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榮,沈永華,楊 娟
(鹽城大豐友義醫院麻醉科,江蘇 鹽城 224100)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微創治療措施,盡管腹腔鏡手術對患者傷害小,但術前仍需配合麻醉處理,避免術中患者產生較大應激反應,而不同的麻醉藥物效果存在差異,選擇合理麻醉方案至關重要。異氟烷和芬太尼聯合使用具有良好的臨床麻醉效果,但前者在蘇醒期的躁動概率相對較高,后者在實際使用時對呼吸具有抑制作用[1]。瑞芬太尼是一種阿片類受體激動劑,具有藥效迅速、非器官依賴性、代謝快、可控性強的特點;七氟烷是一種吸入性麻醉藥,藥物性質穩定,不易被人體組織與血液吸收,更易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且該藥物不對患者的呼吸道產生刺激,有利于麻醉的進行[2]。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討喉罩下七氟烷聯合瑞芬太尼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至12月于鹽城大豐友義醫院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33~75歲,平均(49.15±1.13)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麻醉分級[3]:Ⅰ級28例;Ⅱ級1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34~76歲,平均(49.16±1.14)歲;ASA麻醉分級:Ⅰ級27例;Ⅱ級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外科學》[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無藥物濫用史者;無腹部手術史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麻醉藥物過敏者;伴有其他心肺腦肝腎等嚴重疾病者;意識障礙者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叮囑患者術前12 h禁食、8 h禁飲,手術當天應盡量排空胃腸道和膀胱,如感覺有胃腸道不適感者可飲用適量溫水。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同時開展心電圖、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指標的連續監測,確定所有指標均處于穩定狀態后,經由靜脈通路給予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錦州奧鴻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20606,規格:1 mL∶1 mg)0.5 mg,10 min后行麻醉誘導。對照組患者術中采用異氟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67,規格:100 mL/瓶)聯合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03688,規格:10 mL∶0.5 mg(按C22H28N2O計)]麻醉方案,以氣管插管麻醉方式,異氟烷用量6 mg/(kg·h),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用量0.2 μg/(kg·min)。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吸入用七氟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81,規格:100 mL/支)聯合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規格:2 mg(按C20H28N2O5計)])麻醉方案,術中麻醉維持給予1.0%~3.0%濃度的七氟烷吸入麻醉,瑞芬太尼用量0.2 μg/(kg·min),以喉罩麻醉方式進行麻醉。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需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適量注射用維庫溴銨(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11,規格:4 mg/支),以保持肌肉松弛狀態,且均在手術結束前5 min停止麻醉,待患者有自主呼吸時經靜脈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269,規格:1 mL∶0.5 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萬邦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141,規格:2 mL∶1 mg),劑量分別為0.02 mg/kg體質量、0.01 mg/kg體質量。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參照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5]進行評定:優為患者肌肉處于松弛狀態,無痛感表現;良為患者肌肉有輕度緊張感,牽拉后患者有不適表現;差為患者肌肉過度緊張,牽拉后有明顯反應。麻醉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T0)、麻醉誘導5 min后(T1)、建立氣腹后5 min(T2)、手術結束時(T3)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包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pO2),利用監護儀進行監測記錄。③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躁動。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使用[例(%)]與(±s)表示,分別行χ2與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麻醉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麻醉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例(%)]
2.2 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 從T0~T3時兩組患者HR、SpO2水平均先降低后升高,且T1~T3時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從T0~T3時,兩組患者MAP水平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且T1時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2、T3時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與 T0比,*P < 0.05;與 T1比,#P < 0.05;與 T2比,△P < 0.05。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SpO2:血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HR(次/min)MAP(mmHg)T0 T1 T2 T3 T0 T1 T2 T3對照組 40 77.16±3.21 56.13±2.98* 58.06±2.91*# 63.95±3.12*#△ 70.49±3.95 57.79±4.13* 76.39±5.33*# 73.05±6.76*#△觀察組 40 77.15±3.22 60.62±2.95* 63.97±2.94*# 70.72±3.15*#△ 70.47±3.96 59.95±4.11* 70.06±5.39# 69.22±6.98#t值 0.014 6.772 9.036 9.657 0.023 2.345 5.281 2.49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SpO2(%)T0 T1 T2 T3對照組 40 99.24±0.45 95.25±1.03* 95.31±1.06* 97.21±1.01*#△觀察組 40 99.23±0.47 98.17±1.02* 98.39±1.05* 99.02±0.05#△t值 0.097 12.740 13.056 11.32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在腹腔鏡手術中,人工氣腹或術中體位變化等因素均可對患者造成不良的生理刺激,因此,保持良好的鎮痛麻醉是保障腹腔鏡手術效果的關鍵環節[6]。異氟烷適用于各種手術的麻醉,麻醉效果好,但對呼吸道略有刺激性,深麻醉可抑制循環和呼吸,誘導期可出現咳嗽、屏氣,蘇醒期躁動概率和程度均相對較高,且醫療成本更高;芬太尼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疼痛、手術過程及手術后的鎮痛,是強效麻醉性鎮痛藥,但對呼吸有抑制作用,需要借助納洛酮類藥物來緩解[7]。
瑞芬太尼能夠有效抑制人體神經系統功能,且對循環系統功能的影響不明顯,該藥物在進入人體后短時間內便可發揮作用,然而由于人體對該藥的代謝速度較快,因此其藥效可在短時間內消失,為了維持麻醉作用需要連續給藥,但瑞芬太尼連續給藥4 h后不會在細胞內形成蓄積效應[8]。七氟烷屬于吸入性麻醉藥物之一,在臨床使用時可直接通過面罩給氧的方式進入人體,通過上呼吸道黏膜吸收,繼而進入循環系統內,最終作用于神經系統,抑制神經中樞的興奮度[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麻醉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喉罩下七氟烷聯合瑞芬太尼麻醉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能夠提高麻醉效果。
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氣腹帶來的CO2可對患者的血氣指標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麻醉誘導、氣管插管,以及手術過程均可使患者產生應激反應,影響患者預后。相比芬太尼,瑞芬太尼不需要其他藥物拮抗藥性,因此手術過程中為患者注射的藥物總量相對較少,也能更好控制不良反應的發生。七氟烷在實際使用時麻醉誘導速度較快,但本身無刺激性味道,因此進入鼻腔或上呼吸道后并不會產生應激反應,整體麻醉深度可控性較強。臨床將七氟烷與瑞芬太尼聯合使用可進一步穩定患者麻醉過程中的血流動力學,從而提升手術的順利性和安全性,可能是由于瑞芬太尼本身是酯酶溶解類麻醉劑,起效速度和失效速度均相對較快,且可增加七氟烷的麻醉效果;此外,七氟烷通過人工給氧的方式進入人體,首先被上呼吸道吸收,需經過肺部代謝后從人體內清除,而瑞芬太尼則需要通過腎臟、肝臟代謝清除,兩者之間代謝途徑不重疊,因此并不會造成明顯的臟器代謝負擔[10]。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HR、MAP、SpO2水平變化程度均顯著小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七氟烷聯合瑞芬太尼,采用喉罩的麻醉方式能夠減少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且安全性良好。
綜上,患者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時,采取喉罩下七氟烷聯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顯著,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小,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