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敏
(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精神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31)
老年精神分裂癥為常見的精神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情感、知覺、思維、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等方面出現障礙。阿立哌唑是臨床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的常用藥物,具有減輕患者臨床癥狀與降低精神分裂癥復發率的作用,但可引發嗜睡、乏力、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銀杏葉膠囊的主要成分為銀杏葉,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疏絡之效,其在治療腦卒中、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等方面療效顯著[1]。本研究針對銀杏葉膠囊聯合阿立哌唑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生長因子(NGF)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收治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3例)和試驗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60~79歲,平均(65.89±4.36)歲。試驗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齡60~81歲,平均(65.97±4.48)歲。納入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和《臨床診療指南:精神病學分冊》[3]中的相關標準者;未產生過自傷行為和心理者;個人生活可以自理者;血常規、尿常規檢查正常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患有惡性腫瘤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阿立哌唑片、銀杏葉軟膠囊有過敏反應者;腦部器質性病變者等。本研究經齊齊哈爾市安康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準,患者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0121,規格:10 mg/片)口服治療,開始劑量為10 mg/次,1次/d,之后用藥劑量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調整,最大劑量不超過30 mg/次,1次/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銀杏葉軟膠囊[洛陽君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920,規格:每粒裝0.5 g(其中含總黃酮醇苷19.2 mg、萜類內酯4.8 mg)]口服治療,0.5 g/次,3次/d。均連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后臨床療效。參照《臨床診療指南:精神病學分冊》[3]判定療效,基本痊愈:患者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4]評分較治療前降低 > 75%;顯效:患者PAN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50%~75%;有效:患者PAN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5% ~ 49%;無效:患者PAN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 < 25%??傆行?(基本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根據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5]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選取4種不同顏色(黃、紅、綠、藍)和形狀(三角、五角星、十字、圓形)的卡片共128張逐一分發給患者,安排患者對卡片進行分類,卡片顏色和形狀均相同為正確,否則為錯誤,WCST包括總正確數、完成分類數、持續錯誤數、隨機錯誤數;認知功能越好,總正確數和完成分類數數值越高,持續錯誤數、隨機錯誤數數值越低。③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水平。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晨起靜脈血5 mL,離心設置:轉速為3 500 r/min,時間為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 BDNF、NGF、TNF-α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WCST結果及血清BDNF、NGF、TNF-α水平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0.91%,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69.70%,試驗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認知功能 兩組患者的持續錯誤數、隨機錯誤數治療后相較于治療前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總正確數、完成分類數治療后上升,且試驗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指標比較(?±s, 次)
表2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指標比較(?±s, 次)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
組別 例數總正確數 完成分類數 持續錯誤數 隨機錯誤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21.56±9.86 26.76±9.73* 2.12±1.04 3.52±1.59* 26.88±13.16 19.98±9.68* 34.35±12.86 27.56±12.23*試驗組 33 21.43±9.84 32.33±9.71* 2.04±1.01 4.71±1.61* 26.82±13.01 14.16±6.93* 34.98±12.94 21.13±10.03*t值 0.054 2.328 0.317 3.021 0.019 2.808 0.198 2.3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學指標 兩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治療后相較于治療前降低,且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血清BDNF、NGF水平治療后均上升,且試驗組較對照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NGF:神經生長因子。
組別 例數TNF-α(pg/mL) BDNF(μg/L) NGF(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24.26±4.96 19.48±3.91* 23.51±1.14 35.10±1.44* 28.74±5.82 40.71±6.39*試驗組 33 24.31±5.02 14.81±2.16* 23.52±1.11 37.86±1.92* 29.31±6.07 45.58±5.42*t值 0.041 6.006 0.036 6.606 0.389 3.33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主要為個體心理易感素質與社會環境等不良因素所致,且老年患者的機體防御能力與認知功能較弱,更易引發病情。阿立哌唑雖可以減輕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但其單一使用療效受限,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6]。
中醫認為,老年精神分裂癥屬于“狂癥”范疇,其病機為陰陽失衡、肺腑失調,導致痰結氣滯、火郁血瘀,進而擾亂神明,出現神志異常,故應以化瘀通竅為主要治療原則;銀杏葉膠囊中的銀杏葉味甘、澀、微苦,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化濁降脂之功效,其制成銀杏葉膠囊主攻活血化瘀、通絡散結之功效;同時,銀杏葉膠囊可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7]。本次研究中,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總正確數、完成分類數評分均較對照組升高,持續錯誤數、隨機錯誤數評分均較對照組降低,提示銀杏葉膠囊聯合阿立哌唑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認知功能。
BDNF可促進受損神經元自我修復,且對星形膠質細胞結構和功能具有保護作用,當其含量降低時,表明機體神經功能受損程度嚴重;NGF可有效調控中樞與周圍神經元的發育、分化、生長、再生及功能特性的表達,其水平降低,表明患者機體內神經元營養不足,神經細胞無法得到修復,促進病情發展;TNF-α作為炎性因子,可增強額葉前部、海馬區域內的多巴胺受體活性,進而加重神經與內分泌功能紊亂,促進病情發展?,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銀杏葉中的內脂類可促進氧自由基代謝,進而保護額顳葉,提高神經元對氧化損傷的耐受性,同時發揮抗炎的作用[8]。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較對照組降低,血清BDNF、NGF水平較對照組升高,證實了銀杏葉膠囊聯合阿立哌唑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提高其血清BDNF、NGF水平,降低血清TNF-α水平,從而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保護神經元。
綜上,銀杏葉膠囊聯合阿立哌唑在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其效果顯著,可抑制患者炎癥反應,保護神經元,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