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洪智林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中西結合老干科,湖南常德 415000
麻杏石甘湯出自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在風寒郁而化熱或外感風熱中應用,銀翹散出自中醫經典著作《溫病條辨》,在外感風熱、熱邪犯肺證中應用,二者均在外感病風邪襲肺征中應用[1]。相關醫學研究表明,麻杏石甘-銀翹散組方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有利于H1N1感染患者發熱時間的縮短,類似于奧司他韋組,這就將可靠依據提供給了臨床應用二者治療流感[2-3]。相關醫學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湯一方面能夠有效改善肺部超微結構,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改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發的肺部炎癥,銀翹散能夠保護流感病毒FM1株感染的小鼠[4-5]。該研究2020年10月30日購買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麻杏石甘湯、銀翹散藥物粉劑,分析了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體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機制。現報道如下。
2020年10月30 日購買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麻杏石甘湯、銀翹散藥物粉劑。麻杏石甘湯具體藥方為炒苦杏仁170 g,炙麻黃170 g,甘草170 g,石膏510 g;銀翹散具體藥方為金銀花204 g,連翹204 g,魚腥草204 g,綿馬貫眾204 g,板藍根204 g,紅景天68 g,薄荷腦6 g。用70%乙醇加熱炙麻黃、魚腥草、連翹,回流提取2次,第1次、第2次分別2、1.5 h,濾過提取液,將乙醇回收過來,備用。用水煎煮2次,第1次、第2次分別1.5、1 h,濾過堿液,在60℃溫度下合并濃縮各濾液到相對密度1.10~1.15,在此過程中嚴格按藥物組成,然后將乙醇加入其中,使含醇量為70%,之后在4℃的溫度下冷藏1 d。將濃度為400 mg/mL的母液配制出來,儲存在4℃的溫度下備用。將Sigma公司生產的奧司他韋強酸鹽(批號:1717-003A9)設定為陽性對照藥。購買美國ATCC公司生產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16HBE、狗腎細胞MDCK,將DMEM培養基、MEM培養基(含10%胎牛血清)作為細胞生長液,并將1%青-鏈霉素添加其中。購買美國ATCC公司生產的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A/Chicken/Guangdong/1996(H9N2)、A/Guangzhou/GIRD02/09 (H1N1)、A/Duck/Guangdong/09(H6N2)、B/Lee/1940],使用前用雞胚擴增,對病毒半數組織感染量(TCID50)進行測定,在此過程中運用Reed-Muench法,在-80℃的溫度下儲存毒株備用。
實驗所需的試劑與儀器見表1。

表1 試劑與儀器
1.3.1 藥物對細胞半數毒性濃度(TC50)測定 在96孔板上每孔(5 000個細胞)中滴加0.1 mL MDCK細胞懸液,在37℃、5%CO2培養箱中放置,培養1 d,待細胞長成單層,換無血清培養基,其含不同藥物濃度,其中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奧司他韋分別為0.31~20 mg/mL、0.31~20 mg/mL、31.25~1 000μmol/L,2倍稀釋, 將6個復孔設置在每個藥物濃度。每天在倒置顯微鏡下對細胞病變情況進行觀察,2 d后將細胞病變(CPE)記錄下來,按6級標準記錄細胞出現CPE,即細胞未出現病變、具有正常的生長評定為-,細胞病變/整個單層細胞<10%、10%~24%、25%~49%、50%~74%、75%~100%分別評定為±、+、++、+++、++++。在病毒組細胞病變++++時用5 mg/mL MTT染色活細胞。在A490 nm波長處采用全波長多功能酶標儀對OD值進行測定,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將TC50計算出來,在此過程中運用Reed-Muench法。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奧司他韋的TC0分別為3 mg/mL、0.5 mg/mL、>1 000μM,TC50分別為6.16 mg/mL、0.73 mg/mL、>1 000μM。
1.3.2 藥物對病毒半數有效濃度(IC50)測定 在96孔板上每孔(5 000個細胞)中滴加100μl MDCK細胞液,放置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1 d,待細胞長成單層,用1×PBS對細胞進行2次洗滌,將100μl 100 TCID50病毒液 (MEM培養基稀釋)加入到每孔中,在37℃、5%CO2培養箱中放置,孵育2 h,然后換用不同濃度藥液 (MEM培養基稀釋-含1.5μg/mL TPCK胰蛋白酶),其中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奧司他韋分別為0.0625~4 mg/mL、0.015~1 mg/mL、3.125~200μmol/L,2倍比稀釋,繼續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2 d。對病毒組細胞病變情況進行觀察,該過程在顯微鏡下進行,2 d后在細胞病變為++++時,將病變情況記錄下來,并用MTT染色活細胞,在A490 nm波長處采用全波長多功能酶標儀對OD值進行測定,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將IC50計算出來。用選擇指數(SI)表示藥物對病毒的有效性, 其計算方法為TC50/IC50,<1、1~2、>2分別表示無效、高毒低效、低毒高效[6]。
1.3.3 藥物對病毒誘導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基因調節作用的qPCR法測定 將1 mL 16HBE細胞懸液滴加到12孔板上的每孔中,每孔20 000個細胞,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1 d,待細胞長成單層,用1×PBS對細胞進行2次洗滌,將500μl 104 TCID50 A/PR/8/34病毒液(DMEM培養基稀釋)加入到每孔中,在37℃、5%CO2培養箱中放置,孵育2 h,然后將病毒液吸走,之后將含不同濃度的藥物加入,麻杏石甘湯、銀翹散的最大無毒濃度TC0分別為3、0.5 mg/mL。繼續在37℃、5%CO2培養箱中培養1 d,之后將上清液收集起來,并用TRIZOL將細胞提取出來,在1.5 mL EP管中分裝,將細胞RNA提取出來,在此過程中運用氯仿-異丙醇-乙醇抽提法,然后逆轉錄RNA為cDNA,在此過程中應用TaKaRa逆轉錄試劑盒,之后運用PCR法對每個樣品炎癥因子表達水平進行測定,在此過程中應用TaKaRa qPCR試劑盒。在ABI 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機器傷對樣品的表達水平進行測定,用CT值表示,用2-△△α方法計算的倍數變化表示結果 (和未感染細胞相比)[7],將內參設定為GAPDH。
1.3.4 藥物對病毒誘導IL-6、IP-10蛋白調節作用的ELISA法測定 對細胞上清液中炎癥因子IL-6、IP-10分泌進行測定,在此過程中應用ELISA檢測試劑盒。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予以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麻 杏 石 甘 湯 對H1N1、H1N1、B/Lee/1940、H6N2、H9N2的IC50分別為 (0.142±0.040)、(0.380±0.081)、(0.432±0.015)、(0.395±0.051)、(0.724±0.204), 對5種流感病毒的IC50在0.1~1 mg/mL之間,體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流感病毒;銀翹散體外不直接抑制流感病毒。見表2、表3。

