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劉艷
摘? 要: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民族優勢、研發優勢和產業基礎。本文在界定蒙醫藥旅游概念的基礎上,將如何有效利用傳統蒙醫藥文化與健康養生保健理論,以及尋求蒙醫藥和旅游業兩個行業之間的共通點作為重要議題,對內蒙古蒙醫藥旅游資源開發優勢進行分析,構建蒙醫藥旅游資源體系。在此基礎上,提出內蒙古蒙醫藥旅游發展策略,從而使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蒙醫藥資源在新時代作為文化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蒙醫藥旅游 資源體系 旅游產品 內蒙古
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等13部委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少數民族醫藥工作的若干意見》,為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發展明確了方向、增強了自信。蒙醫藥作為民族醫藥之一,是蒙古族文化中非常珍貴的財富。早在2008年,蒙醫藥就成功入選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由于蒙醫藥具有療效確切、藥食同源、副作用低等優點,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和選擇,因此其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已經有多地開始大力發展蒙醫藥產業,發展優勢較為突出的當屬內蒙古,目前其蒙醫藥產業已經涵蓋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科研、醫療等多個產業部門,最具特色的產業新業態就是蒙醫藥旅游。課題組調研發現,目前內蒙古部分盟市已經開始將蒙醫藥融入到旅游活動當中,但由于剛剛興起,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旅游地缺乏規劃、產品同質化、模式單一、營銷手段落后,等等。那么如何構建完整的蒙醫藥旅游資源體系,合理的規劃開發蒙醫藥旅游資源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現實問題。
一、內蒙古蒙醫藥旅游概述
蒙醫藥在保健、養生、延年益壽等方面有著較好的功效,符合目前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和追求。伴隨著旅游業的成熟發展,蒙醫藥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將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課題組對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分析,發現尚沒有文章對蒙醫藥旅游這個概念進行確切的定義。因此,課題組借鑒健康旅游、醫療旅游、生態旅游和養生旅游的概念來定義蒙醫藥旅游,認為蒙醫藥旅游是蒙醫藥產業與旅游產業相融合而產生的,是基于蒙古醫學文化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內容,依托蒙醫藥資源和地緣優勢,將康體保健服務和傳統旅游項目相結合,在適合的旅游目的地打造蒙醫藥健康旅游產品,通過旅游者參與旅游活動,實現醫療康復、預防保健、修身養性目的的一項社會經濟活動。
二、內蒙古蒙醫藥旅游資源開發優勢分析
(一)突出的民族優勢
內蒙古發展蒙醫藥旅游具有突出的民族優勢。蒙醫藥學是主要傳統醫學之一,可考證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距今2700年前,該醫學在蒙古族的發展與歷史演變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F任內蒙古政協委員、內蒙古蒙中醫藥管理局主任烏蘭表示:“流傳了千年的蒙醫藥事業如今正在飛速發展,不但得到國內專家患者的認可,而且在短短三年時間里,游牧民族的‘土藥方已經走進各國、走向國際?!?/p>
(二)豐富的蒙醫藥資源
內蒙古是我國北疆的生態屏障,森林、草原面積廣闊,日照充足,氣候十分適宜蒙藥材的生長。植物類的蒙藥材就可達到2000種以上,其中1300多種是蒙藥和中藥的共用藥材。目前較為常用的蒙藥中,常用藥有450余種,專用藥260余種,自治區自產藥材占30%。近年來,內蒙古開始采用現代生物技術來種植蒙中藥材,已經形成五大中蒙藥材種植基地,分別是阿拉善盟梭梭肉蓯蓉繁殖基地、鄂爾多斯市甘草種植基地、包頭市黃芪種植基地、大興安嶺鹿茸生產加工基地和呼和浩特市周邊地區沙棘種植基地。
(三)堅實的蒙醫藥產業基礎
內蒙古蒙醫藥產業朝著現代化和市場化在迅速地發展,已經從民族地區產業向國家級和國際級過渡。建設完成的公立蒙醫和蒙醫中醫醫院達到103所,其中三級醫院19所;擁有許多大規模從事蒙藥生產的企業,如內蒙古蒙藥股份公司、內蒙古科爾沁藥業有限公司、烏蘭浩特中蒙制藥有限公司、內蒙古蒙利中蒙藥有限公司等;蒙醫藥的研究與開發逐步形成體系,并且承擔多項國家級研究項目,如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和國家863計劃等,已經開發出一批自主創新的中蒙醫藥的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經在專業蒙藥生產企業實現產業化。
(四)較高的旅游資源組合度
內蒙古橫跨29個經度,有著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主要由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觀”構成,被譽為“人類的綠色家園”“馬背民族的圣地”,在國內外旅游市場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蒙醫藥是醫學寶庫璀璨的明珠,極具民族特色,將內蒙古旅游資源與蒙醫藥資源相結合,可以使旅游者在欣賞獨特的風景名勝和民風民俗的同時,又能達到康體保健的目的。
三、內蒙古蒙醫藥旅游資源體系構建
國家旅游局2003年頒布的《GB/T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標準將旅游資源分為8個主類,31個亞類和155個基本類型。根據該標準,考慮到蒙醫藥旅游資源的獨特性和專項性,并基于蒙醫藥產業體系,課題組構建了蒙醫藥旅游資源體系,共分為3個主類,13個亞類和20個基本類型。在此基礎上,將內蒙古的蒙醫藥旅游資源類型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下表,以期能為以后蒙醫藥旅游的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參考。
