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博 梅貞
2021年年初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大幅回調,導致股票型基金凈值出現回撤,同時信托等固收產品逐漸打破剛兌,且收益率持續走低。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居民理財的風向發生變化,擁有高票息、大概率保本等特點的雪球結構產品迅速成為一個熱點,市場發行量猛增,截至2021年7月底,全市場存量產品已達到5000億元左右。雪球產品是一類結構化金融產品,由于其非線性的奇異期權屬性,其大量發行將對金融市場造成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本文重點分析雪球產品背后的運作原理及其對市場的影響,其相關產品所蘊含的金融創新思路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雪球產品簡介
發展歷史
雪球產品是一種結構化金融產品,最早在海外市場誕生, 2000年時,海外市場已經有相當多的雪球類產品存續。雪球產品一般是由投資銀行創設后,通過財富管理機構(基金、信托、私人銀行等)銷售給個人客戶和機構客戶。
雪球產品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晚。筆者于2017年在巴克萊銀行結構化金融交易臺交流時,參與了雪球類產品的工作,并對國內相關市場進行了調研。當時國內的結構化產品尚處在僅有婚禮蛋糕、雙向鯊魚鰭等簡單產品階段,大約在2017年末至2018年初,才由中金創設了第一個雪球產品。隨后在2018年的熊市中,國內首批雪球產品遭遇擊穿,客戶大量虧損,導致后續幾年發展緩慢。2020年全市場雪球產品不過百億量級,創設方主要集中在中金、中信等少數幾家大型券商。
2021年以來,由于市場行情變化,客戶對股市總體收益悲觀,雪球產品恰逢其時,發行量猛增,估計目前全市場存量產品達到千億量級,并還將迅猛發展。參與創設的券商也逐漸增多,部分中小券商也趁機介入,為后續市場風險爆發埋下隱患。
結構說明
雪球產品通常掛鉤指數標的,承諾在掛鉤標的走勢不超過某一范圍時給與高收益的固定票息。當前國內對個人投資者發行的雪球產品幾乎清一色全部掛鉤中證500指數,承諾票息通常為年化15%~20%,這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可謂相當高了;另外,也有掛鉤個股的雪球產品,主要銷售給私募基金等機構客戶,其承諾票息為年化15%~40%;更有甚者,雪球產品還可以使用杠桿,使得固定收益票息可以輕松超過100%。
雪球產品設有上下兩條觸發線,上方觸發線通常在產品發行時的掛鉤標的點位附近,下方觸發線通常設置為需要掛鉤標的下跌20%~30%才會觸及。產品發行后,只要掛鉤標的不觸及下方觸發線,產品投資人就沒有本金虧損,直到掛鉤標的觸及上方觸發線(發生敲出),或產品自然到期,此時產品結束,產品投資人獲得持有期間的固定的高票息;如果掛鉤標的下跌觸及了下方觸發線(發生敲入),則投資人本金開始產生虧損,且起始虧損就將是20%~30%,此時投資人可以選擇止損退出,也可以選擇將雪球產品轉為指數增強產品,視不同產品條款而定。
雪球產品的運作原理
雪球產品的本質
雪球結構本質上是場外障礙期權。雪球投資人是期權賣方,所以投資人實際上是在做空掛鉤標的(比如中證500指數)的波動率,而作為交易對手的券商則是在做多波動率。因此,雪球產品本質上是投資人與券商在對賭掛鉤標的的未來波動率。
