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蕾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三里河中學,山東威海 264400)
從音樂這門學科的性質而言,其娛樂性、休閑性較強,在初中教育階段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生在音樂課程中通過優美的旋律能夠豐富自己的內心情感,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舒緩自己的身心。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融合是在新時代的背景和我國新課改的推動下,培養初中學生的三觀意識。
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與現代化音樂教學模式碰撞所產生的火花是令初中學生生感到十分新奇的。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鋼琴演奏引導學生進行歌唱或者對曲譜進行口頭講解等方式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乏味。但是傳統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音樂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走進曲目中的世界,深入體驗到曲目所表達的情感,將自身的情感與曲目相融合,達到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文藝素養。另外,初中學生音樂課堂教學與初中情感教育相緊密結合,還能夠將枯燥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進行活躍,調動初中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主動去靠近音樂的本質,用心感受課堂內容,仔細享受音樂所為學生帶來的震撼。
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能夠提高初中學生的情感表達。以魯教版(五四制)初中音樂教材為例,教材所收錄的許多音樂教學資源中含有作詞人、作曲人豐富的情感,從表象而言,當初中音樂教室帶領學生走進音樂時,也就走進了詞曲人飽滿的情感當中;從深層次而言,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對音樂曲目的鑒賞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修養。由于初中生年紀普遍偏小,自身對外界的認識還未全面,自身的情感經歷也不夠豐富,在學習中引入情感教育有助于豐富自己的內心,豐富自身的情感,學會情感表達。
初中教學階段的藝術教學課程除了有音樂之外還有美術,但是音樂是能夠從視覺、聽覺、情感等方面為學生提供“視聽盛宴”的學科。初中音樂教學教材中,每首曲目都有著特殊的節奏、特殊的音色、特殊的旋律來表達詞曲人的思想情感。
將音樂創作表現能力為初中音樂教學的目標,提高學生的音樂創作技能和文化藝術素養是符合現代化學生教學育人需求的發展目標。音樂技能是音樂教育的核心,也是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所需要達到的目標。但是現階段初中學生的音樂技能參差不齊,例如部分學生從小接受了音樂的熏陶,參加了鋼琴訓練班、小提琴訓練班或者童聲歌唱訓練班等,對基本的樂譜知識和樂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但是部分學生由于音樂的啟蒙較晚,對樂譜和樂器的認識不足。基于這種情況,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過程中注重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融入情感教育,例如在課堂上展示不同的樂器,引導學生對樂器的音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對樂器的音色所適合的情感歌曲進行討論,以此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和音樂認知面。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情感教育與音樂教育相融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體驗,更好地感知音樂、感知藝術、感知人文情感。
音樂是學生培養藝術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藝術的美的主要表現形式。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理解和鑒賞,并且能夠達到陶冶自身藝術情操、豐富自身藝術文化內涵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以此為目標開展教學更是要遵循學生的意愿與喜好,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入一段無歌詞的旋律,引導學生對旋律部分進行填詞創作,并引導學生之間互相鑒賞對方的作品,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創造力與鑒賞力的雙重發展與提高。
情感是交互的,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應該提升自己的情感代入。豐富的情感表達是一名優秀初中音樂體育教師結合自身優化教學模式的必備條件,通過自身的老師情感抒發帶動培養學生的情感,從而可以達到促使學生的情感與音樂曲目所需要表達的老師情感產生共鳴。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五四制)九年級(下)的第二單元中的《奧林匹克號角》和《我和你》的歌曲教學中,《奧林匹克號角》要求學生通過對本曲目的欣賞深入感受奧林匹克精神,通過音樂鑒賞提升學生努力拼搏的精神以及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本篇曲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2008年我國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開幕式等視頻,通過觀看宏偉的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表演,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國人的熱情和為祖國發展而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通過觀看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之后,引入歌曲《我和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介紹《我和你》這首音樂的時代背景,并且從歌曲的曲調、速度、力度、情緒等角度感悟這首歌并發表自身的看法。結合2008年8月我國首次舉辦奧運會的歷史盛況,引入歌曲的教學,有助于教師讓學生對曲目的歷史背景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深入分析學習后,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在演唱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達到情感共鳴的目的。
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感悟,并且能夠有效幫助廣大學生從音樂聽覺、感覺、視覺等各種多方面對其中的個人生活產生積極影響,以此有效率地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五四制)八年級(上)的第一單元《光輝的歷程》中《保衛黃河》曲目的教學為例,本篇曲目的學習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欣賞《保衛黃河》,并學習輪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夠簡單地進行輪唱練習。教學開始之前,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黃河流域的錄像然后引導學生觀看完錄像之后發表自己對黃河的看法。《保衛黃河》以恢宏的音樂曲調,描述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黃河流域附近人民的財產、生活等經歷發生的巨大變化,揭露了抗戰時期中敵人的殘暴,將當時我國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敵人,保家衛國的形象面貌進行完美展示。通過視頻的還原,將結合學生的聽覺、視覺與感覺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共鳴。
初中音樂的教學不是簡單的歌唱教學,而是一種表現教學,初中音樂教師通過對學生開展歌唱訓練、歌唱表演等形式提升學生的表現欲望和表現自信心。音樂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是一門能夠激發學生潛在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平臺。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五四制)七年級(上)第一單元《歌舞青春》的《青春舞曲》教學為例,本篇曲目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輕快的表演方式演唱這首曲目,并且在曲目學習過程中明白時光飛逝,啟發學生珍惜時間。本篇教學曲目的音樂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根據音樂節奏對本篇曲目的每個段落內容進行準確劃分,然后將同學們進行分組,并且根據曲目的內容、節奏、速度等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練習演唱,感悟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第一遍的演唱過程中,教師主要以欣賞和解說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歌曲的整體節奏有一個初步了解,在第二遍演唱過程中,教師通過對音樂節拍的講解,讓學生帶入情感進行演唱。除此之外,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將演唱教學、詩歌教學相結合,進而幫助學生抒發自身情感,提高藝術的表現能力。
隨著新時代背景下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也更應該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讓每個學生們在學習中達到能夠充分體現自身的“主人翁意識”,除此之外經過初中音樂教師的專業指導后能夠達到遇到問題學會分析并解決的能力。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中,教師通過增進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的交互,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關系,引導學生提升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此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
以魯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五四制)九年級(上)第一單元《中國軍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為例,教師在課堂上首先播放這首曲目,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這首曲目在什么時候會進行播放?”然后在班級中組織同學們進行分組并討論,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通過講解《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創作時期的時代背景。然后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向學生分享自身的情感經歷,加深學生對曲目的理解。通過加強交互,不僅能夠將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效拉近,還能夠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做好爭取的指引,以便于學生能夠通過音樂定位自身感情。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升華自身的情感,學會情感表達。在教學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學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創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音樂課堂為載體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情感體驗基地,讓學生充分感悟情感的洗禮。與此同時,教師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情感教育,能夠讓處于情感認知初級階段的學生變得情感細膩,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推動初中音樂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