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榕
6月25日,重慶火車北站6站臺。
“還有3分鐘。”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劉戀緊盯著LED顯示屏上的時間。
同事張駿凱聽到指令,確保各項參數準確無誤后,架起攝像機,找準位置,屏氣凝神地望向列車駛來的方向。
當日起,全國鐵路開始執行2021年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成渝城際鐵路也正式投用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因此,劉戀和張駿凱在此等候拍攝從四川成都首次駛入重慶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鏡頭,計劃做一組新聞報道。
幾天前,這兩名黨員記者在了解到成渝城際鐵路將正式投用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信息后,就主動請纓,全力準備此次報道。對列車進站的準確時間、哪個角度拍攝最佳、采訪哪些對象等問題做了悉心準備,以便及時準確地向受眾推送信息。
3分鐘后,列車疾速駛來,兩位記者順利記錄下這一幕后,又匆匆趕往另一處拍攝地。
“不在現場,就在去往現場的路上”,這是重慶廣電集團(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新聞工作者們的真實寫照。一接到新聞線索,記者們就會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我們的報道工作始終以黨建為引領,堅定履行黨和人民的喉舌職責,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重慶廣電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融媒體新聞中心黨總支書記張慶崗說,“集團堅持把黨支部建在重點節目組,中心副主任以上的領導干部擔任各個黨支部書記,以強有力的組織體系提升黨總支引領力。”
有了“戰斗堡壘”,還需激勵黨員奮戰在“急難險重”新聞報道任務最前沿。黨總支通過設置黨員示范崗,創新部門月評、中心雙月評、重大項目單項評和社會效益月月曬等激勵機制,鍛造勇擔使命責任、勇于創新創造的新媒體時代新軍。
在各項激勵機制的激勵下,黨員記者勇挑重擔,讓黨旗在新聞一線高高飄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融媒體新聞中心黨總支第一時間研究布置抗疫宣傳報道工作,全面發力,全線出擊。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深夜,13名黨員記者逆行而上、奔赴一線:記者郭金銘和連新民隨同重慶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前往湖北省孝感市;記者李忠笈告別懷孕9個月的妻子趕赴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駐守報道;記者劉曉媛將4歲的兒子送到外婆家后立即進駐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進行報道……他們穿上防護服,日夜蹲守在隔離病房,深入醫院“紅區”,及時報道疫情動態,搶拍抗疫真實瞬間。
與此同時,在脫貧攻堅報道中,黨員記者們深入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進行蹲點采訪。他們進村入戶看變化,在田間地頭訪實情。
在為民服務方面,《630幫你忙》節目組的黨員記者們深入基層,了解百姓訴求,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搭建溝通橋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我們將繼續用行動書寫‘黨媒姓黨的誓言,牢牢堅守主流媒體輿論陣地,讓黨旗在新聞一線高高飄揚。”張慶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