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史鴿飛 繆桂根



摘? 要:1+X證書制度是我國職業教學制度的重大創新,然而在該制度下如何實施職業技能證書與課程相融合的課程改革,成為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因而以《運輸管理實務》課程為例,在研究了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運輸模塊的要求,結合課程教學實踐,主要從教學內容重構、教學方式改革、課程評定改革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課證融通教學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運輸管理實務;課證融通;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major innovation in China's vocational teaching system. However, how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 certificate and curriculum under the system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as an example, stud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standard for the transportation modul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mainly discuss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integration of courses and certificates; curriculum reform
2019年2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考取多種職業技能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第一批1+X證書之一,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分別對應學歷層次為中職、高職、本科。初級包含物流市場開發與客戶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倉儲與庫存管理、數字化與智能化五個模塊,中級在初級的基礎上增加了物流成本與績效管理模塊,高級又在中級的基礎上增加了供應鏈管理模塊。此外物流管理1+X證書要求從業人員應具備職業安全、職業道德、環保認知等職業素養。物流管理職業技能中級中各個模塊分值分配見表1。
在中級中運輸管理模塊分值占比大,同時《運輸管理實務》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因此有必要實施《運輸管理實務》課程的教學與1+X證書制度相融合的課程改革。
1? 課程改革目標
對《運輸管理實務》進行課證融通改革,嘗試將物流管理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運輸模塊的考試內容納入到《運輸管理實務》日常教學當中,淡化理論知識傳授,強化運輸技能能力訓練,實現“課證融通”內涵上的真正溝通與順暢銜接,使學生就業前就具備較好的崗位工作能力或資格,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 課程改革流程
《運輸管理實務》教學改革以課程融通作為改革理念,在已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結合1+X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2],并深入企業調研,摸清運輸相關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和操作后,依次分步進行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修訂、教學案例和教學任務選取、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設計、課程評定方法確定、線上資源的修訂完善。該課程改革流程如圖1
所示。
3? 教學內容重構
《運輸管理實務》涉及的知識點多而雜,考慮到學校物流管理學生畢業后接觸最多的為公路運輸,所以公路運輸一直是學校《運輸管理實務》的教學重點。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中的運輸管理模塊分為運輸作業計劃管理、運輸調度管理、運輸商務管理和貨代作業管理四個任務[2],其中運輸作業計劃管理和運輸調度管理屬于公路運輸模塊,運輸商務管理部分內容也涉及到公路運輸模塊。因此本課程先從公路運輸入手,進行教學內容重構,重構后的教學內容如表2所示。
4? 教學方法改革
4.1?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
目前本課程教學團隊已共同建設完成《運輸管理實務》在線課程資源,并已在MOOC開課六次,然而在運用在線資源時,存在與線下課程脫節現象。因而在進行課證融通教學改革時,利用線上資源主要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線下則關注運輸技能能力的訓練。
課前利用職教云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提前觀看視頻和PPT,完成過關測試。課中教師根據過關測試結果以及學生反饋,進行查漏補缺,在學生已有一定理論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發布相關技能實訓任務,要求學生以團隊形式按照職業技能標準完成實訓,并對其實訓情況進行點評。課后要求學生將實訓作業上傳到職教云平臺,根據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并指出實訓問題和提出修改意見。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發揮線上教學資源的作用,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節省課堂理論教學時間,有利于學生技能能力的培養。
4.2? 任務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3],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采用任務教學法時,應先認真研究1+X證書對物流管理學生有關運輸技能的要求,如前文以公路運輸模塊為例,分解并設計出7個運輸任務。
在實施任務教學時,先根據學生特點分成若干實訓小組,人數為4~5人。教師先發布實訓任務,分析實訓所用理論知識,講解實訓操作要領和要求。然后實訓小組在組長組織下,分工協作完成實訓任務。在實訓期間,教師應關注每組實訓動態,進行實時監督與指導。
4.3? 合作教學法
高職學生基礎普遍較弱,自學能力較差,遇到困難容易放棄,而《運輸管理實務》作為實操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需將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在一起,這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因而采用合作教學法更能滿足教學需求。開展實訓之前,教師已根據學生特點組成了實訓小組,每個實訓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實訓時,教師先教會各組長實訓要點,然后組長組織成員進行討論,確定各成員分工,共同協作完成實訓任務。
在采用合作教學法時,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重點關注各組組長,先教會組長,然后讓組長帶領自己成員按時、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教學法中,學生不再只是單純的學生,也可以是老師,讓學生在教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同時也能更大限度保證每組按時按質完成實訓任務。
4.4? 課程評定改革
《運輸管理實務》為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此外1+X證書制度還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職業素養能力,因而該課程應改掉以期末考試為主的學習效果評定方法,應建立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方式,其具體評分細則如表3所示。
5? 結束語
1+X證書制度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過課證融通去落實1+X證書制度。《運輸管理實務》課證融通改革,結合物流管理職業技能需求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和改革課程評定方法,促進了職業技能標準和課程教學標準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學生職場競爭力,有助于學生更好適應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周建軍,張錦惠. 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試點的運行邏輯與實施探索[J]. 職業教育研究,2020(12):16-20.
[2] 北京中物聯物流采購培訓中心. 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認證教材(中級)[M]. 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9.
[3] 李虹. 高職運輸綜合實務與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為例[J].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