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德
摘? 要: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是工商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該門課程對實踐的要求很高,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有:行業運作實踐視頻、行業實踐案例、啤酒游戲、實踐軟件仿真模擬、企業參觀模式等,由于工商管理類學生人數多,這些實踐模式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容易陷入走馬觀花等問題。文章通過分析當前的實踐模式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該門課程可以采取的實踐模式有:企業現場實踐模式、邀請案例公司高管參與案例討論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結合行業公司通過舉辦實踐大賽模式、多公司的參與模式等。
關鍵詞:物流;供應鏈;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course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urs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ranch, this course highly requires for practice,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s mainly include: industry operation practice video, industry practice case, beer game, practice software simulation, enterprise visiting mode, etc, as there are lots of students of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t is easy to fall into such problem as looking at the flowers on a hor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practice mod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practice modes of the course can be adopted: practice mode of enterprise spot, inviting company executives of case to participate in case discussion or online+offline combination mode, combining with the industry company by holding practice competition mode, multi companies participation mode, etc.
Key words: logistics; supply chain; practice; teaching mode
近年來,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良好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已經成為工商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講授物流發展、物流新技術、采購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庫存管理、供應鏈發展、供應鏈戰略管理、供應鏈績效管理、供應鏈風險管理、供應鏈優化等方面的內容,當然,在不同的學校,其主要內容可能會略有差異。傳統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側重于功能優化,使得各章節內容之間聯系得不夠緊密。要支撐好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需要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加強學生對課程的印象,視頻教學、案例教學、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啤酒游戲等方法相繼引入課堂,這些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學生還是缺少必要的實踐操作,如公司如何確定合適的供應鏈戰略、合適的采購計劃、庫存方案、運輸與配送方案,如何跨越企業績效來提高供應鏈績效、降低供應鏈風險。并且功能優化往往難以實現整體供應鏈的優化。因此,有必要強化實踐教學,選擇不同的企業真實的運營環境,讓學生真實地參與到物流與供應鏈實際業務中去。
2020年初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經濟都受到嚴重影響,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很多行業的供應鏈出現困難,如防疫物資、旅游、零售等,甚至一些行業供應鏈出現斷裂,造成許多中小企業倒閉。在疫情面前,如何應對供應鏈的問題,需要培養具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實踐人才。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有許多問題,朱曉敏(2019)探討了實踐教學的問題,如師資實踐經驗缺乏、缺乏相關實踐資源等[1]。在高校,實踐教學是迫切的需求,但是受制于學生人數多,經費不足等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是探討實踐教學模式,陳遠高(2017)認為大家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集中于實踐問題分析、課堂案例教學。缺乏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因此,有必要研究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并針對不同模式,給出相對應的策略[2]。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專家學者們也一直在探索,李菁苗(2012)探討了供應鏈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出了實驗+沙盤+實踐的方式[3]。李慶全探討了案例驅動模式,通過經典案例的導入,驅動學生對課程知識體系的理解[4]。師艷紅(2016)分析了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方案,有課堂講授、案例學習與討論、企業經營沙盤模擬、企業參觀實習等[5]。
