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紅
摘要:我國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和互聯網的關系越來越緊密。4G網絡全面覆蓋,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伙伴,隨著5G技術的逐步推廣,人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世界。互聯網在將世界變小的同時,也在將人們的視野變大,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國農業經濟也將分享互聯網時代紅利,取得飛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探索
互聯網的出現使世界經濟互融互通,“互聯網+”模式也給農業經濟發展思維帶來顛覆性啟發。“互聯網+”模式的應用對農業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具有促進作用,同時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傳統農業與“互聯網+”模式的結合探索,找到最優的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契合點,進行深入融合,探索創新“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路徑。
1? “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的好處
1.1? 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
在互聯網還沒有興起時,農產品銷售都是傳統模式。大部分的農戶會在種植產品豐收之后,用車輛將這些農產品運到城市去賣。在運送的過程中,一些無法長時間保存的農產品就會因此壞掉。在運送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天氣不好的狀況,給農民造成的經濟損失會更大。一些賣不出去的農產品農戶還需要重新把這些再運回家中,造成農產品成本增加,甚至會大量滯銷,造成極大損失。有些農戶因為銷售渠道不暢通,農產品銷售依賴中間商收購批發銷售,中間商甚至層層轉批,極大增加了農產品成本,本來很便宜的農產品最終到銷費者手中已經成了天價。互聯網的出現,農戶可以預測農產品成熟時期,把農產品以預售或現售方式放在網上進行銷售,達成交易后,按照交易的時間通過快遞的方式進行郵寄送達銷費者手中。既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損失還可以保持農產品的新鮮程度,最主要的是形成了基地到銷費者的一站式直達銷售,省去了中間商環節,給農戶大大降低了成本,也給銷費者節省了支出。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對農戶和銷費者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1.2? 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
互聯網的出現,使農民的求知欲得到極大滿足。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農業種養殖方面的技術,可以以網絡慕課形式學習到權威高校專家的技術課程,坐在家中就能上大學,學習到名校專業課程。同時可以通過網絡和自媒體分享自己的種養殖經驗,農民朋友也可以成為網絡自媒體時代的明星和網紅。互聯網還可以及時解決農民朋友在種植方面遇到的無法解決的難題,碰到難題時可以通過專業互聯網網站進行詢問,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解決方法,也可以以遠程問診的形式,求助于教授、專家,得到專業答疑。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國外優秀農業種養植者進行交流,互相傳授種養植經驗,增強國內外的農業經濟聯系,不斷學習探索“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發展新模式。
2? “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進步的方向
2.1? 重視農產品質量,建立可持續發展農業體系
追求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應該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根本。農產品有了高質量是硬實力,也是企業發展的護城河和底氣。農業發展應注重環境保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做好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適度耕作。
2.2? 大力宣傳“互聯網+”理念,建立創新思維
農村干部可以召集全村對互聯網進行了解,讓每一家每一戶都能夠使用互聯網,知道互聯網的使用方法,了解互聯網可以給人們帶來哪些便利等。農村干部也可以找一些比較精通互聯網使用的人在農村中進行宣傳,讓人們知道互聯網的存在以及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可以為村民進行手把手的指導,讓村民學會互聯網的操作方法,可以給農民介紹網絡銷售這種方式。農村內也可以建設專門的互聯網使用基地,讓一些沒有條件使用互聯網的農民可以借助公用的互聯網基地進行使用。積極組織農民朋友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育,接受“互聯網+”時代到來,建立創新思維。
2.3? 逐步增加銷售方式,建立多渠道經營理念
在傳統銷售的基礎上,逐步增加銷售方式。以獨立或聯合的方式建立電商平臺,或以合作形式將農產品放入已形成規模的電商平臺,實現網絡銷售。網絡平臺銷售還可以對客戶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挖掘潛在的消費者,及時采取相應的銷售措施,拓寬銷售群體。互聯網時代也是數據時代,精準掌握分析客戶的信息數據,對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農產品銷售還可以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模式,走電商和社區團購相結合的路線,使農產品銷售兼具虛擬和現實感知兩種感覺。
2.4?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用人留人機制
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活力,各級政府應支持村、鄉、鎮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并有相應政策配套措施,不僅要引得來人,還要留得住人。不僅要培養、扶持現有的農民能人、種植大戶、農村帶頭人,還要引進專業技術人員、院校畢業生、專家教授,采取多種形式聯合合作,讓農業成果及時轉化,帶動農業經濟發展。讓本地的農戶農企走出去,學習交流、參展推廣、開闊眼界。
3? 結語
“互聯網+”時代,給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創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必然之路。重視農產品質量,依靠人才,探索“互聯網+”的多種結合形式,長期樹立創新思維,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必將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 何宏貴.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性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9(19):74.
[2] 韓靜.“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智庫時 代,2019(21):45-46.
[3] 拓建民.“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19(5):92.
[4] 王文紅.“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9(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