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國香港、新加坡、阿聯酋迪拜作為全球自貿港發展的典范,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外匯管理、稅收制度和人才流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八街梢怨ビ瘛保瑢私梃b全球一流自貿港建設發展經驗,對于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借鑒之一:高效管理體系是全球一流自貿港的組織保障。中國香港實行積極的不干預政策,將政府管理的內容限定在盡可能少的范圍內,為自貿港實施高效管理的制度機制提供了保障。一是企業注冊效率高。中國香港企業注冊與登記手續簡單快捷,注冊僅需要三個步驟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二是注冊條件寬松。中國香港的法律對公司注冊資本金沒有限制,只需繳納0.1%的厘印稅(即印花稅),并且不需要驗資。三是對企業監管規范。中國香港對外資一律實行“國民待遇”,主要通過《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來規范和約束公司的經營行為。新加坡擁有完善的監管基礎設施,綜合營商環境十分優越。一是企業注冊簡便。新加坡企業注冊手續簡單、費用低廉,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入駐。二是對注冊資本金要求寬松。新加坡公司法規定新設立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10萬新元,實行認繳制。三是不干預企業經營活動。企業完成注冊后的日常監管,如勞工保護、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方面將通過完善的法律體系來實現。迪拜私營部門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使其作為全球跨境貿易理想地的優勢更加突顯。一是線上辦公系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貿易便利化案例。二是承諾在其標志性的杰貝阿里自由區投資注冊和管理運營成本全球最低。三是允許設立單一股東公司、離岸公司和上市公司,單一股東可在自由區注冊個人有限責任公司。
我國海南自貿港建設正處在起步階段,對標借鑒全球一流自貿港的發展經驗,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海南自貿港在市場準入方面應采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模式;大膽探索“通關便利化、區內貨物自由流動和部門之間協同監管”等創新機制;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多規合一”模式下的“證照分離”“零審批”等創新機制。在法律體系建設方面,應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落地實施,制定出臺體系化的配套實施細則,認真研究解決當前自貿港企業注冊經營證照繁多和“準入不準營”“領照容易辦證難”等制約自貿港發展的突出問題。
借鑒之二:貿易投資自由化是全球一流自貿港的制度基礎。在貿易自由化方面,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全球一流自貿港均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貿易自由化程度全球首屈一指。一是貿易經營自由。三地自貿港企業開展進出口或轉口業務只需向管理當局申請注冊即可。二是貿易結算自由。三地自貿港無外匯管制規定,企業利潤匯出無限制也無稅費,可自由選擇結算幣種。在投資自由化方面,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自貿港均擁有完善開放的投資制度,對境外和本地投資者一視同仁,沒有任何歧視性規定。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既不干預,也無任何補貼性政策,只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就可以投資從事任何行業。并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狀況和市場行情自行變更經營范圍,無須上報主管部門審批。
與全球一流自貿港發展經驗相比,我國海南自貿港在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在貿易自由化方面,海南自貿港目前在海關報關手續、檢驗檢疫程序、貨物存儲管理、外匯結算管制等方面的制約比較突出。在投資自由化方面,海南自貿港目前采取原則性兜底政策,并未明確列出禁止或限制進入的領域。為此,海南自貿港應對標借鑒全球一流自貿港經驗,在貿易自由化改革方面,應實施無限制通關改革,推行貨物自由存儲和進出港,采取無需即刻報關等監管模式。在投資自由化改革方面,應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
借鑒之三:金融高度開放是全球一流自貿港的源頭活水。一是放開外匯管制。中國香港憑借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具有全球一流的外匯自由度,可以自由開立外匯賬戶。新加坡全面取消外匯管制,企業利潤匯出無限制條件,也無須繳納特定稅費。迪拜全面放開外匯管制,企業資本可以自由匯出。二是資金進出自由。中國香港的資金和資訊高度流動且不受限制,資本市場全面開放,外資企業參與本港證券交易沒有限制。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是內外一體化市場,對資金進出的監管模式實行全面放開。迪拜金融開放政策更加寬松,在自貿區內實行零貨幣限制,并充分保障投資者資金自由進出。三是融資業務發達。中國香港融資業務發達突出體現在商業融資服務和貿易融資服務領域。新加坡境外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股票或債券。迪拜金融機構對借貸沒有額度限制,特別是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融資服務。
海南自貿港應對標全球一流自貿港的金融服務經驗,在外匯管制方面,探索自貿港內放松金融管制創新機制,進一步完善自貿港貿易賬戶體系,試行外匯交易、外匯兌換、外匯進出自由化體制機制。在資金流動方面,應暢通跨境貿易投資資金自由流動機制,完善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管理制度,提升外債資金匯兌便利化水平。在金融“雙向開放”方面,支持具備條件和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到境內外上市融資發債,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業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實施意見》等配套政策。
借鑒之四:優惠稅賦是全球一流自貿港的最大引力。中國香港稅賦的特點是簡單低額,只設三種直接稅,分別是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并設有免稅額制度。一是實施零關稅政策,一般進口或出口貨物均無須繳納關稅。二是實行低稅率政策,稅種少、稅率低,香港利得稅的稅率分別為16.5%(適用于有限公司)和15%(適用于非有限公司)。新加坡只征收個人所得稅、關稅和公司所得稅三類稅賦。一是個人所得稅率為累進稅率,從0開始,年收入少于20000新元者無需納稅,最高稅率不超過22%。二是關稅政策寬松,新加坡對所有進口商品免征關稅。三是內外資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政策。迪拜在實行零關稅政策的同時免征個人所得稅,外資企業50年免交所得稅,期滿后可再延長5年免稅期,企業人員免交個人所得稅。
我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定,對注冊在海南自貿港并進行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海南自貿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對在海南自貿港設立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綜上,海南自貿港在所得稅方面具有競爭力,但相比全球一流自貿港稅賦稅率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稅種復雜;二是稅率較高。因此,對標借鑒全球一流自貿港發展經驗,可進一步優化海南自貿港稅賦環境。
借鑒之五:人才流動政策是全球一流自貿港的核心競爭力。中國香港作為自貿港,人口自然流動和勞動力流動完全開放自由。一是出入境政策自由,二是人才流動自由,三是企業用工自由。新加坡工作簽證種類完善,無論是從事高端技術研發、工程管理和市場營銷等“金領”階層,還是從事低端生產環節的藍領工人,都可以根據自身學歷、技能水平獲取不同的簽證。迪拜對雇傭外國專才和員工沒有限制,可為在自貿港工作的各類人才提供全天候服務。
目前,我國關于人才流動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一是簽證制度。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其他法律法規。二是就業許可制度。依據是《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與全球一流自貿港的人才流動制度相比,海南自貿港的人才流動自由度存在不足。為此,海南自貿港人才流動政策應在市場準入、國民待遇及精簡流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更加適應自貿港建設需要的人才流動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