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鄭蓓 趙雨馨

摘要:目的 探討在惡性腫瘤的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應用。方法 篩選2021.1.15-5.15期間在我院腫瘤科接受惡性腫瘤治療的患者50例,隨機分成普通組和觀察組組,就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一般常規護理體系、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就患者接受兩種不同護理體系護理后的并發癥發生概率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通過引入優質護理服務體系,促使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有更低的并發癥發生概率,在臨床護理國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相較于普通組患者也有更高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存在P<0.05,統計學差異顯著。結論 在目前臨床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方面,引入優質護理服務體系,能夠促使患者有較高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也可以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體系;惡性腫瘤;護理管理;應用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臨床醫學治療的頑疾之一,在當前臨床治療過程中缺乏性質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案,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在臨床惡性腫瘤治療上,化療雖然能夠延緩病情發展,但是化療也有較多的副作用,會對患者的身心帶來嚴重的壓力。而且化療本身的費用較高,會導致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面臨較高的經濟壓力。為此在進行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護理上,重視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構建,強化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十分關鍵。本文在觀點分析上,結合目前惡性腫瘤患者吃的臨床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應用展開了觀點的探討和分析。
一、一般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在進行患者的臨床治療上,本文所有篩選的患者病例均為2021.1.15-5.15期間在我院腫瘤科接受惡性腫瘤治療的患者共計50例,在這些患者中,其中胃癌、宮頸癌以及肺癌患者的人數分別是18例、8例、10例,肝癌患者的數量是6例,另外還有8例患者為其他腫瘤患者。。將所有入選患者按照隨機抽樣分組的方式分成普通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的人數均是25例。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醫學診斷,確定為惡性腫瘤患者。
在普通組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比例是3:2,患者的年齡區間是29-71歲,平均年齡是41.87歲。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以及女性的人數分別是14人、11人,年齡區間是33歲-67歲,平均年齡44.95歲。通過對普通組以及觀察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對,兩組患者之間不存在較為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其中在普通組患者的臨床護理上,結合惡性腫瘤的臨床疾病特點,引入的是一般常規護理體系,也就是說在進行患者的護理上,結合患者的腫瘤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化療服務,并隨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確保患者可以通過化療延緩病情的發展。
對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開展來說,引入的是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具體的護理內容是:首先,從患者入院開始,就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入院護理服務支持。在患者進入到醫院后,護理人員要始終保持熱情,積極的和患者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并結合患者的腫瘤疾病發展情況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健康教育護理服務,并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能夠對患者情緒的變化進行密切溝通,了解患者的訴求。在和患者交流時,要為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案例,讓患者能夠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充滿信心,通過和患者展開密切的溝通與交流,促使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服務的過程中,有較高的臨床治療依從度以及配合度。其次是為患者手術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在正式為患者提供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需要注意的內容和事項,盡可能打消患者對手術的顧慮,幫助患者建立起對手術的信心。在為患者提供手術的臨床治療上,要求護理人員始終立足患者角度出發,做好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的觀察,配合醫生,讓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手術。在結束手術后,做好患者的術后護理,固定好導尿管等,并引導患者在術后多喝水,并不定時進行病房的巡視,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確保患者在術后接受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始終能夠得到最優質的護理。在為患者提供術后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做好患者術后狀態以及生命體征的觀察,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來反應,并科學指導患者飲食,盡可能讓患者食用清淡且有較高營養價值,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患者進行一些刺激性大或是油膩食物的食用。另外,在患者接受放化療的過程中,也要始終立足患者需求出發,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在患者接受放化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病房的巡視,了解患者放化療過程中的感受,并做好患者的情緒疏導和飲食護理,盡可能提升放化療的效果。
(三)觀察指標
在進行觀察指標的篩選上,使用的是醫院自制的臨床護理滿意度調研問卷,以及患者臨床并發癥發生數據等進行不同護理體系引入后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評估和分析。若是最終結果存在P<0.05,則代表結構比對存在統計學差異。
二、結果
通過結果比對,引入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后,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從臨床護理滿意度表現,還是從并發癥發生概率方面都要優于普通組。具體參考下表展示內容。
三、討論
在臨床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服務上,通過引入優質護理服務體系,能夠幫助患者建立起和惡性腫瘤抗爭的信心和決心,讓患者能夠通過優質的臨床護理服務,提升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培養較高的臨床治療和護理依從度,在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構建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對改善患者的臨床病癥,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服務滿意度有積極意義。
目前在學術界既有研究中,學者認為,對于腫瘤患者,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而言,其往往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患者一般不具備較高的臨床治療依從度。一般常規護理模式雖然也能夠讓患者得到較好的護理,引導患者通過接受化療,延緩腫瘤疾病的發展,但是一般常規護理模式難以關注到患者的心理狀態。為此通過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引入,促使護理人員能夠立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全視角出發,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和服務,在改善患者心態的同時,提升患者臨床治療依從度,對改善患者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能夠起到一定積極推動作用。
四、結論
總之在臨床惡性腫瘤患者的護理上,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引入,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提升臨床治療依從度,促使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有更高滿意度,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概率。為此在臨床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上,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孔溜溜.惡性腫瘤護理管理中優質護理服務體系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4):260.
[2]趙立文,范芳.優質護理服務體系在婦科腫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4):358-359.
作者簡介:王娜娜 (1993.08),女 漢族 ?陜西咸陽人 學歷:本科 職稱:護師 從事護理工作 腫瘤專科護士研究
鄭蓓(女,1982.12)漢族,陜西咸陽人, ?學歷:本科 ? 職稱:護師 ?從事護理工作 腫瘤專科護士研究
趙雨馨(1993.02) 女 ? 漢族 ?陜西咸陽人 ? 職稱 ? 護師 ? 學歷本科 ?從事護理工作 腫瘤專科護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