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李俊滔,林曉敏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惠州 516000)
婦科臨床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異常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多見于育齡期女性[1]。以高雄激素血癥、排卵功能紊亂或喪失、及卵巢多囊改變為特征,常伴有胰島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肥胖[2]。約一半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肥胖,且常呈腹型肥胖。研究證明[3],腹型肥胖還有可能是PCOS病理及生理基礎。經過研究發現,減輕體重,減少患腰圍,可糾正激素水平,改善月經。在西醫方面藥物及手術治療,存在較多不良反應,且花銷較大。在中醫方面辨證論治,以脾虛生濕,痰濕互結及肝腎不足所致。治療上應該主要針對促進肝、脾、腎三臟功能恢復為主的治療[4]。蒼附導痰湯出自于《葉天士女科全書》是治療多種痰濕型病癥首選方。研究表明[5],穴位埋線,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以達到疏通經絡,通和氣血作用。
納入標準:PCOS診斷準確;臨床資料完整;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近期服用過激素類藥物;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者。將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時期)收治痰濕型PCOS腹型肥胖患者總計120例,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兩組每組各60例患者,其中的60例患者以蒼附導痰湯加減結合穴位埋線治療為研究組,患病時間1.5-10.5年,平均(3.1±0.5)年,年齡24-39歲,平均(28.9±1.1)歲。另60例患者則以蒼附導痰湯加減治療為對照組,患病時間1.0-10.0年,平均(3.2±0.6)年,年齡23-38歲,平均(29.1±1.2)歲。兩組資料相比,差異(P>0.05)無意義。
對照組:蒼附導痰湯加減(蒼術20g、香附20g、枳殼20g、半夏15g、陳皮20g),隨癥加減方法:子宮發育不良者,加菟絲子30g、紫河車10g等;脘悶嘔惡者,加砂仁15g、木香10g;月經久不至者,加川牛膝、當歸、川芎、坤草各15g;面目肢體浮腫者,加澤蘭、澤瀉各15g;帶下量多者,加車前子10g、虎杖15g。每日1劑,早晚飯后30min服用150mL。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穴位埋線治療:雙側滑肉門、外陵、天樞、大橫、中脘、氣海、關元、陰交、腹結、水分、中極、帶脈、三陰交、豐隆、足三里?;颊呷∨P位,標準消毒,將適宜長度線段放入針頭內(根據患者脂肪層厚度判斷)。左手輔助,右手進針,并確保線段留在穴位中針具緩慢退出并,無菌藥棉按壓針孔,防止出血。每2周埋線治療一次,如遇月經期,則待月經干凈3天后再行埋線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6個月經周期。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體質量、腹圍,血清指標(空腹胰島素FINS、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的LH/FSH值)及臨床治療效果。2011年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肥胖學組制定的《中國成人肥胖癥防治專家共識》有關肥胖病的療效評定標準,擬定標準如下:1)痊愈:BMI減少2.5以上、腰圍減少>10cm,達到標準體重;2)顯效:BMI減少1.8以上、腰圍減少>7cm,體重下降5kg以上;3)有效:BMI減少1.0以上、腰圍減少>4cm,體重下降3kg以上;4)無效:BMI減少不足1.0,腰圍減少<4cm,體重下降不足3kg。
在治療前兩組體質量、腹圍相比,差異(P>0.05)無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腹圍明顯下降且低于治療前,研究組少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體質量、腹圍比較(n=60,±s)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體質量、腹圍比較(n=60,±s)
組別 體質量(kg/m2)腹圍(cm)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27.55±2.72 24.08±1.66 8.435 0.000 89.46±6.64 78.37±2.48 12.119 0.000對照組 27.39±2.76 25.75±1.73 3.900 0.000 89.89±6.79 84.26±3.75 5.622 0.000 t 0.320 5.395 0.351 10.148 P 0.750 0.000 0.726 0.000
在治療前兩組血清指標相比,差異(P>0.05)無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明顯下降且低于治療前,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清指標比較(n=60,±s)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清指標比較(n=60,±s)
組別 FINS(mmol/L)LH/FSH(cm)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18.34±1.06 11.22±0.75 42.473 0.000 1.76±0.14 0.82±0.08 45.156 0.000對照組 18.15±1.11 12.75±0.83 29.620 0.000 1.79±0.19 1.21±0.13 19.515 0.000 t 0.959 11.287 0.985 19.791 P 0.340 0.00 0.327 0.000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PCOS 是一類因神經內分泌紊亂及代謝功能異常導致,常見于育齡婦女中內分泌紊亂綜合征,與IR、高雄激素血癥、高LH 及高LH/FSH值相關,亦是誘發月經失常及不孕關鍵因素[6]。現代醫療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治療,臨床多采用二甲雙胍,但是服藥副作用較大,且停藥后較易復發。祖國傳統醫學將多囊卵巢綜合征歸于“月經后期”“崩漏”“閉經”及“不孕”范疇,綜合歷代醫家對PCOS病因病機的認識,認為本病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飲食失調或情志失暢所導致[7]。月經以血為基本物質,本病多為腎虧、氣滯、血瘀和痰濕,破壞了腎一天癸一沖任一胞宮生殖軸的陰陽平衡。內經中指出月經后期、閉經的發生多與腎、心、肝密切相關[8]。本研究選用蒼附導痰湯,旨在健脾和胃、清化痰濕、活血通經為主。方中蒼術可燥濕化痰、燥濕健脾;香附、枳殼理氣散結,調經止痛;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伍,發揮燥濕祛痰、散結消腫及調經止痛之功效。穴位埋線有著“深納久留”、且就診次數較少的優點[9-10]。是在中醫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將蛋白線作為載體,埋線針作為主導,穴位作為媒介,并以長效針感為主要核心的,對穴位產生的持續不斷的、良性且柔和的“長效針感”,增加體內肥胖抑制素的含量,加強機體脂肪代謝能力,抑制食欲,增加機體對瘦素受體、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11-12]。兩者聯合治療,效果更佳。本研究中,在治療前兩組體質量、腹圍相比,差異(P>0.05)無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腹圍明顯下降且低于治療前,研究組少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在治療前兩組血清指標相比,差異(P>0.05)無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明顯下降且低于治療前,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
綜上所述,在痰濕型PCOS腹型肥胖的治療中,運用蒼附導痰湯加減結合穴位埋線治療的方法,可明顯的降低體質量、腹圍及血清中空腹胰島素、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的值,提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