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恒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一舉一動都關系著國計民生。作為西南地區的一家城商行,瀘州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中小、關注民生”為經營宗旨,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機制、產品和路徑,不斷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
堅持科技賦能,傾力打造專營機構
為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質效,切實解決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2018年6月,瀘州銀行成立小微貸款專營機構——“惠融通”小微貸款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配備81名小微專業人員,專門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方便、快捷、靈活、專業的融資服務。中心以事業部制方式管理,在人才、產品、技術、系統、考核等方面獨立運作,引入德國IPC小微信貸技術,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全線上操作,最快當天申請當天放款。目前中心所有貸款產品均為純信用貸款產品,無需借款申請人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即使借款人無房產、車產等固定資產也可以申請,能有效解決小微企業因缺乏擔保導致融資難的問題。
截至2021年6月末,中心累計向4198戶小微企業和2561戶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31.8億元,戶均47.05萬元,貸款金額集中在10萬~50萬元,最高為200萬元。客戶群體主要為食品批發、醫療器械批發、教育培訓、美容美發等行業的小商戶和小企業主。
聚焦小微需求,不斷創新小微業務產品
為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瀘州銀行充分發揮小型地方性商業銀行優勢,從供應鏈金融、銀稅合作、銀商合作等方面著手,積極創新小微業務產品,先后推出多款小微企業貸款產品。例如:一次授信、循環使用,7天內還款免息的“天天貸”,客戶通過編發手機短信便可實現24小時內即時提款、還款,使資金使用率達到最高;為電子信息產業量身定制的“循環使用、隨借隨還、按天計息”的“智融貸”;專項用于滿足建筑相關企業繳納投標保證金的“投標貸”;金融與科技相結合的“純信用方式、全線上申請”的新型小微專屬產品“融e貸”,客戶只要有固定經營場所及固定住所,實際經營期限滿兩年即可申請,貸款額度最高為100萬元,改變了傳統的融資方式,客戶單純依靠信用便可獲得信貸資金,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2020年推出的以納稅金額為主要授信依據的信用產品“稅e貸”,實現“新客戶當天放款、老客戶3小時放款”,小微企業貸款“最多跑一次”,從申請到發放最快只需十幾分鐘,用最優的流程、最簡的手續,提供最快的服務。截至2021年6月末,瀘州銀行已創新推出“融e貸”“稅e貸”“票e貸”等12款特色小微金融產品。
此外,為方便客戶辦理業務和提升客戶服務質效,瀘州銀行還在2020年開發了遠程視頻銀行——小瀘云廳,借助騰訊的實時視頻技術,通過嚴控數據訪問權限、金融級身份認證、端到端全流程加密,提升業務安全性,實現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銀行的線上金融服務。小瀘云廳擁有“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真實意愿核實”兩項核心能力,運用生物識別技術和視頻語音雙錄能力,有效保障了銀行業務的合規辦理。截至2021年6月20日,小瀘云廳共接通視頻40093通,辦理業務43389筆,成為瀘州銀行主要的創新業務拓展渠道之一。
突出特色經營,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
當前供應鏈金融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地位,其在穩固產業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瀘州銀行利用已合作的大型龍頭企業供應鏈長、合作企業多的優勢,以個性化、特色化產品為突破,為其量身定制供應鏈金融服務。
2018年8月,瀘州銀行成立了供應鏈金融部,圍繞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貨物流、資金流等信息,創新供應鏈融資模式,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務能級,逐步形成“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的良性循環。截至2021年6月末,瀘州銀行已與29家大型核心企業建立供應鏈金融業務合作,向其上下游的1289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53.74億元。
用好政策工具,精準助力小微企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瀘州銀行努力擴大小微貸款資金來源,多措并舉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瀘州銀行按照“應延盡延”工作要求,一是簡化企業延期還款辦理手續,優化內部審批流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提供分期還本、利息平攤至后續還款日等差異化延期支持。二是對于提出延期還本付息申請的企業,只要其能保持有效擔保或提供替代安排,且承諾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則會優先為其辦理貸款延期。三是針對未提出延期還本付息申請的企業,逐戶宣講政策,引導企業運用好政策工具,減少資金壓力,讓其切實感受到政策支持。
2020年,瀘州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2755戶、金額15.07億元,獲得央行無息再貸款資金5.97億元;通過延期還款、展期、續貸等方式為借款人推遲還本共計14.5億元;辦理延期付息2.76億元,涉及貸款本金82.14億元,申報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本金6.62億元;累計發放“戰疫貸”“穩保貸”等貸款11.2億元,幫助小微企業獲得財政貼息1380萬元。此外,2021年5月27日,瀘州銀行成功發行20億元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重視三農金融,全力服務鄉村振興
2012年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通知》,瀘州古藺、敘永兩縣列入烏蒙山片區內。作為瀘州市屬國有企業,瀘州銀行積極介入,2013年設立古藺支行,2016年將支持烏蒙山區脫貧攻堅寫入自身的《“十三五”發展規劃》,成立三農事業部,專門負責全行三農金融服務。多年來,瀘州銀行通過派駐駐村干部、實施產業扶貧、加大信貸投放等措施幫助古藺、敘永兩縣成功脫貧。在對口幫扶的古藺縣三合村,瀘州銀行以產業扶貧為重點,結合三合村實地條件,因地制宜,提供援助資金445萬元,采用村社主導、集體經營、能人引領的模式,發展種、養殖立體產業,目前該項目已正常經營生產,現存欄生豬有1300余頭,極大地提高了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對補充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擴大再生產資金、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貧困戶幫扶專項經費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6月末,瀘州銀行涉農貸款余額為82.37億元,普惠涉農貸款余額為22.52億元。同時,瀘州銀行積極依托金融創新和科技力量,為鄉村振興“修渠引水”,2018年在瀘州各鄉鎮設立“惠農支付服務站”,招聘專業人員組成惠農服務隊,專門負責惠農支付點日常維護,收集村民金融服務需求,已在各鄉鎮投放終端機具41臺,其中,最遠的敘永縣赤水鎮海螺村距離縣城80公里,有效填補了當地金融服務空白,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有效滿足了村民支取現金、轉賬匯款等需求,受到當地村民的高度認可。
作為瀘州市乃至四川省的一張金融名片,一直以來,瀘州銀行緊跟區域經濟、產業發展規劃,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作為肩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任的金融國企,瀘州銀行將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牢牢把握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脈搏,不斷提升服務小微的能力,加快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為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新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