資力量不足。對此,職業院校應該明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了解學生需求的情況下,科學設置教課內容,實現對教師的專業化定期培訓,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