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貴
摘要:上村鄉的大白菜生產發展速度較快,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產量逐年提,產值逐年提升,專業化規模化逐步形成。為我鄉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上村鄉大白菜;現狀;問題;建議
1? 上村鄉大白菜生產現狀
1.1? 大白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大白菜是上村鄉蔬菜產業發展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上村鄉按照會澤縣委“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要求,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充分發揮本地的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和措施,并連續多年對連片種植區域和專業種植大戶給予了扶持幫扶(如按面積補助地膜、化肥等農用物資),引導種植戶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示范帶動,大白菜生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特別是設施大白菜實現了反季大白菜實現了從無到有,面積逐年擴大。2010年全鄉大白菜種植面積為140hm2,平均產2500kg/667m2,總產量5250t,按800元/t計算,總產值420萬元,2016年全鄉大白菜種植面積333.33hm2,平均產3000kg/667m2,總產量15000t,按1000元/y計算,總產值達15000萬元,產比2010年增500kg/667m2,增20%,總產增9750t,增185.7%,產值比2010年增1080萬元,增257%。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基礎設施落后
上村鄉大白菜生產發展起步較晚,多數種植戶不具任何設施,只是單一的露地栽培,靠天下雨種植,很多地方沒有灌溉條件,水、電、路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配套,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設施種植處于起步階段,規模較小,僅有200畝,反季蔬菜發展受限,露地栽培由于受自然條件影響,產量較低,上市集中,價格影響較大,規模效應低,持續、高效發展的后勁不足。
2.2? 投入不足
農業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產業,政策性,扶持力度不夠,設施蔬菜投入較大,科技經費投入、推廣少、應用困難,設施蔬菜發展緩慢,在發展蔬菜產業工作中,工作難度大。上村鄉雖然水利資源豐富,但由于大部分河流位置較低,田地處于高位,灌溉用的水資源有限,水利設施嚴重不足,農田地水利化程度較低,全鄉水澆地面積233.33hm2,占總面積的4.2%,由于水流設施基礎差,水資源利用率較低,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鄉蔬菜蔬菜的發展。
3? 發展建議
3.1? 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擴大水澆地面積,水位較高的區域可采用管引或開渠的方式將水引入耕地,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促進蔬菜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開發設施蔬菜產業,黨委、政府出臺有關設施蔬菜建設的扶持政策,引導農民發展蔬菜產業,堅持設施與露地并舉,規模和效益并重的原則。由于設施蔬菜屬于多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菜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打破傳統種植的季節性,實現蔬菜反季上市,即解決了反季性過剩的問題,又滿足了消費對季節性,供應不足的需求,因而獲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發展設施蔬菜工作中,要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把著力點放在發展設施蔬菜面積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和信貸支持,對科技示范、種植大戶、應用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補助,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戶的引領作用,促進我鄉蔬菜產業快速發展。
3.2? 因地制宜,抓好品牌基地建設
上村海拔高低懸殊,立體氣候明顯,山區、半山區面積較大,且交通落后、低熱河谷地區雖然面積較小,但熱量充足,交通便利,十分發達,各個區域的生態條件不同,各自的優勢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據各區域的優勢,建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蔬菜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在鞏固好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在自然資源優勢明顯的自扎、大河、革黑、瓦廠等低熱河谷的村建設一批規模適度、科技含量較高的無公害大白菜生產基地,在大戶村、播樂、打營、懂德、李子坪等村,水利資源豐富、水利設施較好的相對冷涼的山區、半山區建設一定規模的設施地膜栽培的優質無公害反季大白菜生產基地。通過轉包、承包、租賃等方式有序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將分散的土地資源集中到種植能手戶中,形成種植大戶,集中連片種植,促進大白菜生產向無公害、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形成高產、優質、高效的產業發展模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規模,就沒有競爭力,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要增強品牌意識,質量意識,提高農產品的競爭能力。
3.3? 選用優質、抗病良種,提高產品質量
上村鄉現種植的品種,主要以大黃心、小雜55、黑二茵為主,但已種植多年,且集中于秋季種植。有的品種已老化,有的品種抗病不好,有的品種質量不好。在大白菜生產中,應積極引進優質、抗病雜交品種,如日本黃帥、昆蔬一號、二號等,以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種植季節應與品種相適應,要大力發展春夏冬三季大白菜規模,以滿足消費者對季節的需求,春季播種的選擇小雜55、56、83—1等品種,夏季播種品種選擇津綠、紹菜等,秋季播種的選擇83—1、四季春、昆蔬一號、二號等,冬季播種的選擇黑二茵、東川黑葉白、大黃心、春大玉、日本黃帥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加,優質、綠色、無公害蔬菜是眾人必需的產品。因此只有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引進推廣種植優質、抗病的品種,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新型農民科技培訓教材編委會.蔬菜栽培實用技術[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 段敏.武定縣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考[J].云南農業,2016(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