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雷
(河南工學院 管理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一般高校經管類專業均開設會計學課程,但是非財會本科專業學生在未來工作時,更多的是以會計信息使用者身份出現的,他們不需要會計實操的能力,只需解讀和運用會計信息的能力。因此,河南工學院針對非財會本科專業學生的需求,大膽進行教學改革,把“會計學”“財務報表分析”和“管理會計”三門課整合,專門開發了“財會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財務思維,提升管理能力。
本課程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五個教學模塊,層層遞進,拓展了會計學的廣度和深度,符合非財會本科專業學生的需求。
模塊二是會計核算基本理論和核算方法,以“必需、夠用”為度,講授會計基本假設、核算基礎、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
模塊三是經濟業務與賬務處理,聯系實踐,結合企業主要會計交易或事項,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會計核算,理解從業務信息到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
模塊四是財務報表的閱讀與分析,提升學生對會計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模塊五是管理會計基礎,講授管理會計現狀、常見的管理會計工具與方法。
課程授課對象為非財會本科專業學生,每人都擁有智能手機,大部分學生有電腦,能熟練應用慕課、學習通等學習平臺,而且00 后學生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比較快,但團隊合作能力較差,學習過程需要引導。在組織教學時,我們要充分考慮這些學情。
2019 年,“財會基礎”獲批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0年2 月開始在中國大學慕課上線,目前已運行兩學期,慕課平臺為線上主要課程資源平臺。
同時,超星學習通平臺作為補充資源平臺也建課運行,主要用于線下的互動、平時作業布置和階段性測試等。
本課程的教學模式采用的是多平臺相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平臺是中國大學慕課(MOOC),使用河南工學院自建的財會基礎課程;線下通過學習通進行簽到、測試、問卷、作業、互動等;并以QQ 課程群作為日常交流平臺,實現了多平臺相結合的教學。
3.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要有仔細的態度,發揚精雕細刻的“工匠精神”,從細微處著手,不厭其煩,關注細節,盯緊細節,在糾正和完善細節中提高。要有細致的作風,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既要有安排部署,更要有督促考核,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要有抓細的功夫,發揚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以問題為導向,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對癥下藥,標本兼治,提高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課前,基礎性的知識通過慕課自主學習,并通過線上測試和問卷進行反饋,“凡是學生會的,老師就不講”,將基礎性知識的學習轉移到課下和線上學生。
課中,老師重點講授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重難點知識,授課時思政自然融入,對學生答疑解惑。老師和學生利用學習平臺充分互動,通過課中測、投票等方式檢驗、鞏固高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分組討論小結并發言,老師點評補充。注意除了知識小結,還要進行思政升華。還可以通過學生討論、教師引導等對知識進行拓展提升。
課后,老師結合課堂高階知識掌握的反饋情況布置課后作業和發放課后問卷,學生可以利用學習平臺進行拓展閱讀、復習、答疑等進行鞏固提高。
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如圖1 所示),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遞進,全過程融合的良性教學循環。

圖1 財會基礎混合式教學設計
本課程采用過程性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關注學生在線上、線下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實現全程跟蹤評價。過程性考核成績占比40%,主要通過學生平時線上慕課和學習通的學習表現來評定,慕課視頻占15%,慕課線上成績占35%,學習通作業占25%,課堂互動占7.5%,分組任務占2.5%,簽到占3%,學生訪問次數占2%,線上階段性測試占10%。期末結果性考核成績占比60%,主要取決于期末卷面考試成績。
在線上線下的教學中,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除了常規的課堂講授,還要采用啟發式教學、任務驅動法、問卷調查法和案例教學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識別常見的業務單據,結合實務來理解會計核算,知道從業務信息到會計信息的形成過程。例如,在講采購和銷售業務時,讓學生在了解采購流程和銷售流程的基礎上,了解發票的聯次和用途,進一步掌握采購和銷售業務內容和會計核算。
在講到財務報表分析部分,讓學生利用EXCEL 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加工;在講到預算、變動成本法這些有難度的知識點時,讓學生利用EXCEL 進行預算的編制和成本的計算。這樣學生既理解了財會基礎知識,又提升了EXCEL 的具體應用能力。
在財會基礎教學中,引入共享會計、資金時間價值等理念,并引入了云財稅軟件,使學生了解大智移云環境下云會計軟件的應用。讓學生了解到新理念、新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影響,樹立持續學習的意識。同時,提高資金時間價值理念,又能夠和日常的理財、分期貸款買房等聯系到一起,學生非常感興趣。
教學過程中介紹我國最新財經和稅收法規,讓學生知道這些法律政策變更的目的及給企業和國家帶來的影響。
河南工學院對財會基礎課程運行了兩學期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取得的成效主要有:
利用慕課、學習通等智慧教學工具,老師可以通過簽到、問卷、投票、選人、搶答、隨堂練習、作業等多種形式與學生互動,老師可以實時獲取互動結果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及時對學情進行反饋,使師生、生生互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把學生平時在慕課和學習通上的所有學習行為都納入考核,使學生在整個學期中不斷努力,自覺進行預習、問卷、測試等,學生的自學能力明顯提高。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學生日常作業平均成績優秀。從學生兩學期綜合成績來看,平均成績良好,優良率達到50%,及格率達到100%。
通過學習通問卷調查,學生對課程和互動滿意度都比較高。學生在中國大學慕課上對課程也是五星評價。學生兩學期在教務系統對課程的評教成績均為100 分。
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組織和實施,注重全過程的考核,做到一講一考核,課前、課中、課后都考核。老師要及時分析慕課、學習通的學習數據和學生的反饋情況,有的放矢,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老師要依托智慧教室,運用慕課、學習通等智慧教學工具開展教學活動,引入云財稅軟件,使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能力明顯提升,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有機銜接。教師要對每一節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和設計,哪些適合線上自學,哪些適合線下教學。設計什么樣的課前問卷、課前測試、課中測試,課堂開展什么樣的課堂互動,如何設計課后問卷和課后作業。教師還要做好導學、促學和督學,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財會基礎針對非財會本科專業會計學課程內容進行大膽改革和創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線上線下相互補充,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能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