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楨佺
(阿德雷德大學 商學院,澳大利亞 5005)
企業轉型一般是指企業長期經營方向、運營模式、商業布局、資源配置方式等幾個基本方面的整體變化。具體來說,企業轉型通常是由外部壓力或內部舉措形成的,旨在提高企業競爭力,同時改善企業文化并提升其社會價值。然而,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全球調查顯示,在2012-2016 年間,約有80%的公司經歷了失敗的業務轉型。因此,有必要結合相關文獻與數據報告對企業轉型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從而吸取經驗教訓,以期提高未來企業轉型的成功率。
導致企業轉型失敗的主觀或客觀因素很多,阿德雷德大學商學院的Graciela 教授指出了轉型過程中的五大障礙,包括高層管理的支持不足、實施不力、資源與技能不足、對于轉型的無形抵觸和利益沖突。圖1 展示了企業數字轉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因素。首先,領導層的執行力與支持力不足很可能導致企業轉型的失敗。麥肯錫公司在2015 年的報告中指出,如果高層管理人員或項目領導者不能積極與員工溝通并在公司的要求下來支持企業轉型,相較于擁有積極態度的管理層及其企業,只有約1/5 的轉型成功率。換句話說,在實施過程中采取更有效的行動,可以大大提高成功轉型的概率(由近5%可提高到60%左右)。此外,如果員工能夠理解分配的任務并充分參與到轉型的過程中,成功率將是低效執行情況的3 倍。這是因為實施效率不高可能會延長轉型時間,增加內部沖突,從而導致轉型的決定性失敗[1]。另外,資源、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也會對變革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在一個成功的企業轉型案例中,管理決策層面的領導應該具有高效溝通和識別主要轉型障礙的能力。同時,擁有充足人力資源和技術企業的轉型成功率也是其他缺乏資源企業的2 倍左右。除此之外,有效的溝通可以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減少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降低變革的阻力。麥肯錫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2/3 的利益沖突較少的公司在企業變革與轉型方面取得了預期的結果。

圖1 影響企業轉型結果的主要因素[1]
2004 年,Jorgen Knudstorp 被提名為樂高集團的新任首席執行官。這位執行董事長隨后成功地扭轉了樂高的業務頹勢,使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再次成為全球最成功的玩具品牌之一。這一奇跡般的轉變已被視作近年來一個經典的企業轉型商業案例。在波士頓咨詢公司與Jorgen 個人訪談報告中可以總結出樂高集團當時的主要轉型策略,包括削減冗余業務,調整領導風格,堅持核心理念價值,培育企業文化,尋求技術援助以及組織結構的改善等。
一方面,Jorgen 將公司資金與技術重點投入到樂高旗下真正盈利的項目并減少冒進性的投資。這是因為過多的風險投資將產生巨大的項目支出,對樂高的年度財務造成巨大的壓力。為了降低每年的運營成本,不成功的項目被完全終止或放棄,包括一些與樂高主題電影相關的產業[2]。另一方面,保留的核心業務又可以為公司創造充足的經濟利益和提升樂高品牌的影響力。Jorgen 是一位杰出的企業領袖,他能根據公司不同階段的運營狀況采取對應的領導風格,從而通過精神上的激勵措施幫助樂高的員工在正確的軌道上開展業務。同時,樂高集團成功轉型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對其業務發展的核心概念和價值的堅持,Jorgen 反復強調,樂高必須成為本產業最好的品牌,而不是最大的公司。公司能夠主宰玩具市場數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創新的核心理念,而Jorgen 宣揚的價值觀則可以避免盲目擴張和唯利是圖的發展。此外,通過樂高積木激發孩子們創造力的發展思路又被這位企業領導人重新拾起,其產品價值也得到了大量客戶的認可。因此,如何為客戶尤其是孩子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是當下樂高集團的發展理念和根本價值所在。
首先,確保充分的技術資金準備和統一的意愿是企業轉型啟動階段的關鍵步驟,也是具體實施轉型前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任務。這樣可以促進利益相關者共享不同的價值理念,為企業發展提出多樣性的建議,從而減少后續執行階段的潛在沖突;其次,有力的高層管理則可以通過財政支援和其他行政措施提供有效支持,從而降低一線員工需要完成的對應任務的難度,主要的反面案例可參考美國柯達公司的業務轉型失敗;最后,即使轉型與變革可能會在利益相關者中引起新的問題,適當的領導力和有效的溝通可以在精神上激勵多數員工接受并尊重業務調整的決定。以蘇寧公司的成功轉型為例,優秀的企業領袖需要在轉型設計與戰略發展上貢獻更多的精力,從而提高企業轉型升級成功的可能性[3]。
執行策略和項目計劃也是企業轉型成功的要素。通過情景規劃等風險管理預防措施,制定可行的計劃和全面的執行策略,如突發事件的風險管理計劃。這樣預警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可以減少執行階段的不確定性和突發事件,從而確保項目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不同的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特定的技術挑戰,因此,雇用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或為現有雇員提供職業技術培訓也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利益相關者管理對轉型成功也有積極作用,即要平衡不同相關者群體的利益沖突,必需評估利益相關者群體的重要性和利益優先級。除此之外,培育可持續性的企業文化有助于整合公司相關者的無形利益,特別是在轉型階段發生重大變化時。如果企業文化被大多數員工所接受,他們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而不是覺得自己僅是企業的附屬物。因此,對企業發展的強烈責任感可以大大提高轉型過程中的工作效率與轉型成功概率。
通過相關的數據報告和具體的案例分析,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轉型過程共有4 個主要階段,包括戰略啟動、計劃準備、實際執行和生命周期再優化階段。近2/3 的企業轉型案例共同指出了其轉型失敗的主要因素,包括對轉型項目的準備不足、較低的實施效率、組織者和利益相關者對轉型變革的抵制以及項目預算超支、進度延遲或管理技術缺陷等。樂高的成功案例則表明了合適的領導風格,企業核心理念與文化價值的培養和必要的技術援助對于企業成功轉型的重要性。因此,在現階段的企業轉型過程中,要保證實施前的充分準備、有力的高層管理與領導力、預警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必要轉型技術的支持以及企業文化與價值理念的長期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