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佳
(長沙縣開慧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0)
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生豬養殖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各種日齡的豬均易感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該病以接觸傳播及呼吸道傳播為主,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多發生于陰雨潮濕和高溫高濕天氣,臨床診斷時易與豬氣喘病、豬肺疫相混淆。該病治療難度較大,病豬死亡率高,即使治療痊愈,也會導致豬生長緩慢。近年來,我國養殖業發展迅速,養豬戶數量不斷增加,一旦發生豬傳染性疾病,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畜牧業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治療研究。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豬呼吸道疾病,具有傳染速度較快、范圍較廣等特征,可直接通過空氣傳播病毒[1]。豬舍內如果出現患病豬,且未及時隔離、治療,則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量生豬患病。在患病豬咳嗽、打噴嚏后,其分泌物、滲出物均會對其他生豬造成影響,尤其是6周至6個月齡的生豬感染率較高[2]。在豬舍養殖環境較差、通風不良或者消毒不全面的情況下,病毒能夠快速擴散。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在春季、秋季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季節性特征明顯。
豬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后,多具有一兩天潛伏期,隨后會逐漸表現出由慢到急的4種病癥類型。不同類型患病豬的臨床癥狀也會有所差異。一是慢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患病豬多具有咳嗽、喘憋等臨床癥狀,會對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影響,但是患病豬的死亡率相對較低。二是亞急性癥型。患病豬在喘憋、咳嗽的基礎上,還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胸式呼吸、食欲降低等臨床癥狀,且體質量顯著降低。三是急性癥型。通常,患病豬具有呼吸困難、咳嗽嚴重、精神不振及食欲降低等癥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患病豬會逐步死亡。四是最急性癥型。通常,患病豬發病早期不會出現顯著的臨床癥狀,多具有體溫升高、嘔吐、腹瀉等較輕的臨床癥狀,但伴隨癥狀的發展,患病豬口鼻會分泌出血樣泡沫狀液體,一些患病豬甚至會猝死、暴斃(見圖1)。

圖1 最急性病豬口鼻分泌出血樣泡沫狀液體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臨床診斷難度較大,主要是因為病豬的臨床癥狀與其他病癥比較相似,易造成誤診。在臨床診斷中需要基于流行病學特征和臨床癥狀等進行初步判斷,同時需要聯合應用病理解剖等診斷方式進行綜合診斷。
解剖患病死亡的生豬時,可見其肺臟存在明顯病變,具有大片紫色、絳紫色斑塊。病死的豬肺臟已經與胸膜、胸腔壁等黏連[3]。同時,病豬支氣管的堵塞癥狀比較明顯,胸腔內部具有大量積液,肺部存在灰白色化膿病灶(見圖2)。

圖2 病豬肺部灰白色化膿病灶
對病死豬進行病理剖檢時,需要對其肺部兩端、腹腔、腦膜及關節等位置進行細致觀察,科學區分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與其他疫病,如豬支原體性肺炎、豬副嗜血桿菌病等,提升臨床診斷的準確率。
在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生初期,可以通過群體用藥的方式進行防治。可在豬飼料內加入10%氟苯尼考制劑0.6 g/kg混飼,持續飼養3 d,可有效降低豬群患病概率;可以在飼料中以0.01%的比例添加乳酸環丙沙星原粉,以防控疾病發展;還可根據患病豬的菌株敏感程度,可以通過肌肉注射藥物的方式控制癥狀,如使用欣氟羅(30%氟苯尼考注射液),根據生豬體質量肌肉注射0.3 mL/kg治療,或者使用諾康,根據生豬體質量肌肉注射0.1~0.2 mL/kg進行治療。在患病豬癥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通常可以使用氨芐西林、環丙沙星、卡那霉素及頭孢唑啉鈉(先鋒5號)等,且初次用藥時可以通過注射的方式進行。
組方1:連翹、黃芩、蘇子、陳皮、桔梗及金銀花各取50 g,百部100 g,研磨成粉狀,喂服,每日1次。體質量較大的生豬單次用量為100 g,中形體質量的患病豬單次用量30 g,小型生豬單次用量25 g。
組方2:百部、萎仁、前胡、知母、蘇子、杏仁、土貝母、白前及桔梗各30 g,麻黃25 g,枳實、甘草各20 g,研磨成粉狀,放入飼料中,為50 kg以上的患病豬服用。
組方3:半夏19 g,五味子、麻黃、芍藥、桂枝、杏仁、干姜及甘草各9 g,細辛6 g,研磨成粉狀,添加在飼料中混飼。若生豬體質量<25 kg,單次使用30 g,每日1次;生豬體質量25~50 kg,則單次用量45 g。持續治療10 d(10 d為1療程),而后停止使用3 d,繼續用藥1個療程。
病例1,2000年6月10日,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向家鎮梅樹三隊仇厚良家自繁自養的8頭50~60 kg架子豬突然發病,其中3頭較為嚴重,精神沉郁,呼吸短促、深沉且次數頻繁,呈胸式呼吸,體溫40.0~41.5℃,大便干燥、尿黃;其余5頭癥狀較輕,呼吸較急促,但能進食。初次用藥,使用卡那霉素10 mL、鏈霉素200萬單位,肌注輔以復方氨基比林10 mL肌注,但病豬死亡1頭,療效不佳。而后對比豬發病狀況,確認豬只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復診改用肌注乳酸環丙沙星15 mL,注射用水10 mL稀釋氨芐西林240萬單位,地塞米松1支,復方氨基比林10 mL。6月12日再診發現,病豬精神均有好轉,癥狀減輕,連續治療5 d后,患病豬全部康復。
病例2,2000年7月15日,湖南省長沙縣開慧鎮飄峰山村友誼組常福云家飼養的豬出現相似癥狀,其中能繁母豬5頭、40~60 kg架子豬15頭。初始以大劑量的青霉素、鏈霉素治療,4 d陸續死亡4頭病豬。7月19日開始應用先鋒霉素5號(頭孢)對剩下的11頭架子豬治療,療效較好。7月20日對其他5頭能繁母豬用乳酸環丙沙星、氨芐西林、地塞米松治療,均取得滿意效果,且后者成本更低。
使用乳酸環丙沙星、先鋒5號(頭孢唑林鈉)協同治療,療效最好,成本較低。同時,可以適當應用中草藥資源,強化治療效果[4]。例如,聯合使用金銀花或金銀花藤、矮地茶、夏枯草等中草藥煎水拌料飼喂,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豬養殖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豬舍衛生清潔、消毒管理的重視程度,對墻面、槽具等進行定期消毒,混合應用多種消毒液,且保證消毒全面[5]。要改善飼養環境,保持通風,嚴禁外來人員隨便進入飼養區。病豬要及時隔離,由專人飼養,嚴格消毒,深埋死畜。
在生豬日常養殖中,需要科學配制飼料,確保飼料營養均衡,飲水無污染。及時清除糞便,定期為生豬接種疫苗[6]。在此基礎上,基層防疫及衛生工作人員需要積極學習豬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知識,加強日常檢疫管理,建立健康檔案等,發現豬患病時及時用藥治療。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豬養殖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會對生豬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同時會給豬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因此,在豬養殖中需要根據豬流行病學特征、臨床癥狀及綜合檢查結果等進行診斷,并及時用藥治療,提升治療的有效率。同時,要加強對預防管理的重視程度,保持豬舍環境衛生,定時給豬免疫接種,盡可能降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