四、內蒙古蒙醫藥旅游發展策略
(一)整合旅游資源,發掘具備民族特色的蒙醫藥旅游產品
現代旅游業具有高度關聯性的特點,因此,在蒙醫藥旅游產品開發時應堅持“大旅游產品”的原則,此外考慮到蒙醫藥旅游資源本身就具有關聯組合優勢,在開發時就應該積極破除行業之間的界限,創新和整合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
蒙醫藥觀光旅游產品:將蒙藥種植基地、蒙藥生產企業與旅游相結合,依托目前現有的蒙藥種植基地,建設蒙藥特色小鎮,開展蒙藥田園觀光旅游活動,依托大型蒙藥生產企業建設珍貴蒙藥材植物園,開展蒙藥生態觀光旅游活動。
蒙醫藥文化體驗旅游產品:組織知名蒙醫學者和民間蒙醫藥文化愛好者,舉辦各類蒙醫藥文化交流活動、蒙醫藥會展、蒙醫藥節事等活動,推廣蒙醫藥文化品牌;結合種植園、生態公園,開展蒙醫藥健康養生文化主題活動。
蒙醫藥健康療養旅游產品:選址建立蒙醫藥保健中心、康復醫院,將度假游憩與蒙醫藥療養康復相結合,開展醫療保健康復旅游項目;在星級酒店提供蒙醫藥保健理療和健康咨詢服務,并結合蒙醫藥文化與蒙古族傳統美食文化,推廣蒙醫藥藥膳、藥酒,建立蒙醫藥餐飲商業體系。
蒙醫藥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在蒙醫藥種植和收獲季節開展蒙藥種植和采摘活動;在知名商業街區、景區購物中心,開設蒙醫藥相關紀念品及工藝品售賣商鋪;開設蒙醫藥藥店,推廣蒙醫藥藥材、飲片、藥制品。
蒙醫藥科普教育旅游產品:將蒙藥生產企業、蒙藥研發中心的部分生產、研發環節進行對外開放和參觀,普及蒙醫藥常識,還可以讓游客親身體驗部分加工流程;適度開放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蒙醫藥實驗室,供游客參觀、體驗和考察;開放一些蒙醫藥博物館和圖書館,對游客進行蒙醫藥知識科普教育。
(二)深化市場調研,滿足旅游者多樣化需求
開發蒙醫藥旅游產品,不能千篇一律地對待所有游客,應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充分考慮旅游者的年齡、性別、職業、收入等特征,研究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為不同類型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蒙醫藥旅游產品,增強服務的專業化和個性化。如老年人注重自身的健康和長壽,希望掌握養生常識從而延年益壽,因此老年人市場可注重開發蒙醫藥健康療養旅游產品;中年人由于為工作和家庭奔波,無暇顧及養生,但確是最需要關注健康的群體,因此應注重激發中年旅游市場的蒙醫藥養生旅游動機,開發蒙醫藥觀光及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青年人的求知欲較強,并具有探險精神,偏愛科學考察和戶外探險類的旅游產品,因此,應著重開展藥材考察和標本采集等旅游活動,幫助其樹立健康的養生觀念。
(三)建設基礎設施,增強旅游地安全保障能力
基礎設施是旅游地的硬件條件,該條件對旅游者體驗旅游產品的好壞程度產生最直接影響,最應該引起重視??紤]到蒙醫藥旅游的特殊性,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旅游地建設標準,應明確規定基礎設施的安全及衛生標準,尤其是醫療養生設備購買及使用應嚴格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嚴格執行,保證旅游地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并完善基礎設施為旅游者營造安全、舒適、便利的旅游環境。
(四)開展營銷活動,提升蒙醫藥旅游知名度
目前蒙醫藥旅游對旅游者來說還是一種陌生的旅游活動,不能做出蒙醫藥旅游決策。因此,應開展多渠道的營銷活動提升蒙醫藥旅游的知名度。首先,可以通過媒體和網絡平臺來積極宣傳蒙醫藥旅游,將蒙醫藥文化、旅游產品、旅游地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宣傳,從而提高宣傳時效,通過網絡平臺還可以增加與游客的互動,實時掌握游客對蒙醫藥旅游的需求,從而更好地開發適合旅游者的旅游產品;其次,可以借助蒙醫藥學術會議、蒙醫藥博覽會等渠道宣傳蒙醫藥在養生保健上的重要作用,宣傳其“治未病”理念;最后,在內蒙古發展全域旅游的同時,突出蒙醫藥旅游資源宣傳,讓更多旅游者了解、認識、熱愛蒙醫藥旅游。
(五)建立人才體系,增強蒙醫藥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大力支持內蒙古高等學校建設蒙醫藥學科專業,提升其人才培養水平和能力,并創新蒙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更應將其與蒙醫藥繼續教育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有效銜接,為加大蒙醫藥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奠定基礎;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激勵現有的旅游從業人員參與蒙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為相關旅游地和景區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此外,要加快培養具有蒙醫藥知識和技能的創新型旅游服務從業人員,以及蒙醫藥健康旅游、科普宣傳、服務貿易等復合型人才,并平衡城鄉和區域蒙醫藥旅游從業人員分布,使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長喜.關于蒙醫藥現代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7).
[2]張瑋.中國蒙醫藥:千年游牧文明 三年走向國際[EB/OL].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2016,(1).
[3]趙云山,李紫巖等.內蒙古地區中蒙藥藥材生態種植現狀分析及建議[J].中國現代中藥,2017,(7).
[4]孫瑩麗,孔繁利.內蒙古蒙藥企業品牌化發展行業環境分析及實施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7).
[5]發展蒙醫藥中醫藥事業 服務健康內蒙古[J].實踐(黨的教育),2019,(4).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S].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2).
(作者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