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妮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兒科,福建廈門 361022
兒科疾病中的小兒肺炎是經常在醫學臨床上遇到的,主要是由外界細菌和病毒感染引發,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和發熱等重要癥狀,其多發于春天和冬天,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由于患兒的年齡小,身體在發育階段,其自身的免疫系統不成熟,從而無法抵擋病毒和外界細菌的侵略,導致較高的肺炎發病率[2]。目前,在臨床上,對于小兒肺炎患兒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止咳平喘和抗感染,因為患兒沒有自控能力及自主意識,所以在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用常規護理,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而配合以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以對患兒的治療效果有大幅度提高,優質護理可緩解患兒生理及心理的不適感[3]。方便選擇該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40例小兒肺炎患兒和,使用優質護理服務進行護理,獲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患兒8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個月~10歲,平均年齡(4.7±3.1)歲。研究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個月~12歲,平均年齡(5.1±4.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及其家長對該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所有患兒均符合臨床小兒肺炎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③所有患兒在入院時,全部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發熱、打噴嚏、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兒;②患有心、肝、腎等功能疾病的患兒;③對治療藥物過敏的患兒。
對照組患兒應用常規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入院時,護理人員帶患兒及其家長進行病情監測,掌握患兒實際病情;對患兒家長進行常規口頭叮囑,比如讓患兒家長遵醫囑,遵守醫院規定等;護理人員需確?;純旱暮粑劳〞场⒕S持正常的體溫,同時,注意觀察病情,避免發生并發癥;告知患兒家長給患兒用藥時,要遵醫用藥,并指導其用藥注意事項等。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護理工作人員對患兒的心理護理,因為患兒年紀小且對打針有恐懼感,同時對于環境的陌生比較容易使患兒產生不適應和害怕的感覺,所以,護理工作人員要根據患兒的疾病狀況、性格特點、年齡以及診治內容,對患兒的心理進行疏導,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用親切的態度同患兒溝通,從而來轉移其注意力,減輕疾病對患兒的負面情緒,同患兒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②護理工作人員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因為家屬對患兒病情的擔心,患兒的家屬也會產生緊張不安等負性情緒,所以,護理工作人員要重視對患兒家長的心理健康指導,告知患兒及其家長小兒肺炎治療的有關知識和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需要患兒家長的支持與配合。③護理工作人員對患兒的病情護理,由于大多的小兒肺炎是病毒及外界細菌誘發,所以在小兒肺炎的治療過程中,一定要避免觸及過敏源,護理工作人員需要仔細觀察患兒精神狀況、心率和呼吸的變化,及時監測其生命體征。④護理工作人員對患兒的飲食護理,護理工作人員需要通過觀察患兒的體質及病情狀況,為其制定適合的食譜,日常應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⑤護理工作人員對患兒的體位護理,患兒需要臥床休養,才能促進身體的盡早康復,如果患兒發生嚴重的憋喘,護理人員需幫助患兒采取半臥位,將其頭部和上半身抬高,緩解其呼吸困難的癥狀。如果患兒年齡較小,護理人員要引導患兒家長對其進行豎直抱起,同時,輕拍患兒后背,促進其呼吸通暢;如果護理人員發現患兒的鼻腔中有分泌物時,需要及時清除,阻止呼吸困難癥狀的發生;如果患兒的痰液較為黏稠,護理人員需對患兒采用氧氣的霧化吸入以及吸痰,其中,液體主要用生理鹽水3 mL,2萬單位的慶大霉素與1 mg的地塞米松進行配制,2~3次/d,給予10 min/次的吸入。⑥出院時,護理工作人員需協助患兒家長辦理出院手續,留下患兒家長的聯系方式,等患兒出院后,對患兒進行專業隨訪,實時有效地調查患兒有關于疾病復發的情況,若是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改進對策,并叮囑患兒家長嚴格執行,避免患兒發生不良反應,降低患兒出現并發癥的概率。
對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及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住院和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對兩組患兒不同護理后的胸片改善狀況比較,胸片的陰影已經恢復正常是痊愈;胸片的陰影明顯縮小是顯效;陰影正逐漸的恢復正常是有效;陰影沒有變化是無效。
在患兒出院時,護理工作人員向患兒及患兒家長發放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并協助其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回收率100.00%,滿分為5分,其中,滿意是5分、一般滿意是4分、不滿意是0分。