表2 麻杏石甘湯、銀翹散體外對流感病毒的藥效比較(IC50)

表3 麻杏石甘湯、銀翹散體外對流感病毒的藥效比較(SI)
麻杏石甘湯對IP-10、IL-6的基因表達下調作用顯著高于病毒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4.303、3.182,P<0.05),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均將CCL5、IP-10、TNF-α、IL-6、IL-8的基因表達下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6.965、4.541,P<0.05), 其中3 mg/mL麻杏石甘湯下調IP-10、IL-6的基因表達分別80倍、103倍左右,0.5 mg/mL銀翹散下調IP-10、IL-6的基因表達分別18倍、3.7倍左右。麻杏石甘湯能夠將COX-2的基因表達下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銀翹散能夠將MIG的基因表達下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qPCR法檢測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對細胞因子基因的調節作用
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均能夠將IP-10、IL-6的蛋白表達下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 mg/mL麻杏石甘湯下調IP-10、IL-6蛋白的表達分別11倍、97倍左右,0.5 mg/mL銀翹散下調IP-10、IL-6蛋白的表達分別11倍、3.5倍左右。見圖2。

圖2 ELISA法檢測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對IP-10和IL-6蛋白的調節作用
麻杏石甘湯屬湯劑。可辛涼宣泄,清肺平喘。這樣的藥物主要是主要成份為麻黃堿,具有鎮咳、平喘、化痰、散熱的功效,臨床上對于風寒感冒有一定的功效。麻杏石甘湯方中甘草能夠流感病毒吸附細胞進行抑制,同時將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CCL5、IP-10、IL-6下調[8]。銀翹散的功效為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主要用于小便灼熱等不適癥狀。銀翹散方中連翹、金銀花的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能夠對病毒介導的炎癥進行調節[9]。
楊菊芳等相關醫學學者比較了流感治療中麻杏石甘湯、銀翹散2個經典復方的功效[10-11],結果表明,麻杏石甘湯一方面能夠直接抗病毒 (對流感病毒的IC50在0.1 mg/mL以上),另一方面還能夠對病毒介導炎癥進行抑制,但仍然需要后續實驗進一步炎癥其作用機制,而銀翹散只將抗炎藥效發揮了出來。該研究結果表明,麻 杏 石 甘 湯 對H1N1、H1N1、B/Lee/1940、H6N2、H9N2的IC50分別為 (0.142±0.040)、(0.380±0.081)、(0.432±0.015)、(0.395±0.051)、(0.724±0.204),對5種流感病毒的IC50在0.1~1 mg/mL之間,體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流感病毒;銀翹散體外不直接抑制流感病毒。麻杏石甘湯對IP-10、IL-6的基因表達下調作用顯著高于病毒組(P<0.05),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均將CCL5、IP-10、TNF-α、IL-6、IL-8的基因表達下調(P<0.05)。銀翹散能夠將MIG的基因表達下調 (P<0.05),麻杏石甘湯能夠將COX-2的基因表達下調(P<0.05)。麻杏石甘湯、銀翹散均能夠將IP-10、IL-6的蛋白表達下調(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麻杏石甘湯能夠直接抗病毒、對病毒介導炎癥進行抑制,銀翹散只有抗炎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