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雪,胥若男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長沙 410211)
2020 年春季,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高等教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我國各高校也在2020 年2 月相繼做出了“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部署,即按照原來的教學日歷安排,按時全面啟動課堂教學。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國家的高校開展線上或線上線下并行的教學模式。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大高校也在思考如何順應當前信息化的發展大潮,改革教學模式。本篇文章立足于“互聯網+”,研究獨立院校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方向。
混合式教學主要是將“互聯網+教育”為基礎的線上教育平臺和線下面對面教學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但是線上教學不是對線下教學的照搬,而是對線下教學的輔助,線上教學是線下教學的前期準備階段,是對線下教學成果的反饋。
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主要起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學設計中,一步步主動學習。混合式教學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因此,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應更加注意多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教育偏重課堂教育,雖然課堂教學有不可替代性,但呈現知識的方式過于單一,阻斷了知識的流通,利用率相對較低。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僅通過課堂中教師的傳授以及課本對知識的呈現,遠遠達不到社會對學生所要求的知識累積量。線上教學利用互聯網平臺,將教師篩選出的更加優秀的資源上傳,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學,也可以時時刻刻通過網絡獲取自己想了解到的知識,通過互聯網平臺與教師時時溝通。“線上+線下”教育形式整合了各種教學資源,形成龐大的知識庫,為學生及時獲取知識提供便利的渠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混合式教學的概念主要應包含兩層關鍵含義:一是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知識與能力是學生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完成的;二是學習方式,是在線學習與線下學習的融合,以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標志。本文以金融專業金融市場學課程為例分析混合式教學的過程。在開展金融市場學課程之前,教師需要在相應的線上平臺搭建虛擬班級,并要求學生加入,評分規則以及資源上傳都要提前布置好。
教師利用名華在線的“課程公告”功能,及時通知學生下節課的任務,利用名華在線的“課程資源”功能,及時上傳下節課所需的課件以及相關的資料。學生根據老師定時開放的慕課資源自主學習。查看“課程公告”,根據老師發布的“課程資源”提前預習下節課的知識點,做到上課有針對性地學習、做筆記以及提出問題。
線下課堂注重的是疑點、難點、重點的突破。對重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分清主次重點,問題引導。在金融市場學這門課程中,利用金融市場的典型案例進行切入,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擴充眼界的同時,帶著問題去思考,自主得出答案。對于線下課程當中的一些重難點可以通過“云班課”或“名華在線”等線上軟件開展主題討論,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同時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理解偏差,提高問題的理解深度。
這一過程體現了傳統課堂的優點,在面對面的教學中集中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不僅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建立教師與學生深厚情感的橋梁。
教師利用“云班課”等互聯網教育軟件對每一節課建立包含日期和上課時間的云直播間,并在直播間中注明本節課的上課內容以及作業,供學生課后查看云直播間的歷史記錄,復習上節課的知識點,這種方法對學生查找每一節課的知識點以及問題都更加省時、高效。同時利用云班課建立一個無結束時間的自由討論區,學生可以隨時在討論區提出問題,相互討論。學生也可通過微信、QQ 私聊的方式向老師咨詢不理解的問題。
只有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才能對新的知識點理解透徹。教師要搭建合適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學習。
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提供的大數據功能,時時監控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平臺的足跡會被大數據平臺所記錄,一次瀏覽、一次作業、一次測試都會被大數據平臺所總結,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平臺提供的總結報告(例如教學周報、資源報告、活動報告、學情分析)等數據,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找學生談話,提醒該學生的不足與遺漏,不僅體現了教師的關心,讓學生更加溫暖,同時督促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
線上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有較高的要求,例如,如何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讓學生清晰理解知識點等。因此,教師要對每一節課進行課前、課中、課后的精心設計,讓每一節課都達到較好的效果。
互聯網的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另外,2020 年疫情的暴發,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各大高校、各個專業都在尋求高效的改革方案。“互聯網+教育”下的混合式教學將會成為新常態。
混合式教育的重點在于思考“教與學的關系”,這也一直是教育領域改革在思考的問題。傳統教學偏重教師的單一式授課,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的時代要求。混合式教育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互聯網的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技術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講究課前預習,通過各個網絡平臺的經典慕課、教師上傳的課件、經典案例、重點問題等資料進行預習,對知識體系建立一定的框架,然后在線下課堂中與教師、同學互動,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課后教師在平臺布置作業,對整節課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在溫故知新中形成完整的體系。與傳統課堂相比,混合式教學實現了課前掌握框架、了解基礎,面對面授課解決疑難點,課后溫習、形成系統,環環相扣,加強學生深度學習,將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
混合式教學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把學生當成學習伙伴,組成學習共同體。混合式教學要求教師不僅在課堂中與學生互動,答疑解惑,要更加注重課堂之外的答惑,與學生在網絡平臺就每個知識點進行互動,通過與學生的平等對話,逐漸改變教學策略。另外,教師要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在不斷與學生通過教育網絡平臺的溝通中,熟悉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逐步了解網絡平臺的優勢,及時梳理教學方法,設計出高品質的網絡課程。
傳統教學使教師在面對大班授課時,無法關注到每位學生,這使得學生與教師的聯系不緊密。目前,很多教育軟件都可以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軌跡、學生的喜好、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使教師可以關注到每位學生的狀況,針對每位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單獨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增加與教師的情感。另外,教育軟件可以通過測試,利用大數據平臺高效、快速地給予教師反饋,針對每道題目的正確率與錯誤率進行集中講解,既提高課堂效率,又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難點。
通過對金融專業學生金融市場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的嘗試,顯示效果較好。“互聯網+教育”的最佳模式是混合式教學,但是我們應該清楚,互聯網作為教學的技術工具,不可本末倒置,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為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助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線下課堂的重要性。師生線上線下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做到混合式教學的成功改革,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多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