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舞
吉林省人民醫院核醫學放射科,吉林長春 130000
核醫學是近年來以核技術進行診斷、治療與研究疾病的新興學科,又稱作原子醫學,可將核技術、計算機技術、生物學與物理等多項學科技術和醫學相互結合,繼而對患者病癥進行診斷與治療,其作用顯著,甚至是其他檢查方法難以替代的有效措施[1-2]。而SPECT檢查是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技術,可通過γ射線成像,屬于核醫學的CT技術,可有效發揮安全、無創、操作簡單等優勢,但其檢查措施具有一定的核輻射,故在檢測過程中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3-4]。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升高,人們對臨床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故積極滿足患者疾病護理需求,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減少輻射污染程度,是保障患者健康,促使患者康復的關鍵[5-6]。故該文以2017年4月—2019年8月入院治療的120患者為例,分析核醫學SPECT檢查過程中實施全面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方便選取該院核醫學科接收的行核醫學SPECT檢查患者120例,雙盲法隨機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核醫學SPECT檢查范圍;②患者意識清晰,依從性良好,且臨床資料齊全;③均知曉該次研究探究目的,并簽署之前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重要臟器功能缺損者;②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或語言溝通障礙者;③不愿意接受核醫學SPECT檢查者;④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者;⑤患有嚴重惡性腫瘤或癌細胞擴散者;⑥臨床資料丟失或因多種因素中途轉院者。
參照組男35例,女25例;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56.32±3.66)歲;其中初中以下文化22例,初中與高中文化16例,高中以上文化22例。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年齡(55.89±3.22)歲;初中以下文化24例,初中與高中文化20例,高中以上文化16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病癥相關知識,如病發原因、檢查流程等;遵醫囑實施SPECT檢查 (即借助單光子核素標記藥物來實現體內功能與代謝顯像的儀器)等。
觀察組行全面護理干預,包含:(1)檢查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因對自身疾病的認知較匱乏,繼而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若不及時進行疏導,時間過長會造成患者出現急躁、易怒等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檢查的配合度。再加上患者對核醫學SPECT檢查不了解,認為該檢查措施伴有較嚴重的核素輻射,造成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而患者的負面情緒對其檢查結果有嚴重影響,積極消除患者顧慮,安撫患者情緒尤為重要。因此護理人員需及時向患者講解接受檢查的目的與重要性,詳細介紹檢查過程與注意事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積極提高患者檢查配合度。②禁食禁藥護理:若患者為甲狀腺顯像,應提高囑咐患者停用含碘的食物與藥物;若為腎上腺顯像,需在檢測2周前囑咐患者禁用利尿劑、降膽固醇類藥物與避孕藥等藥物,避免這類藥物增強或抑制患者腎上腺素對顯像劑的攝取;若為心肌灌注顯像,應依據實際情況停用改善患者冠脈循環藥物。③注射前的藥物或其他干預:顯像檢查患者進行注射前,于40 min前給予患者過氯酸鉀(國藥準字H12020003)400 mg,促使脈絡膜叢封閉;進行碘標記顯像劑時,需提前一周給予患者復方碘溶液(國藥準字H21023658),口服,3~5滴/次,3次/d,或服用過氯酸鉀200 mg/次,4次/d,促使甲狀腺封閉。需注意在注射標記抗體前,應給予患者進行抗過敏試驗,同時在注射抗體前進行地塞米松 (國藥準字H20143372)(2~4 mg)靜脈注射。腦灌注患者需在注射前后的5 min保持患者視覺、聽覺封閉,故給予患者眼罩與耳塞。在注射過程中患者難以忍受可遵醫囑給予鎮痛劑干預。(2)檢查中護理:①具體操作:輔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囑咐患者保持心情平穩、全身放松與呼吸平穩,盡可能地不要移動身體,其中任何因素均可能造成檢查結果出現偏差;同時除了陪護的患者外,需盡量減少家屬陪同,避免放射性藥物對家屬造成輻射。心臟核素掃描需時間較長,應隨時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做好思想工作,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技術人員進行檢查。②藥物注射護理:注射治療是注射放射護理的重要環節之一,與護理人員掌握注射器姿勢有密切關系。與一般注射操作有顯著區別,需注射操作者站在鉛屏后面,手持注射器的末端,盡可能減少操作時間,并需具備精湛的注射技術,且遵循快速無菌操作原則。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注射時,需細心為患者服務,確保藥液可全部注射靜脈內,避免藥液外溢而損傷患者組織。若患者局部吸收放射性藥物,將給患者造成嚴重損傷,繼而并發多種并發癥,如靜脈炎、局部血腫與敗血癥等。若患者行腎動態顯像,需以肘正中靜脈快速推注,并抬高上臂輕按注射部位。同時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注射后的情緒、體位與心率、呼吸變化,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妥善保管注射器,放入規定位置。(3)檢查后護理:囑咐患者隔離24 h;盡量減少與健康人群的接觸;多飲水,增加排尿量,促使放射性藥物快速排出體外;排泄使用專用便池。囑咐患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同時監測患者血象是否正常,注意觀察患者各種不良反應,如疼痛、睡眠與活動能力等情況;指導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類食物為主,保持少食多餐,禁食有異味或油膩類食物。