從上面的實踐模式在實際教學中來看,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因為經費有限,實施的偏差,一些實踐模式容易陷入理論形式,其作用的程度有限。《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有庫存管理、采購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供應鏈協調管理、供應鏈風險管理、供應鏈績效管理等,這些內容完全通過理論教學,很難讓學生切實掌握其精髓。
1? 物流與供應鏈實踐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1.1? 行業運作實踐視頻
老師們可以根據授課章節內容,選擇實踐性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也可以是實踐專家講座式的視頻。視頻的選取主要反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某個功能,也可以是多功能,如物流與供應鏈決策、危機管理、庫存協調等。學生對視頻教學興趣很大。實踐視頻教學的優點在于,直觀、節約時間、操作方便、成本低,讓學生擺脫枯燥的課堂理論教學;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視頻內容都代表了攝制方的視角,視頻專家也不能參與課堂討論,有時需要較長的視頻才能反映實踐業務的情況,占用較多的課堂時間,影響正常的課堂理論教學進程。
1.2? 行業實踐案例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案例很多,因此,案例教學一直受到重視,通過案例討論,學生們能掌握課程的精髓,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案例公司的問題,探索解決方案,吸收其經驗教訓。案例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只是讀案例,而是要帶動學生一起進行案例推演,這樣的實踐案例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師生互動,學生印象更深刻。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學生可以接觸到各行各業的相關企業實踐案例,能夠解決不同行業的物流與供應鏈問題,案例教學成本低,能夠與老師們互動,有一定的啟發性;缺點在于實踐性不強,有時不能反映案例公司真實的情況。
1.3? 啤酒游戲
啤酒游戲是美國MIT的Sloan管理學院研發的,反映的是供應鏈由上游到下游運作過程中,出現需求的波動性,越往上游,需求信息波動性越大,使得上游生產制造企業難以匹配真實的需求,從而生產出過多的產品而導致剩余。過剩的產品導致資金占用、庫存費用、產品自然淘汰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制造企業的正常運營。
在教學環節,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有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生產企業、批發企業、運輸企業、零售企業和消費者。老師提前準備好道具,如寫有角色的卡片、決策數據的表格、描寫供應鏈運作環境的情景卡片、游戲規則、結果評價標準等,在啤酒游戲環節,一開始就讓學生團隊自己決策。
啤酒游戲的優點在于,能很好地模擬供應鏈管理,且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模擬結果也能引起學生們的競爭;缺點在于,課堂容量不易太大,否則無法開展。在歐美國家的大學課堂,像這種專業主干課堂,一般學生容量也就是30個以內,因此很好開展這種角色扮演式的啤酒游戲。但是在國內。課堂學生容量太大,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該門課程的課堂人數較少的學期也有70人,人數較多的時候,能達到130多人。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通過分解課堂,從而降低單個課堂容量來實現,當然,這也就大幅度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1.4? 實踐軟件仿真模擬
軟件仿真模擬最近幾年來比較流行,主要原因是其成本低、容易操作,學生只需要呆在學校機房里就可以實現,學校的投入往往是一次性的購買軟件,然后學生進行角色模擬。這種模式在全國很多高校文科類實驗實踐示范中心受到歡迎。由于相關軟件很多,其質量不一,任課老師在軟件選擇上,要提前熟悉,從而選擇合適的實踐仿真軟件。實踐軟件仿真模擬的優點在于,成本低、操作簡便,可以讓較多的學生參與;缺點在于,軟件系統是開發好的,往往其面臨的情景也是植入好的,使得實踐教學千篇一律,缺乏靈活性。
1.5? 企業參觀模式
這種模式對工商管理類學生來說,比較普遍,一般利用大二、大三的暑假集中開展。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學生能接觸企業,有興趣參與,所接觸到的知識來自于企業一線;缺點在于,企業能一次容納的學生人數少,高校需要承擔一定的費用,容易陷入走馬觀花,學生能吸收的知識非常有限。并且,企業參觀組織工作量大,學生安全意識不強。
2?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的問題分析
2.1? 學生難以接觸到真實的物流與供應鏈環境
從當前實踐的現狀來看,通過視頻教學、案例教學、啤酒游戲、軟件仿真等,雖然可以還原物流與供應鏈運作過程,但是,畢竟與真實的企業場景有差別,學生興趣難以提高;至于企業參觀,雖然學生可以接觸企業,但是隨著高校擴招,高校學生人數多,企業參觀容易陷入“走馬觀花”的窘境。
2.2? 實踐情景缺乏靈活性
每個企業面臨的物流與供應鏈的環境是不一樣的,因此,其運作和決策的重心就存在差別。當前的實踐教學,往往將情景進行了固化,并且可選擇的余地不多,這就使得實踐教學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
2.3? 虛擬的實踐數據缺乏說服力
行業運作實踐視頻、行業實踐案例、啤酒游戲、實踐軟件仿真模擬等所使用的數據大都是虛擬的數據,為保密需要,一般很少有企業愿意提供真實的數據,這使得數據本身缺乏說服力,也就導致模擬運作缺乏可靠性。
2.4? 固定的實踐決策算法不能體現學生決策能力
當前的實踐教學,其實踐系統往往已經將算法固化了,因此,當重復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有經驗的學生會依此推導出規律,使得后面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決策陷入程序性工作,難以提高學生的決策能力。并且現實中的物流與供應鏈運作,其面臨的環境是瞬息萬變的,預測困難。
3?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模式探索
3.1? 企業現場實踐模式增強學生參與感