研究組患兒的住院時間(6.3±3.1)d明顯短于對照組(9.1±3.6)d,體溫恢復正常時間(2.7±0.6)d明顯短于對照組(4.2±0.9)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對比[(±s),d]

表1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對比[(±s),d]
組別 住院時間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值P值9.1±3.6 6.3±3.1 3.728<0.001 4.2±0.9 2.7±0.6 8.771<0.001
研究組患兒護理后胸片改善情況有效率為95.0%明顯優于對照組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實施不同護理后的胸片改善情況對比[n(%)]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0.0%高于對照組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知識水平及生活質量逐漸提升,患兒及其家屬對醫學臨床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4]。特別是在小兒肺炎的臨床治療中,因為患兒年齡小,依從性差,該群體的特殊性要求護理工作人員通過優質的護理干預來轉移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提高其依從性,從而更好地讓患兒接受治療[5-6]。與此同時,由于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恐懼感使得患兒家長也存在焦慮現象[7-8]。要是護理工作人員在護理患兒的過程中,發生因外界因素致使患兒病情加重以及一次性扎針失敗等狀況,患兒家長會因自身的焦慮感引發抵觸心理乃至護患糾紛,從而導致無法順利開展護理工作,對患兒的病情恢復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9-10]。所以,對患兒應用優質的護理干預是很重要的[11-12]。伴隨著我國醫療模式的轉變,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是如今推行的新型護理模式,以患兒為中心作為優質護理服務的根本,其需要護理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以及醫療行為,一定要時刻為患兒著想,在工作中需要將患兒放在第一位,對患兒的需求盡量滿足,從而可以進一步加強自身的護理服務水平,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建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13-14]。因此,在臨床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可以給小兒肺炎患兒帶來最佳的身心舒適服務,促進其盡早康復,是一種具有應用價值的新型護理模式。
該文通過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組患兒的住院時間(6.3±3.1)d明顯短于對照組(9.1±3.6)d,體溫恢復正常時間(2.7±0.6)d明顯短于對照組(4.2±0.9)d(P<0.05),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能夠明顯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盡快恢復患兒的體溫正常時間,這說明應用有針對性的優質護理方法,有利于患兒的盡早康復,優質護理實際上是以每個患兒的實際病情和基本狀況為依據,將患兒及其家屬的所有需求與所需作為中心,由實踐本身出發,為患兒制定一個科學的、有計劃的優質護理干預,從而提高整個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時,促進患兒的盡早恢復;研究組患兒護理后的胸片改善情況有效率為95.0%明顯優于對照組77.5%(P<0.05),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有效恢復了患兒的臨床癥狀,這說明了在優質護理中,護理人員通過了解患兒疾病情況,耐心告知患兒家長注意事項,做好患兒保暖護理,同時,利用撫觸、聊天等辦法,調整患兒心情,樹立其自信心,從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改善患兒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0.0%高于對照組57.5%(P<0.05),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人員應用自身專業水平,優質護理服務意識,對患兒進行優質服務,護理人員需以護理患兒為主,開展人性化關懷,給予患兒充足的安全感,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與患兒家長建立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兒及其家長的問題耐心解答,盡可能滿足患兒及其家長提出的要求,從而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在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為94%,對照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為65%,與該研究結果相似,證明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有著較好的護理效果[1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可以縮短體溫恢復時間,從而改善小兒肺炎引發的各項不同臨床癥狀,同時對患兒家長的滿意度也有所提升,在臨床上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