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瓊
【摘要】目的:了解小金口轄區 2018 年至 2019 年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情況分析,為小金口日后預防接種工作的落實與發展提供重要依據。方法: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小金口入學兒童預防接種查驗資料及補種情況報告,對數據進行分析匯總。結果:2018 年至 2019 年小金口轄區新入學包括新轉入兒童查驗覆蓋率均為 100 %,且 2019 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持證率明顯高于 2018 年。2018 年和 2019 年補證率都達到 100 %。2019 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的兒童脊灰疫苗(PV)、乙肝疫苗(HepB)、甲肝疫苗(HepA)、乙腦疫苗(JEV)、百白破(DTP)、白破疫苗(TP)接種率明顯高于 2018 年(P<0.05);2019 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 A 群流腦疫苗(MPV-A)補種率、Hep A補種率明顯高于 2018 年(P<0.05)。結論:小金口轄區的查驗工作覆蓋率高,對提高兒童接種率有明顯的效果,但在補種工作方面未取得理想效果。衛生部門與教育部門應針對補種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利用互聯網手段普及免疫接種常識,以提高本地區兒童的補種率。
【關鍵詞】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疫苗;查驗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標號】2096-5249(2021)06-0245-02
查驗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及補種措施是確保全體入學新生在入學前完成相對應免疫規劃疫苗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傳染病傳播源頭、避免傳染病在學校爆發及流行的重要方法[1]。近年來,免疫規劃實施范圍擴大,計劃免疫工作深入開展,接種證查驗覆蓋率一直處在較高水平,漏種率逐年降低,查驗工作取得較好成果。為探究近兩年小金口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及補種情況,本調查對小金口2018年至2019年上報的驗證接種證和補種情況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小金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報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學兒童查驗預防接種證及補種情況報表。查驗對象為小金口轄區內小學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入學兒童及新轉入兒童。
1.2 方法
查驗及補種。小金口轄區內小學在新生入學通知須知上告知入學需查驗預防接種證,新生辦理入學時由學校老師將新入學的學生接種信息錄入免疫情況登記表,由各學校根據表格篩選無證及到了規定年齡還未注射對應疫苗的新生,并通知該生監護人在入學前完成證或補種。同時學校應匯總免疫登記表并及時上報至小金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查驗的疫苗有:麻疹疫苗(MCV)、脊灰疫苗(PV)、A群流腦疫苗(MPV-A)、A+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 C)、乙肝疫苗(HepB)、甲肝疫苗(HepA)、卡介苗(BCG)、乙腦疫苗(JEV)、百白破疫苗(DTP)、白破疫苗(TP)。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 2019進行數據統計,并將數據納入SPSS 23.0軟件分析,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分析入學兒童接種證查驗結果,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2018年學年度實際新入學及新轉入人數3500人,實際調查3500例;2019年學年度實際新入學及新轉入人數3711人,實際調查3711例,調查總有效率100 %。
2.2 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持證及補證情況。
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持證率明顯高于2018年(P< 0.05),但2018年和2019年補證率都達到100 %,見表1。
2.3 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疫苗接種情況
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PV、HepB、HepA、JEV、DTP、TP等均高于2018年(P<0.05);且MCV、MPV-A、MPV-A/C、BCG接種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4 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補苗情況
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MPV-A/C、HepA補種率明顯高于2018年(P<0.05);但MCV、PV、TP補種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接種免疫疫苗是消滅傳染病傳播源頭的重要手段,查驗預防接種證及補種疫苗是控制學校等聚集性場所爆發及流行傳染病的主要措施。查驗接種證最早見于1984年教育部聯合原衛生部和婦聯組織聯合發布的《關于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的通知》[2]。2005年國家衛生部、教育部下發“關于做好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的通知”的相關指導[3],規定在兒童入托、入學時,需向學校出示兒童預防接種證原件進行驗證登記,對于無疫苗接種證及疫苗未按時接種的,及時通知學生監護人,確保入學前學生持有預防接種證且已按免疫規劃年齡注射過相對應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通過注射這種免疫制劑使兒童體內產生相對應傳染病的自動或被動免疫能力,保障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4]。
本調查通過整理分析2018年至2019年小金口上報的查驗接種證和補種情況發現,小金口入學及新轉入兒童數量相差并不大,且本地區入學兒童持證率高,均超過90 %,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持證率明顯高于2018年持證率,且兩年補證率都達到100 %。說明本地區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工作落實良好。通過入學前檢查接種證的方式,顯著提高查驗覆蓋率,由于缺少接種證會導致孩子入學出現問題,所以家長配合度提高,同時該現象可能與家長對兒童身體健康的關注度提高,對注射免疫疫苗的重視程度增強有關,該結論與張蕃等[5]學者的研究結論存在共性。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PV、HepB、HepA、JEV、DTP、TP高于2018年,2018年與2019年疫苗的接種率幾乎都超過95.00 %,且2019年中JEV、DTP的注射率均達到100%,疫苗覆蓋率處于較高水平。考慮原因為,對于PV、HepB、HepA、JEV、DTP、TP等疫苗防治的脊髓灰質炎、乙肝、甲肝、百日咳、破傷風等疾病更為常見,所以家長對上述疫苗重視程度更高,對于漏種情況更加重視,補種行為更具積極性,且家長對兒童按時接種疫苗的意識逐漸提高,對傳染病的防范意識逐年增強,上述結論與曾泰生等[6]學者的研究結果存在共性。2019年小金口新入學及新轉入兒童MPV-A/C、HepA補種率明顯高于2018年相應疫苗補種率。該結果說明家長的依從性與社會配合度正在逐步增強,但是2018年與2019年的補種率均未超過90 %,究其原因可能是兒童家長受教育程度情況良好,文化素質普遍較高,有一定醫學常識儲備,但因為現代生活節奏過快,過于忙碌,或者疫苗注射周期過長遺忘定時注射導致補種率不高,上述結論與張玫[7]等學者的研究存在共性。
預防接種查驗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兒童的正常生理發育,避免感染傳染性疾病[8]。小金口轄區的查驗工作覆蓋率高,對提高兒童接種率有明顯的效果,但在補種方面仍需加強工作。衛生部門與教育部門應針對補種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利用互聯網手段普及免疫接種常識,以提高本地區兒童的補種率。
參考文獻
[1] 秦涌,馬千里,鄭紅茹,等.四川省2016-2017年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及補種情況[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12):1904-1907.
[2] 陶育暉,丁亞軒,閆莉,等.長春市2010~2013年入學入托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分析[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5,28(7):772-776.
[3] 孫燁祥,平建明,柴鵬飛,等.鄞州區預防接種證查驗對入托入學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2):311-313.
[4] 胡瑜超,于偉,鮑偉娜,等.柯橋區1~7歲兒童第二類疫苗接種情況分析[J].預防醫學,2019,31(9):927-929.
[5] 張蕃,徐陽歡,鄭莉,等.入托入學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的家長認知和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疫苗和免疫,2020,26(3):306-308,318.
[6] 曾泰生,鄭鐵洪.新生家長預防接種證查驗認知情況調查[J].預防醫學,2016,28(11):1174-1176.
[7] 張玫,冉智元,鄭景山,等.預防接種證查驗對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6,22(6):606-610.
[8] 麥冰,陳抒豪,黃勁梅,等.佛山市運用新模式查驗預防接種證的實施效果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7,24(6):67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