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趙亮,尹彥廣,曹巍巍,王新,鄭志強
(1.中國石油集團濟柴動力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2.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機械廠,河北 滄州 061000)
卡特3406 發動機運行過程中,在未加注新潤滑油的情況下,潤滑油異常增加,造成潤滑油稀釋,機油壓力下降,出現發動機報警、自動停車故障,發動機無法正常使用。
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潤滑油的作用為潤滑、冷卻、清洗、密封和防銹,但在使用過程中潤滑油在不加注新油的情況下,油量增加,說明發動機出現了故障,潤滑油異常增多會造成潤滑油的粘度降低、潤滑油壓力異常、潤滑油油膜的破壞、軸承各表面及旋轉部件異常磨損的危害。
潤滑油液面升高故障的原因比較復雜,液面升高有兩種直接原因為燃油漏入油底殼和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
原因是噴油器回油管接頭松動,回油管出現破損,造成漏油,泄漏的燃油通過氣缸蓋回油孔漏入曲軸箱。
原因是因噴油器長期使用造成偶件正常磨損、噴油器長期不校驗、燃油不清潔或濾清器長期不清洗造成噴油器偶件異常磨損、柴油機長期怠速或低速運轉造成噴入氣缸內的燃油未完全燃燒,以上情況的發生,均會造成燃油漏入油底殼,造成潤滑油液面升高、潤滑油增多。
松動造成燃油泄漏,造成燃油漏入油底殼。
輸油泵油封長期使用,油封老化密封性降低和輸油泵軸或殼體磨損,均會造成輸油泵泄漏,造成燃油漏入油底殼。
應特別注意:燃油漏入油底殼,不會造成機油乳化,比較難發現,但會稀釋機油。燃油對氣缸壁有沖刷作用,過多燃油進入氣缸,柴油機啟動后,會有排柴油現象,發動機啟動后,怠速跑溫工況時尤為嚴重,發動機會出現冒白煙現象。同時由于燃油的沖刷,使氣缸壁潤滑油膜破壞,會造成氣缸套、活塞環的異常磨損,甚至造成拉缸事故,對于小排量、大功率發動機,由于起始油量比較大,發動機長時間的怠速運行或超小負荷運行,易造成燃油流入油底殼,造成潤滑油增多。
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機油會被乳化,降低機油的粘度,破壞柴油機各表面的潤滑性,會引起重大事故的發生,其原因如下。
柴油機長期使用造成密封老化、氣缸套穴蝕造成穴蝕深度透過氣缸套、機身和氣缸套下配合帶變形或修復不合格,以上情況的發生,均會造成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造成潤滑油液面升高、潤滑油增多。
柴油機長期使用水封老化。
當缸蓋底平面或進排氣道發生裂紋后,冷卻液(水)從氣缸蓋的水道進入活塞頂部或進氣道、排氣道,再進入氣缸,順缸壁流入曲軸箱,使油底殼油面升高。
若漏水量較小,不易被發現,此種情況會造成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
水道裂紋或腐蝕穿孔造成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
發動機使用的增壓器為水冷式結構,增壓器支承體漏水,會造成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
銅管銹蝕穿透、未放水造成冷卻器銅管凍裂,造成冷卻液(水)漏入油底殼。
特別注意:銅管銹蝕穿透,一般銹蝕孔較小,不易發現,要注意低溫冷卻水中發現有機油,就應懷疑油冷器銅管是否漏油。少量的冷卻水漏入油底殼,有時不會引起機油乳化,在柴油機運轉時,柴油機的呼吸器口會冒水蒸氣。隨著柴油機負荷的增大,機油溫度升高,蒸汽會變小。應特別注意,檢查冷卻液(水)是否漏入油底殼,可觀察膨脹水室液位高度,首先,消除發動機冷卻系統所有外部漏點、標記膨脹水室液位高度,冷卻液在運轉時基本沒有揮發,發動機使用一個班次,發動機冷卻后重新測量膨脹水室液位高度,如有明顯下降,說明冷卻系統有滲漏現象。
柴油機啟動前,必須認真檢查機油液面位置,檢查機油狀況,若發現稀釋、變質現象,首先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再更換新機油。柴油機運轉時,機油有正常的消耗,如果機油的消耗明顯比正常消耗量減少,甚至液面增高,應馬上停車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