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項基礎建設內容,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也能夠為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多的有利作用。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水利工程應當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不斷進行建設項目的調整和發展,從而更好的促進經濟和民生。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1?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環境朝著上升的趨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水利工程的建設作用也越來越充分的體現出來。與此同時,水利工程建設應當做好相應的調整的工作,不斷進行更新與升級,使其能夠更好的與現代化建設接軌,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提高人民居住的舒適度。而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尤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只有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才能保障項目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 水利施工中生態工程原理的應用原則
2.1? 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協同發展原則
目前,社會經濟的告訴發展,人們在享受經濟創造的美好價值的同時而忽視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環境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我國當前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經濟建設仍然應當以科學發展和持續發展為前提,不應當過于追求經濟效益,過于重視經濟利潤,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到生態平衡,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保護環境的原則,在促進經濟的建設的同時也要做到對環境的保護,這樣才能夠實現雙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循環利用原則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資源的需求也比較多,資源短缺問題也是我國的一個重點問題之一。因此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就要做到解決資源和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和循環利用,推廣使用新型清潔能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的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工程建設通常是一項比較大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資源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而所產生的資源垃圾也是非常之多,所以,工程建設更加需要實施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通過專業的技術的手段來對廢棄資源進行二次加工處理,使資源能夠得到二次利用,投入到二次資源的使用當中。循環利用是經濟建設和環境建設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生態環境得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才能進一步得到完善。
2.3? 互補共生原則
互補共生所指的就是相互補充和相互作用,從而實現共同存在和共同享受利益的目標。例如在自然界中許多植物就存在互補共生的現象,通常情況下兩種植物會出現相互依存的現象,它們將在相互依存當中得到生存的力量。而這種互補共生的原則也同樣可以應用在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當中。在實際的建設中,設計人員和建設人員首先可以充分考察周邊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環境,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析,使得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相適應,通過綜合分析的手段達到建設與生態的統一,并實現相互的優勢互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同時有效提高生態環境對工程建設的促進作用。
3?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態工程環境措施分析
3.1? 加強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
水利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制定相應的保護環境的思想方針和實踐政策,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科學建設和可持續建設。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基礎設施建設,對我國人民生產生活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更加應當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互利共贏。環境保護應當貫徹并且落實到每一個工作內容和工作環節當中,無論是施工前,還是工程建設中,或者是建設完成后都要以環境保護為重要原則,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水利工程得到更大的經濟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實現共同進步和共同發展。
3.2? 加強施工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利工程是一項較大的建設工程,其施工周期相對比較長,所消耗的資源比較多,對于人員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因此在實際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實現資源的整合以及資源的綜合利用。資源整合優化利用能夠有效減少資源浪費,解決自然資源,同時也節約了建設成本,降低了資源浪費和廢棄資源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危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施工單位還可以采購一些可以循環使用的生產材料,或者能夠進行再生產的材料,實現循環利用和成本節約。另一方面,對于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工程垃圾,施工單位應當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垃圾的處理,使得工程垃圾能夠得到二次利用,這樣不僅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效果,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3? 加強水利施工與生態環境互補
水利工程建設單位的施工人員應當樹立生態環境與工程建設平等發展的思想,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工業生產建設,一旦因為追求經濟效益而破壞了自然環境,將會造成嚴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互補可以從許多方面進行著手,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建設會占用較多的土地資源,施工過程中會挖出較多的廢渣,如果廢渣不能得到科學處理將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同時,水工建設單位需要為工人提供臨時住所,而工人住所也會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因此就可以將工業廢渣與工人住所資源結合起來,將廢渣填充到溝地當中,并在此之上建設臨時住所,這樣就可以使得廢渣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也節約了土地資源,實現了水利施工與生態環境的互補,從而使得企業的建設成本得到減少,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有效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甲和.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及保護對策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