從投資人的角度看,最佳的市場走勢是掛鉤標的微跌并橫盤,產品周期內既沒有敲入也沒有敲出,雪球才真的成為雪球,產品利潤將隨著時間推移越滾越大。掛鉤標未來的實際波動率越低,對投資人越有利,反之則對券商越有利。
運作原理
對于創設雪球產品的券商而言,雪球產品產生的風險敞口需要進行對沖。通常的做法是,券商通過對掛鉤標的進行網格交易(高拋低吸)來對沖,所獲得的收益用來覆蓋與客戶的對賭敞口,如果還有剩余則全部成為券商利潤,如果尚有不足則成為券商的損失。因此,券商需要掛鉤標的的波動率足夠大,否則將因高拋低吸產生的利潤不足而造成虧損。
上述操作對沖了雪球期權的一部分delta風險,而期權的vega風險則主要通過向私募基金等客戶出售香草期權等方式進行對沖,這在國內的市場環境則是又一個難點,即難以找到足夠大量的場外期權交易對手來完成vega對沖。
雪球產品的后續發展推演
雪球產品短期內仍將快速發展
金融市場有著短期自我強化和自我實現的特征,索羅斯稱之為“金融反身性”。雪球產品當前已經進入反身性階段——千億量級的雪球產品意味著券商在中證500指數上累積了千億量級的波動率多頭,未來中證500指數波動率上升就會引發大量波動率多頭平倉,從而抑制波動率上升。由于雪球產品本質上在賭波動率不會上升,因此當雪球的發行量足以抑制波動率時,雪球產品完成了自我實現。
因此,預計前期發行的雪球產品大概率都能實現保本高收益,于是將會有更多觀望資金涌入市場購買雪球產品。即使部分雪球產品因為標的上漲而發生敲出,也不影響其自我強化過程, 因為券商會在新的點位不斷創設新的雪球,而前期投資者因為嘗到了甜頭,也會持續滾動購買新的雪球產品。
上述過程與多數人都看好茅臺上漲,所以茅臺因為大量的買盤而真的上漲,于是吸引更多資金加速上漲的正反饋機制如出一轍,只是反饋機制的核心從股價換成了指數波動率。因此,當前市場結構其實是從基金抱團白馬股,迅速轉換為散戶抱團中證500雪球,預計全市場的雪球產品規模還將迅速擴大,直至達到策略容量邊界。
雪球產品的高票息將顯著下降
雪球產品當前15%以上的高票息本質上來源于中證500指數較高的歷史波動率,隨著大量雪球產品的建倉,將不斷壓低中證500指數的波動率,從而使得新發行的雪球產品收益率顯著下降。歐洲和美國股市相關產品收益一般在10%以下,隨著A股雪球產品發行量不斷攀升,雪球的收益回報也將趨近10%。
此外,收益率水平本身也反映了全市場雪球產品的擁擠程度,隨著雪球產品抱團行情的延續,收益水平將逐漸趨近股債市場平均的回報水平,雪球產品的擴張才會停止。
更多花樣的結構性金融產品涌現
當雪球產品收益歸于平淡時,市場將推出更為復雜的結構性金融產品,通過設定更復雜的條件,無中生有地創造出高收益率,繼續滿足其實并不理解產品風險的客戶投資需求。
除雪球產品外,海外市場還普遍存在鳳凰結構、氣囊結構等產品,其大多都是在雪球結構產品的基礎上,繼續疊加奇異期權等,創造更復雜、收益也更高的產品。這些產品結構更復雜,銷售難度更大,但預計在雪球產品抱團行情后期,隨著雪球產品收益率下降,相關產品將陸續出現。
雪球堆砌的最終結局將是“雪崩”
金融市場反身性的初期是自我強化和自我實現,但硬幣的另一面則是后期的自我崩塌,雪球產品也不例外。雪球產品結構在掛鉤標的指數未觸及下觸發線之前,都有助于降低市場波動,維持市場穩定,然而一旦出現較大的宏觀沖擊,導致指數擊穿下觸發線,雪球產品扎堆出現敲入,此時投資者大量止損或者券商出于風控而拋售持倉,前期的市場穩定劑此時將反身成為市場助燃劑,市場將出現“雪崩”。
該情景在海外市場屢見不鮮,韓國股市、美國股市都曾經歷過這種沖擊。歐洲市場的雪球產品曾經連年獲得不錯的回報,直到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些看起來安全又回報高的產品普遍虧損達70%以上。
