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祎萌
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其中,消費是社會再生產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2018 年國務院在《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河北省作為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省份,居民消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舉足輕重。
本文對河北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現狀進行了分析,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利用Eviews 軟件進行實證分析并提出幾點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政策建議。不僅有利于擴大市場、提高河北省城鎮居民的消費水平,進而促進河北省整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為促進其他城市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提供參考。
在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方面,張宸睿認為,居民消費支出與經濟增長雙向影響,內需是對社會總消費水平影響最大的因素。鄒駕云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認為城鎮居民消費與區域經濟增長關聯性強、變動存在慣性,居民消費的提高與區域經濟增長存在正向關系。陳彥斌認為提高居民消費占GDP 的比重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居民消費影響因素方面,田青等研究認為消費習慣、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利率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趙華春等研究認為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存在乏力的可能且利率對本期消費存在有限的負面影響。江國才等通過實證研究得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會對居民消費支出產生影響。
在促進居民消費方面,樊綱認為網絡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居民消費升級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畢成認為居民消費增長應該從消費金融制度完善和提高社保、醫療等方面的財政支出比例等方面實現。
河北省城鎮居民消費支出顯著提高,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00 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4348.47 元,2019 年上升到23483.05 元,年均增長高達22%。本文認為居民消費水平提升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河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提高。2000 年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661.16 元,201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737.70 元,提高了5.3 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勢必會帶來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二是自2001 年以來河北省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具有的獨特消費傾向和消費偏好與其他年齡階段的人不同,老年群體擴大將影響居民整體的消費水平。
本文主要搜集并整理了2000-2019 年河北省城鎮居民相關數據,選擇被解釋變量為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解釋變量如下:
1.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能夠直接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是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關鍵性因素。一般而言,居民消費隨著地區生產總值的增加而增加。
2.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居民的收入主要流向消費和儲蓄兩部分,其中,居民用于儲蓄越多,消費就越低,反之亦然。因此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的變動會影響居民消費。一般而言,利率越高,居民越傾向于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反之亦然。
3.老年撫養比。本文以此衡量一地區的老齡化程度。2001年,河北省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96%(大于7%),標志著河北省正式進入老齡化。依據生命周期假說,這勢必會增加負儲蓄且增加老年商品的消費,提高城鎮家庭消費水平。
本文使用Eviews10 散點繪制處理后設定如下模型:
其中Yt為居民人均消費支出、X1為地區生產總值、X2為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X3為老年撫養比、μt為隨機擾動項。
模型回歸后,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本模型可決系數為R2=0.993768,具有擬合優度高。F 統計量為850.4113,模型十分顯著。解釋變量的t 統計量均通過檢驗,判定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當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支出增加0.60 元;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支出減少0.12 元;老年撫養比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支出增加0.88 元。
本文運用懷特檢驗檢驗模型異方差。由檢驗結果可知nR2對應的P 值=0.0687>0.05,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
本文運用GB 檢驗法檢驗模型序列相關性。
相關系數檢驗法結果圖
AC 表示各期的自相關系數,PAC 表示各期的偏自相關系數。模型自相關系數和偏相關系數都在基準線內,不存在序列相關。
建立和完善與河北省經濟現狀相適應的稅收制度,通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河北省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使河北省居民降低預防性儲蓄從而實現消費水平的提升。
河北省應致力于產業結構優化,淘汰落后產能,使其與居民消費結構相適應。在發展好現有優勢農產品外,因地制宜地引進新型農產品,進而推進河北省傳統農業朝著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在合理規劃現有工業產業布局基礎上,延伸產業鏈,增加工業產品附加值,積極承接京津優勢產業轉移,提升河北省的綜合競爭力。著力發展地區特色旅游,全面促進地區生產總值的提升。
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基礎上著力培育養老服務業。首先,通過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宣傳養老服務,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其次,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業管理制度。忙于工作的子女會選擇給老人尋找保姆,照顧老人飲食起居。因此,需要規范養老服務業管理制度,嚴格規范從業人員行為,提高養老服務業市場供給質量。最后,發展智慧養老,為老年人提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智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