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敏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作文教學得失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學生習作的評改基本沿用“教師批改”這一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再加上評語的指向不具體,從而導致習作的評改幾乎流于形式。雖然教師常常為評改習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往往只是換來大部分學生的匆匆一瞥,學生對作文的評改還不夠重視。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筆者認為,必須尋求習作評改的良方,提高習作評改的實效性。
一、重視作文評改時間的及時性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評改很不及時,有的是拖了很長時間才評改完,有的是要等到寫下一單元的作文時,才把上一單元學生寫的作文分發下來。這樣,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對自己之前寫的作文印象模糊,自然就提不起更改的激情和興趣了。教師應該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作文情況及時地反饋給學生,讓優秀的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樂趣,讓寫得不好的學生能及時修改,從中得到教訓。反之,如果評改不及時,學生就會對評改失去新鮮感,想要修改的心思就會淡薄。教師隨時評改,適時點撥,既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又能逐漸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教師應重視評改時間的及時性。
二、重視作文評語的藝術性
作文評語是一門藝術,它既是師生互相了解、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讓學生感受教師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愛的一個重要方式。所以,教師應重視作文評語的藝術性。
1. 鼓勵為主。
在寫評語時,筆者特別注重鼓勵性原則。只要學生有幾句或有幾段文字寫得非常真實,寫出了自己的內心感受,筆者就會給他們肯定。如筆者會在作文評語中寫道:“寫得真有感情”“實話實說,好樣的!”“你是生活的有心人”。遇到文章寫得好,但字跡潦草的,筆者就會寫道:“文章寫得精彩極了,如果字再端正些,就能錦上添花了!”
對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教師的肯定能激勵學生把作文寫得更好。如在以“受了委屈之后”為題的作文片段訓練中,有個學生寫了自己在幫鄰居王阿姨洗掉在地上的床單時,反遭不明真相的王阿姨責罵后,自己內心的一系列活動。該片段寫得非常細膩,筆者在評語中這樣寫道:“老師讀了這個片段后,知道你是一個感情細膩、內心豐富的孩子。面對委屈,你能理解對方的行為,老師為你點贊。”作文發下后,筆者注意觀察這個學生,發現她的眼中竟充溢著驚喜、激動的淚花。以后的每次作文,她都更加認真地寫了。
對那些問題比比皆是的“劣”作文,筆者盡量挖掘作文中的“閃光點”,并給予熱情的鼓勵,讓學生自己跟自己比,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也能嘗到寫作成功的喜悅。如有個平時作文寫得較差的學生,在練寫“他真熱愛集體”這個片段時,有一個比喻句用得較貼切,筆者當即在他的本子上寫道:“這一句好極了,可見你的想象力還是挺豐富的。”這個學生在筆者真誠的鼓勵下,幾乎每次習作都有獨到之處,這說明,他寫作的自信心樹立起來了。
2. 適合口味。
如何讓學生既看得懂評語,又有興趣看呢?筆者認為,詼諧幽默的評語能增加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含糊不清的地方可批上:“出亂子了,趕快梳理梳理!”在上下文不連貫的地方可批上:“讀到這里,老師已上氣不接下氣了!”在語言呆板、平鋪直敘的地方可批上:“添點油,加點醋吧!”而對中心不明確的作文則可批上:“看來這篇文章該動大手術了!”發現寫得好的作文,也要適當鼓勵。如:“這個比喻用得真棒!”“這幾個動詞用得妙極了!”“這個人物在你的筆下活了!”這些針對性強的評語,充分調動了學生讀文、改文的積極性。
3. 意見具體。
學生寫完作文是很想看到教師的評語的,所以教師的評語在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的同時,也要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讓學生知道怎么修改、提升。如評語可以這樣寫:“如果你能把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都寫出來,文章就具體多了。”“要是你的觀察能再仔細一些,你就會寫得更生動了。”這樣,學生每寫完一篇就進步一點,日積月累,不知不覺間,習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 評文育人。
育人是我們教學的關鍵,同樣,在作文評改時,也要注意育人的重要性。學生的作文既要有通順的文字,更要有正確的思想。教師在評改時,要注意學生作文的思想感情是否健康,認識是否正確,主題是否有積極的意義。例如,有一個學生在《發生在家里的一件事》中寫道:“今天奶奶的胃病又發作了,打了針吃了藥都不見好轉。午飯的時間到了,媽媽端著一碗白花花的米飯來到奶奶的床前,可左勸右勸,奶奶都不吃,這可急壞了媽媽。忽然,我眼前一亮,計上心來。我接過媽媽遞過來的飯碗,學著奶奶平時哄我的樣子說:‘奶奶乖,吃了飯,什么病也沒有了!聽了我的話,奶奶‘撲哧地笑了,她接過我手中的碗便吃了起來,還不住地夸這飯好吃呢。望著奶奶,我心里可高興啦!”筆者看完后,就在評改欄中寫道:“好樣的!真是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這樣的評語,既表揚和肯定了他做法的正確,又鼓勵他繼續發揚這種孝敬老人的傳統美德。可見,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好作文評改這個陣地,準確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重視作文評改方式的多樣性
在作文評改時,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還要充分發揮同伴的作用。在評改時,可以采取小組評改的方式。學生之間互評互改,既能取長補短,又能增加評改的趣味性。在評改中,學生可以一起找出文中的錯詞病句,找出不具體的內容,找出假話空話,找出不切合實際的想象,并提出修改建議。這樣,評改者和被改者都得到了啟發,寫作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評改時,還可以采取集中評改的方式。教師可以選取優秀的作文和有典型問題的作文在課堂上集中講評,讓學生在學習優秀作文的同時,不犯和有問題的作文同樣的錯誤。
另外,教師也可以采取“面批”的形式。“面批”是一種最直接的評改方法,通過面對面地與學生交流修改意見,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作文的不足,從而更好地進行改正。
作文評改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上述幾種,還可以采取教師評學生改、學生自評改、家長配合改等多種方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評改作文只要做到“三性”,即重視作文評改時間的及時性,重視作文評語的藝術性,重視作文評改方式的多樣性,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