視頻教學、案例教學、啤酒游戲、仿真教學,無論做的多好,都還不能完全替代去企業實踐的模式,也不同于企業參觀模式。學校可以與相關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構建實踐教學基地,這種教學基地要切實運作,不能只是掛名,可以聘請企業高管參與其中,進行有償教學,學生可以進行有償的實踐工作。可以通過寒假、暑假時間,也可以通過大學三年級、學生課程不緊張的時候實施。這種產學合作模式是適宜的,操作的難點在于學生人數多,企業能夠容納的崗位是有限的,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擴展實踐基地的數量、讓學生輪崗的方式解決,也可以采取將學生實踐分布于不同的企業中去實現。為應對不同企業經營的差異和實踐內容的差異,可以根據企業設計不同的實踐方案,并采取對應的評分標準。
3.2? 邀請案例公司高管參與案例討論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體現真實的實踐情景
一般的案例討論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時不一定能把握案例的本質。為此,在案例環節,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邀請案例公司的高管參與案例討論,這樣效果非常好,能真實反映物流與供應鏈運作的決策過程,也能幫助企業發現自身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問題。具體操作模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邀請對方來學校參與討論;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通過視頻會議在線的方式參與。
在學校實踐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采取讓企業將其物流與供應鏈運作過程進行直播,企業現場的高管進行講解,大學學生可以采取線上觀看,然后在教室進行線下討論。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能很好地解決經費和實踐之間的匹配問題。
3.3? 通過舉辦實踐大賽模式來體現真實的決策數據
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例,作為石油行業特色的大學,其面臨著復雜的供應鏈,可以選取一種石油產品來實現實踐教學。如潤滑油市場,潤滑油作為石油終端的一種產品,在我國一直持開放態度,因此很多外資背景的潤滑油公司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并且處于占優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石油公司也開始發展潤滑油,很多民營企業也參與其中,這就導致在這個市場中,參與的公司眾多,競爭異常激烈。那么,作為中國石油集團,如何來發展潤滑油業務,優化供應鏈管理,就顯得很有必要。在授課的時候,就以北京昆侖潤滑油公司為例子,來進行分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中國石油北京昆侖潤滑油公司、中國石油協會聯合舉辦市場營銷大賽,這個比賽除了營銷理論和潤滑油知識比賽之外,還有潤滑油營銷實踐環節,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內容也體現在實踐內容之中。學生團隊在規定的幾個月時間內,對所負責的區域進行潤滑油營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比賽后,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評分,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潤滑油營銷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同時有行業協會的參與,使得該大賽有一定的級別,也能吸引學生的投入熱情。
3.4? 多公司的參與模式可以避免程序性的決策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課程實踐,可以采取多公司參與其中的模式,將學生分組,不同的小組采用不同的案例公司匹配。由于每家公司業務有差別,合作對象也不一樣,因此其決策數據也會不一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推決策算法的情況。
4? 結? 論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作為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核心課程,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因此其實踐性要求高。任課老師要規劃好其實踐環節,激發學生對課程、乃至對專業的理解。但近十幾年來的學生擴招,使得工商管理類學生人數多,在具體實踐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問題。針對問題,本文提出企業現場實踐模式、邀請案例公司高管參與案例討論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結合行業公司通過舉辦實踐大賽模式、多公司的參與模式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極大優化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的實踐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曉敏. 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問題及對策探索——以供應鏈管理為例[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7):166-167.
[2] 陳遠高. 基于團隊角色扮演和競爭性學習的課程教學設計——以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為例[J]. 大學教育,2017(10):123
-125.
[3] 李菁苗. 供應鏈管理課程實訓實驗的應用實踐研究[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2(22):68-69.
[4] 李慶全. 供應鏈管理課程“案例驅動式” 教學模式探討[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5(15):66-67.
[5] 師艷紅. 基于實踐教學的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J]. 現代交際,2016(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