①護理滿意度:以該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評估,共包含5項,每個項目20分,滿分100分。依據得分分為:100分≥非常滿意>80分,80分≥滿意>60分,不滿意≤6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②依從性:記錄患者檢查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可遵醫囑積極配合各項檢查)、部分依從(需護理人員或他人勸解配合各項檢查)、不依從(對各項檢查均不配合)。
③負面情緒評分:以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共包含20項,以50分為分界線,分為輕度焦慮或抑郁(50~59分)、中度焦慮或抑郁(60~69分)、重度焦慮或抑郁(69分以上)。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觀察組總依從性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依從性比較[n(%)]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顯著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SAS干預前 干預后SDS干預前 干預后參照組(n=60)觀察組(n=60)t值P值56.35±4.62 56.89±3.65 0.710 0.479 43.26±3.42 38.65±2.42 8.523<0.001 54.62±3.22 54.96±4.26 0.493 0.623 40.62±3.16 36.85±3.22 6.473<0.001
近年來隨著臨床核醫學的快速發展,在臨床部分疾病診斷與治療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而SPECT檢查顯像的細微解剖結構不如CT、超聲與MRT檢查,無法準確顯示患者臟器與病灶的位置、大小與形態,但SPECT檢查對臟器與病灶的血流、代謝與功能變化有顯著的特異性,可及早診斷患者疾病,如骨顯像可對患者全身各骨骼的形態與血供、代謝等情況進行顯示,對早期診斷患者腫瘤骨轉移有重要意義;可通過檢查患者甲狀腺形態與功能,有效判定患者甲狀腺瘤的良惡性質;腎臟動態顯像可對患者腎功能檢查有顯著的敏感性,對患者腎功能與尿路梗塞有顯著價值,故與臨床廣泛應用[7-8]。但采用核素進行檢查,具有一定的輻射污染,故在實施核醫學SPECT檢查時,需密切注意患者的護理干預,積極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配合度。
該文研究研究結果中,與參照組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高,總依從性較優,SAS與SDS評分較低(P<0.05),可見經全面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檢查依從性,且患者易接受,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在張艷[9]研究中,共選取患者110例,分為對照組(基礎護理,55例)與研究組(優質護理,5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總依從性為98.18%(54/55),分別為良好26例(47.27%),一般28例(50.90%),欠佳1例(1.81%);對照組總依從性為76.36%(42/55),分別為良好20例(35.36%),一般22例(40.00%),欠佳13例(23.63%),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有效的護理干預后,患者檢查期間的抵觸心理顯著降低,且對治療的認知程度上升,可有效促使患者依從性提升。而該文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總依從性為96.67%,高于參照組的76.67%,與張艷研究結果一致。而全面護理干預是嚴重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基本病情,結合臨床經驗與護理規范實施積極的各項護理措施,繼而達到治療疾病的護理模式,于核醫學SPECT檢查中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檢查過程中的服務治療,減少一定的輻射量,提高工作效率[10]。該護理在檢查前,積極了解患者病史,對使用的顯像劑與檢查項目進行詳細核對,并向其講解該檢查的重要性與目的,積極消除患者疑慮,促使患者對檢查操作、時間與注意事項有充分認知,繼而提高患者配合度;同時給予患者針對性心理干預,告知檢查過程中使用的顯像劑與藥物劑量均經反復診斷,不會對人的生理與病理狀態造成傷害,且雖檢查具有一定的輻射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亦接受多種天然輻射,其傷害較小,從而消除患者擔憂與焦慮心理,獲取其信任;提前告知患者檢查前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警惕,對不可進食的藥物與食物進行及時停藥,避免影響檢查結果;藥物注射時,需護理人員以專業的技術,快速且無菌的進行注射,盡可能減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在檢查過程中,需注意患者體位,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與精神狀態,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師處理;檢查后囑咐患者注意事項,盡可能避開聚集人群,在專業便池進行排泄,并及時處理,避免造成輻射污染;給予患者飲食指導,獲取充分的營養支持,并囑咐患者多飲水,促使機體內的放射性藥物快速排出[11-12]。可見全面護理干預可從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等多個方面實施護理干預,有效確保患者檢查的安全性,消除患者負面情緒,顯著提高患者檢查依從性與滿意度。
綜上所述,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SPECT檢查成功率,積極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亦可提高患者檢查配合度,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有重要意義,其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