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俠
摘要: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結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農業發展才能夠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提供保障。有機農業是我國農業產業的組成部分,植物保護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促進有機農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下文重點分析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對策,希望研究內容可供參考。
關鍵詞:有機農業;植物保護;對策分析
0 ?引言
“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對于農藥、化肥和調節劑等人工添加劑少量使用或者完全不使用,以有機肥料為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發展有機農業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問題,且農作物質量高,對人類健康起到保障作用,符合建設生態和諧社會的理念要求。發展有機農業可以推動食品安全保障目標落實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在我國漫長的農業發展史中,農業安全問題逐步引起政府和大眾的重視,當前農村農產品過剩以及勞動力過剩都為有機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當前有機農業發展階段,植物保護對策探討是重要課題,關系著有機農業發展的水平和可持續性。
1 ?樹立先進的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理念
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應該貫穿在農業生產與發展的全過程中,制定和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監管植物保護工作進展。日常的植物保護工作中,強化農藥和肥料的安全投放管理,設置臺賬,記錄農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數據資料。同時,樹立先進的病蟲害防治理念,有機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一般發生于栽種的初期和病蟲害多發的特殊時期,綜合應用生物、物理和農業防治措施,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標。保護好未發生病蟲害的植物,遵循植物的天然特性,在植物保護工作中禁止使用化學農藥,按照有機農業標準控制有機農藥和肥料的使用劑量、方法。
2 ?科學選擇與處理種子
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植物保護工作應該因地制宜,選種工作尤為重要,為農作物的生長奠定了基礎。有機農作物品種選擇過程中一般要求種子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可以提升作物的生命活力。選擇種植的作物品種過程中,還要確保種子飽滿、無害、均勻,這利于提升種子抗病蟲害的能力,對于不合格的種子要及時篩除。播種前對選好的種子進行滅菌處理,以浸泡和曬干的方式提高種植存活率、降低其發生病蟲害的可能性,曬種環節需要將種子平鋪之后連續暴曬,等待種子干燥之后才可以播種。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暴曬種子的過程中要避開鐵制物品或者吸熱性能強的曝曬工具,因為這容易曬傷種子,會降低種子成活率。
3 ?切實提升土壤肥力
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需要良好的土壤肥力作為基礎,在有機農業發展中應該重視土壤的肥力提升環節,保護好有機農作物。在施肥管理環節,要統籌規劃各項工作,提升土壤肥力的持久性。此外,綜合考慮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分析土壤性質之后確定針對性的施肥計劃。應用有機肥的過程中,可以以選擇性和混合性方式給土壤提供均衡的肥料。在具體的施肥構成中注意入如下幾點問題:第一,有機肥料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經過高溫發酵之后可以直接用于有機農業生產活動中來,經過高溫發酵便于營養物質轉化也能夠及時消滅病菌。第二,人類糞便中氮含量高,在追肥階段比較適用。但是煙草、甘蔗等作物種植中不應該應用人畜糞便,這主要是由于人畜糞便中有機肥料含量較低,建議施肥過程中配合秸稈堆肥。第三,堆漚肥、沼肥及廄肥等經過腐解后存在形式比較穩定,常用作基肥。第四,農村有機農業發展中常用的鉀肥就是草木灰,該肥料堿性較強,不建議和糞便混合使用。
4 ?重視病蟲害防治效工作
病蟲害防治是有機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核心工作。首先,應用檢疫方式除病原菌,農作物中的病原菌比較隱蔽,要及時清除雜草和已經感染病原菌的植株[1]。其次,開展病蟲害有機防治工作,綜合考慮農作物種植的時間與作業環境,給農作物提供健康的生長環境,同時,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綜合應用化學、物理和生物手段,優化防治效果。在發展有機農業的過程中禁止使用毒害較大的農藥,建議以物理、生物手段綜合防治,誘殺害蟲、利用害蟲天敵來控制害蟲數量。比如,常用的生物防治技術,是在植物的生長環境中引入害蟲的天敵,這種防治方式可以抑制害蟲的繁殖和生長,減少區域內的害蟲數量。在應用防治措施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農作物自身的植物特性、生長環境特點以及病蟲害發生特點與規律,同時注意不要對區域內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生物防治技術在目前生態農業發展中病蟲害防治效果較理想的植物保護技術 [2]。再如,物理防治技術的有效應用,需要建立在對病蟲害特性了解的基礎上,比如害蟲的趨光性,利用集中的光亮吸引害蟲之后集中滅殺,這種防治技術應用成本低,同時見效慢也是它的一大缺[3]。最后,有機農業植物保護技術應用中對于病蟲害的防治要具體分析病蟲害種類,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
5 ?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有機農業是基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對公眾健康的關注,發展有機農業的過程中植物保護是非常重要工作,合理研發和應用植物保護技術可以提高有機農業發展水平,增加農業生產收益。植物保護技術的選擇與應用應該具體結合農業生產區域特點,基于環境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利用植物保護技術提高有機農產品質量,促進我國有機農業可持續發展。從目前我國整體生態環境發展情況來看,有機農業建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實現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客觀認識環境保護問題,構建生態、綠色的農業發展與保護機制。
參考文獻
[1] 王樹軍.關于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與方法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55(24):31-32.
[2] 王秀梅.簡述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理念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8,22(24):116-117.
[3] 趙志珍,顏振榮.有機農業植物保護的核心技術和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