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洲宇,韓 鋒,高祥焜,王雪婷,吉麗君
(錦州醫科大學a.第一臨床醫學院;b.圖書館,遼寧 錦州 121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保?]這標志著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是社會公共問題,并將發展醫養結合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我國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重要戰略部署。遼寧省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據遼寧省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 年底,遼寧60 周歲及以上人口1 075.7 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24.7%,高出全國6.6 個百分點。遼寧人口老齡化形勢已呈現出高齡化趨勢,養老問題已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和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遼寧的重大問題[2]。在傳統家庭養老模式面臨現實壓力的挑戰下,健全“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醫養結合關鍵是把握好一個“合”字,需要形成體制機制、參與力量、科技支持等各種合力,但目前遼寧尚未形成構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的強大合力,遼寧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尚存在諸多需要改進之處。
醫養結合資源的有效、高效、長效供給是實現優質養老服務的前提。目前遼寧省醫養結合資源的供給主體主要為政府,社會力量的參與度還比較有限。因此,醫養結合資源的社會整合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遼寧省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尚處在起步階段,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市場供給與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很難達到精準匹配。
人力資源是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的核心要素。遼寧省民政部門統計,目前養老護理人員數量嚴重不足,遼寧省養老護理人員缺口超過70%,出現“用工荒”等問題。護理人員是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中具體服務的主要供給方,而護理人才的大量缺失必將導致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的斷裂。目前,無論是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還是養老機構,其中的醫護人員都存在質與量雙雙偏低的問題,康復醫師、公衛醫師、心理醫師和專業護理人員的匱乏嚴重制約著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供給。
當前遼寧醫養結合主要模式是以社區為依托的居家養老模式,其他養老產品和信息技術作輔助,以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傮w來看,養老服務產業規劃精密度和系統性不夠,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部分地區醫保政策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傾斜力度比較有限,因此分級診療制度的實際推動比較困難。
智能醫療和大數據平臺的廣泛使用為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的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遼寧也在“互聯網+智能醫療”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智慧化醫療、遠程醫療等信息技術的推廣能夠極大程度地緩解欠發達和偏遠地區老年人群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然而欠發達和偏遠地區服務信息網絡建設滯后以及相關終端的選擇與入駐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數據蓬勃發展的背后也有其隱患,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當前信息化時代下最廣為關注的問題。為滿足養老服務個性化需求,“互聯網+智能醫療”技術進一步嵌入老年人生活仍有待推進。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培育養老新業態”。2019 年7 月17 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指出,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養老家政等服務領域;遼寧省將擬制定全國首部醫養結合地方性法規——《遼寧省醫養結合促進條例》;遼寧省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推進健康遼寧建設,推動醫養融合。這都為醫養結合家政服務的開展提供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通過市場調研分析發現,醫養結合式家政服務市場存在巨大空間,潛力大、后勁足。
當前,廣大消費者對家政服務質量要求已上升到標準化階段,對家政服務專業性、品質和服務規范等方面也產生了不少的附加期望值,家政服務業精細化、規范化發展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家政服務行業將逐步發展壯大,產生一個巨大的家政服務產業。全國約70%的城市居民對家政服務有需求,家政服務業蘊含著萬億級的消費市場,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預計到2025 年家政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有更大的突破。與市場開發階段相比,家政行業的進入門檻已相對提高,現在的家政服務業已從粗放型經營走到了精細化、規范化經營階段[3]。在家政服務市場的需求非常龐大的同時,需求的層次也產生了明顯的變化,職業化、高技能、高素質的家政服務人才為廣大用戶所期待。
本研究對學校駐地錦州的醫養結合家政服務市場的目標人群進行了市場調查分析,具體如圖1~圖5 所示。

圖1 目標客戶分布圖

圖2 目標客戶收入分布圖

圖3 消費需求示意圖

圖4 醫療服務項目消費額度示意圖

圖5 醫療服務項目需求分布示意圖
從需方市場分析,錦州市的家政服務需方市場十分龐大,需方需求呈現多元化、高標準的特點,超過73%的老年客戶有醫養結合家政服務的消費需求,超過86%的老年客戶在醫養結合家政服務方面有支出500 元/月以上的消費意愿。從供方市場分析,錦州市的家政服務供方市場的服務項目中97%以上為保潔、搬家、保姆等傳統家政項目,涉及醫養結合家政服務項目的僅占3%,且僅包含普通的測血糖、量血壓等基礎醫療服務項目。
市場調研結合大數據分析,在錦州醫養結合家政服務市場,“供”嚴重小于“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項目在錦州市場具有需求大、競爭小、前景廣闊的特點。醫養結合服務中心項目具有“高標準、專業性、投入少、易操作、可復制”等核心競爭力。通過“線上”和“線下”雙軌并進的商業模式可迅速打開市場,占領市場。按照市場行情測算,醫養結合家政服務項目毛利潤可達70%以上,凈利潤可達50%以上。
在醫療體系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善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已經到來,政府相關部門及學術界已經開始高度關注此項問題。促進醫養結合家政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已經迫在眉睫。
在大數據環境下,醫療與養老相關數據、信息、資源等可實現共享。特別是在政策制定上,民政部門、衛健委等相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醫養結合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營造良好的審批環境。醫養結合相關政策要結合實際情況和當地特色,研究制定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創新性的制度政策,能夠使醫養結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得以突破。在以政府牽頭的前提下,結合企業養老服務制度,融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共同提高醫養結合家政服務質量。
在調查中發現,老年人因身體狀況、經濟收入、地區差異等多項條件影響,對醫養結合型養老家政服務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醫養結合家政服務中必須要多元模式共存,國內、國外養老模式互通互鑒,尋求能夠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健康養老需求的最佳方式。以智慧城市見識為依托,加快推進“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的構建。將聯合養老、上門服務等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醫學專業人才優勢,實現醫療家政服務送上門、進社區的全覆蓋。政府、企業、醫院、醫學高校充分發揮各自資源、人才等優勢,構建集養老、醫療、家政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協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