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龍 趙鵬舟
摘要:黑龍江林業生態建設面臨著新的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解決方案,推動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文中分析黑龍江林業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給出具體解決措施,可以為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對個人及國家來說具有現實積極意義。生態系統組成中林業作為主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生態系統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就需要黑龍江省提高對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視度,主動開展相關工作。
1 ?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存在問題的分析
1.1 ?林業資源分布不均
黑龍江省雖然有著較大的森林面積,但人均森林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業資源分布不均,表現為有的地方森林資源充足,如大小興安嶺地區;有的地方卻缺少森林資源,如松嫩平原地區等。這種不均衡的分布,直接造成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難度增加,需要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
1.2 ?生態建設質量偏低
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不但要重視數量,還需要提高工作的質量。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效率需要提升,日常工作實踐中許多人覺得只要多植樹就能提高森林覆蓋率,順利實現生態建設的目標。部分地區沒有與地方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出現僅做表面文章的情況,無法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效益。
1.3 ?林業建設理念偏差
近年來人們過度重視眼前經濟效益,總覺得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矛盾,在實際工作中不重視生態效益建設,造成黑龍江部分地區林業生態建設力度不足,一些地區只重視短期效益,生態保護建設理念相對不足,無法全面發揮森林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加上過度砍伐、不及時補種等影響,直接增加了森林生態建設工作的難度。
2 ?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問題的解決方法
2.1 ?結合具體情況,合理規劃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
黑龍江省不同地區的林業生態環境存在差異,因此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的側重點存在差別。因此,要與本地區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對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進行合理規劃。森林資源匱乏的地區,需要重視林業建設,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則要提高對林業生態保護的重視度。整個過程中林業修復工作開展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氣候、地形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樹種,具體地區進行具體規劃,大幅度提升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質量與效率。
就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而言,是一項持續時間較長的工作,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效,因此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該項工作是整個生態系統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對生態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就生態系統而言,遭受破壞之后,生態修復需要很長的時間,只有堅持林業生態建設保護的長久性,才能實現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2.2 ?提高資金扶持力度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的開展也同樣如此。因此作為政府部門,在全力督促和引導的同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切實增加對黑龍江林業保護與建設工作的資金扶持,批量撥款,??顚S?,保障各項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對于特別困難地區,還應適當增加扶持力度,實行政策傾斜等各項有力措施,確保當地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而且除了財力支持外,還應加大技術方面的指導,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強化林業技術推廣等有力措施,進一步促進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的開展。
2.3 ?持續完善監管機制
科學、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能夠進一步幫助黑龍江省在開展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中達到對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相關部門一定要通力合作,相互監督和配合,通過對各項工作要求的進一步完善,制定一個符合當前林業工作發展的監管機制,將各部門職責完美發揮。
在此過程中,各部門之間一定要摒棄前嫌,一切以大局為重,強化合作意識,對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的開展報以全力支持。另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遵循黑龍江當地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基本原則,關注生態環境的整體化發展,切忌急功近利,將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2.4 ?改善林業生產技術,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由于時代的發展,市場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這也促使林業企業開始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從而提升競爭力。在林業生產過程中,為進一步落實環境保護策略,應該重視對生產技術的改革,將當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從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安全和污染問題。重點應該做好技術的改革工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依托技術,提升技術成本,避免影響環境。當前我國除了革新技術而言,應該積極從策略和源頭上進行改革,開發新能源,提升資源利用率,從而減少林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浪費與污染。
3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環境問題不斷凸顯出來。針對當前存在的林業生態失衡現象,黑龍江省需要合理運用生態保護與建設新模式,切實發揮其效果,解決實際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樹立新的林業生態建設理念,從根本上著手解決面臨的問題,推動黑龍江省林業事業穩步健康和諧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厚林.林業生態建設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花卉,2015(12X):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