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美化設計:新農村綠化理論與實踐》作者:趙兵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ISBN:9787503860522
淹沒在現代化之下的傳統自然美學何去何從?這是一個關乎人類理想意境追求的問題。古有“寒山轉蒼翠,秋日水潺湲”的意境之美,也有“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的自然之美。有人居廟堂之高,自然就有人處江湖田園之灑脫悠然,在這種悠然自得的心理狀態之下,山水田園的自然美學涌現于文人詩畫藝術中。如果說風花雪月悲壯了后世讀者內心的傷痕,那么采菊東籬則樹立了現代世人心中難以實現的自然理想意境。城市的喧鬧與繁華留住了來往的人群,但鄉村自然美學追求依然不變,美麗農村戰略實施應對傳統詩學的自然美學風范,盡可能在現代化中保留鄉村的獨特美學意境。鄉村美化重在景觀綠化的設計,需要藝術性的加工來繼承自然的美感,遵循繼承與發展的原則,不破壞農村自然之美,在傳統農村美學中提高農村環境的美學格調。
美化設計是一種視覺審美藝術設計,也是一門富含理論與實踐的學問,農村美化設計不是簡單的造景,而是農村特有的自然山水美學塑造,趙兵編著的《農村美化設計:新農村綠化理論與實踐》遵循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探討了農村美化設計的相關問題。編者從生態學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以及人地系統協調共生理論三方面著手,參考以往村莊綠化的經驗,分析中國農村綠化設計的相關問題,并提出了農村美化設計的相關建議,對新農村綠化規劃設計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
農村美化設計重在“美”與“自然”的融合,美即天然之美與藝術之美,自然即美學意義上的自然美。農村美化設計是天然之美與藝術之美的融合,天然之美指農村天然的自然風景,不加雕琢修飾,在四季的滋潤中悄然形成的風景,如青山綠水,樹木百草。農村美化設計體現為整體性的“形式美”和“藝術美”,通過藝術形式加工,形成自然與藝術的設計統一。農村美化設計需要在正確的審美規格中進行景觀藝術設計,以農村自然環境為基礎條件,因地制宜,尊重自然,提高農村環境的意境之美。美學意義上的自然美是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的美感,它既體現為自然之美,也體現為藝術之美。以蘇州園林為例,蘇州園林景觀設計在形式、色彩上以自然景觀設計為主,小池荷花與石頭景觀,亭臺樓閣與走廊造景都重在還原自然美,不加渾然色彩,不作精雕細琢,園中景觀非天然景觀,卻擁有自然藝術風貌。農村美化設計同園林造景設計有許多共同特性,藝術美學是二者的共同追求目標,園林造景藝術設計的審美設計理念可以為農村美化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農村美化設計主要以綠化帶景觀設計為主,相比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綠化造景設計具有天然的自然美基礎。
農村的經濟發展有賴于其形象的審美宣傳,農村美化設計一方面優化了農村居住環境,一方面也是農村電商廣告設計的重要內容。農村電商擴大市場的有效途徑是通過廣告宣傳農村經濟產業,農村綠化景觀是電商廣告設計的重要內容。廣告設計是一種視覺藝術,以人的感官取悅為主,當然,為追求經濟效益,廣告設計不是簡單追求視覺上的美感,而是在視覺審美基礎之上實現產品的宣傳,以宣傳為目的,視覺取悅只是手段。農村廣告設計應將農村的風景、生產狀況、文化盡量表現出來,房屋美化設計、道路改善、景區設計都可作廣告設計的內容。
農村美化設計與電商廣告二者旨在促進農村發展,農村美化設計戰略是為了促進農村地區環境的優美,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電商廣告則是在鄉村發展戰略中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的效率。農村美化設計以景觀設計為主,農村電商廣告設計則以媒體視覺設計為主,二者都是一種審美性的藝術設計。農村美化設計藝術為電商廣告提供了審美設計內容,電商廣告則將農村美化設計的成果進行傳達,不管是農村環境美化設計還是電商廣告設計,均需要具備審美藝術特性,以藝術設計的美學原則作為第一要求,展現農村地區的美化設計內容。另外,電商廣告設計要注重農村的全面建設發展狀況,以農村產業與農業品牌的推廣為經濟目的,結合農村美化設計成果,展示農村整體發展狀況。
傳統藝術概念中的自然美學代表了古人心中的意境訴求,而現代化的景觀美化則是世人對傳統自然意境美學的追憶。筆者認為,農村美化設計的實施不僅僅是為了優化農村居住環境,更多的是為了保持傳統視域下的理想意境生活,即便現代化規劃將靜美的山水田園變為喧鬧的高樓大夏,傳統自然意境理想卻從未消失。農村自然景觀美化藝術既是對傳統自然意境的繼承,又是現代化趨勢之下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決策。農村自然造景審美意境的設計與電商廣告經濟效益的追求,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是中國傳統自然美學意境與現代農村經濟效益理想追求的共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