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廣東 珠海 519000)
兒童各類疾病中,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屬于一種常見疾病類型,其誘發原因較為復雜,和多個方面的因素均存在緊密聯系。由于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對患兒日后的生長發育產生嚴重影響,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康復治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無有效的藥物治療,語言認知訓練是各級康復機構首選的治療方法。經顱磁刺激是一種無創、無痛的腦學科技術,具有操作簡單且副作用小的優點,鮑克秀等[2-3]的研究顯示,經顱磁刺激聯合語言訓練對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應用價值高。為此,本研究選取我院從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60例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對經顱磁結合語言認知訓練的作用予以了探討。
本研究將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作為研究時間區間,從我院選取收治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一共60例展開研究,運用隨機數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n=30,行語言認知訓練)和觀察組(n=30,行語言認知訓練結合經顱磁)。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2:8例,患者年齡最小不低于2歲,年齡最大值不大于5歲,平均(2.96±1.16)歲;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2:8例,患者年齡最小不低于2歲,年齡最大值不大于5歲,平均(2.70±0.13)歲。兩組比較年齡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TO)制定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診斷標準(2)年齡≤6歲。排除標準:(1)有腦癱、腦外傷、腦炎者。(2)有孤獨癥譜系障礙者。(3)有聽力障礙者。(4)有器質性構音障礙者。(5)有癲癇、顱內占位者。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所有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書。
對照組行語言認知訓練,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擬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分別擬定近期訓練目標與遠期訓練目標,以一對一、一對二的面對面方式展開治療,按照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臨床癥狀、語言發育水平,繼而擬定詳細、系統的訓練方案,具體應用手勢訓練、社交聯系、游戲、注意力練習、認知訓練,繼而擬定針對性的個體訓練,1周5次,1次30min,將10天作為1個療程,完成1療程治療后再實施下個療程,共計進行為期3個月的訓練[4]。
觀察組治療前先檢查腦電圖,正常者開始行語言認知訓練結合經顱磁刺激治療3個月,語言認知訓練方法和對照組相同。經顱磁儀器選擇產自中國北京康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腦病康復治療儀(型號:HX-C型變頻式經顱磁),參數設置:①輸出強度。1~3 mT,②循環變頻。F1~6。每次治療20 min,每周5次,1個療程15次,共治療3個療程。
對比分析兩組語言發育相關評分改善情況。采用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實施評價,評分越高則語言發育越好。
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評價等級可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其中顯效主要指語言發育水平提升超過14分;有效主要指語言發育水平提升介于11到13分之間;無效主要指語言發育水平提升小于等于10分。同時記錄兩組不同施治階段的 Gesell言語能評分[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組研究數據錄入SPSS 20.0軟件,進行統一計算。使用(±s)作為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值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χ2檢驗。組間比較用P值表示,當P<0.05時,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經語言認知訓練后,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9/15/6例,觀察組經語言認知訓練結合經顱磁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21/8/1例,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比較治療總有效率組間差異(n,%)
實施治療前兩組Gesell評估量表評分無顯著差異,實施治療后兩組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均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比較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組間差異(±s,分)

表2 對照比較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組間差異(±s,分)
組別 病例數 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 t P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9.73±6.52 61.07±6.61 6.689 0.000觀察組 30 47.57±6.12 65.11±6.52 10.743 0.000 t/1.323 2.383 / /P/0.191 0.021 / /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發育過程中的兒童其語言發育沒有達到與其年齡相應的水平,臨床表現為語言表達主動性差、詞匯量少、語不成句等。2歲時最常見的發育性問題之一,國外發生率約15%[6-7]。我國兒童發病例數超過500萬,兒童可能出現其他功能區異常[8]。甚至可能對兒童未來成長過程中的社交、學習、寫作以及閱讀產生負面影響。臨床應對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多應用語言康復訓練,雖然具備一定治療效果,但療效較慢,預后較差,若采取治療措施不及時,則會導致患兒難以與正常兒童焦慮,甚至產生多種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抑郁等。因此,積極探尋有效的治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9]。
經顱磁刺激是近年治療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一種新技術,能夠向大腦皮層發射不同頻率的磁信號,產生感應電場。有研究顯示,經顱磁刺激產生的感應電場不僅可以促進患者腦組織血液循環,從而提高攜氧能力,而且有益于大腦細胞發育,可以有效地促進損傷腦細胞的修復,調節谷氨酸水平降低、神經遞質 γ-氨基丁酸水平提高,可以有效調節興奮抑制平衡,改善腦功能,而大腦細胞的發育、腦細胞的修復及腦功能的恢復對于患者語言能力及運動功能等水平有非常大的作用[9]。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經語言認知訓練后,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經語言認知訓練結合經顱磁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實施治療后兩組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均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Gesell評估量表言語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經顱磁結合語言認知訓練治療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兒語言發育狀況,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