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艷


摘要:目的:探究小兒支氣管肺炎經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的效果和用藥安全性。方法: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采取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49例與試驗組49例,對照組采取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試驗組采取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92%、77.55%,試驗組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試驗組患兒肺陰影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短,有統計學差異,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04%、16.33%,試驗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小兒支氣管肺炎經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可減少癥狀消失時間,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肺炎;抗生素序貫療法;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6-091-01
兒科常見的一種疾病為小兒支氣管肺炎,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發達國家高[1]。在我國小兒支氣管肺炎發病率較高,臨床治療以抗生素治療為主,該方法治療時要注意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用藥方法及用藥途徑,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2]。本研究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49例采取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另外49例采取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探究其應用效果及安全性,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采取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49例與試驗組49例。對照組男女比27:22,年齡2~8歲,平均年齡(3.85±1.26)歲,發病時間13h~6d,平均時間(1.79±1.27)d。試驗組男女比29:20,年齡2~9歲,平均年齡(3.99±1.35)歲,發病時間14~7d,平均時間(1.85±1.36)d。納入標準:所有患兒滿足小兒支氣管肺炎相關診斷標準;患兒家屬知曉且同意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善;中途放棄治療;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藥物禁忌癥。兩組患兒臨床資料經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取對癥治療,對照組在上述基礎上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應用頭孢拉定(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029;規格1g),依據患兒體重給藥,12.5~25mg/kg,每6h靜脈滴注1次,持續治療10d。試驗組采取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應用頭孢拉定(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029;規格1g),依據患兒體重給藥,12.5~25mg/kg,每6h靜脈滴注1次,直至白細胞計數及體溫恢復正常,持續治療5d,之后給予頭孢拉定(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001,規格0.25g),口服,依據患兒體重給藥,每日6.25~12.5mg/kg,間隔6h或12h分次等量服用,病情嚴重患兒每日可給予0.75~1mg/kg治療,持續治療5d。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臨床療效:依據患者體征及臨床癥狀評價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肺部檢查、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臨床體征及癥狀全部消失為治愈;肺部體征及臨床癥狀顯著改善,體溫恢復正常為有效;未見體征及臨床癥狀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主要包括肺陰影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
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包括過敏性休克、黃疸、腹瀉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分析,以SPSS23.0統計學軟件為主,肺陰影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比較用t檢驗;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用X2檢驗;以P<0.05提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92%、77.55%,試驗組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分析
試驗組患兒肺陰影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短,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分析
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2.04%(1/49)、16.33%(8/49),試驗組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抗生素序貫療法指的是應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先采取靜脈滴注方式對病情進行控制,之后口服相同抗生素[3]。發病早期細菌繁殖較快,使炎癥反應進一步加重,采取靜脈給藥方式能夠加快藥物到達感染部位,使抑菌濃度降至最低,抑制細菌生長,進而起到抗感染作用[4]。
小兒支氣管肺炎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臨床治療以抗生素治療為主,但經臨床實踐研究證實,未能達到預期效果[5]。近幾年來,諸多研究指出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效果顯著[6]。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92%、77.55%,試驗組較對照組高,有統計學差異。提示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實施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療效確切。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兒肺陰影消失時間、呼吸音恢復清晰時間、咳痰消失時間及咳嗽消失時間較對照組短,有統計學差異。提示抗生素序貫療法可減少患兒癥狀恢復時間。此外,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低,有統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肺炎經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可減少癥狀消失時間,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羅六香,邱娟,匡柳冬.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小兒麻甘顆粒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12):89-91.
[2]丁艷.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分析[J].名醫,2020(02):241.
[3]肖超揚.抗生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4):120-122.
[4]黃友.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意義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9,32(01):49-51.
[5]王秀輝.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1):49.
[6]陳萬芳.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探析[J].現代養生,2018(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