當全市場雪球規模較小時,通常需要較大的宏觀沖擊才能擊穿雪球的安全墊,比如2018年的去杠桿疊加貿易戰沖擊,擊碎了當時規模尚小的國內雪球產品。但隨著雪球規模堆砌越來越大, 指數波動率將越來越低,也意味著新的雪球產品下觸發線將設置得越來越淺,此時整個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會變得很差,只需要一個不大的宏觀沖擊就可以引發“雪崩”。此外,如果掛鉤指數在雪球堆砌過程中點位不斷攀升,則滾動續作的新雪球開倉點位也越來越高,這也將不斷增加雪球被擊穿的概率。
雪球產品發展對市場的影響分析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對市場有托底作用。由于雪球產品發售后,券商會對相關標的進行高拋低吸操作,因此千億量級的雪球產品使得券商擁有百億量級的抄底儲備資金,隨著全市場雪球規模的增加,抄底儲備將變得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市場底部,使市場難以大幅下跌。
有助于股市實現慢牛。雪球產品具有降低市場波動率的特點,大量的雪球產品類似于一個個平準基金,將逐漸熨平市場波動。因此,推測監管對雪球產品大量發售的態度是樂見其成的。市場波動降低并不意味著長期橫盤,緩慢上漲和緩慢下跌都是低波動率的體現。美股股指和大型藍籌股價的穩定低波的走勢正是雪球產品的功效。當前A股市場內外部環境支持其長期走強,雪球產品抑制住市場劇烈波動后,A股持倉體驗將更加友好,從而吸引更多資金入市,促進市場實現慢牛。
促使市場有效性增加。長期以來,中證500股指期貨持續貼水,尤其是2015年股災后,監管對股指期貨功能長期限制,使得貼水大大加深,常年保持在年化10%以上,造成中小盤股票量化對沖策略難以發展,中小盤股票流動性始終不足。當前雪球產品的大量發行使得這一多年頑疾得到修正,當前中證500股指期貨貼水已經消失,甚至略有升水,代表市場深度增加,中小盤股票重歸活躍。
創造新的投資機會。雪球產品扎堆出現也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由于雪球產品較為擁擠,券商急切需要香草期權來對沖vega風險,當前中證500的場外看漲期權已經便宜到相當夸張的地步。因此,無論是通過結構性存款掛鉤中證500進行無風險投資,還是通過指數基金+看漲期權合成指數增強產品,都將是非常劃算的交易。
無序發行雪球產品將為下次股災積累能量。雪球產品的結構化金融手段,類似于將戰船用鐵索連環,一方面降低了市場波動率,使得市場大船行駛平穩;另一方面,一旦遭遇重大宏觀沖擊的火攻,將有全軍覆沒的風險。未來監管的重點應在于控制雪球的集中發行,以及對合格投資者的審查。
對證券行業的影響
當前雪球產品發行有過熱的傾向,大量券商匆匆進入此領域,但其運營結構化金融產品的能力存疑。從前述雪球運作原理可以看出,券商事實上并不能完全對沖雪球產品的風險敞口,如果掛鉤標的波動率低于預期,網格操作將不能產生足夠的票息覆蓋客戶的固定收益,從而產生虧損。因此,創設雪球產品通常需要使用蒙特卡洛等數學算法,對各種情景下損益概率進行精算, 并需要較強的衍生品運營經驗。
結構化金融產品對券商的報價能力、市場判斷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對沖交易能力、客戶范圍和銷售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當前市場上很多參與創設雪球的券商事實上不具備相關能力,也并不了解雪球產品的相關風險,只是看到大型券商賺錢就急切進入市場,給證券行業經營造成隱患。
當前監管對雪球產品發行并沒有嚴格限制,按照證券行業資本金測算的雪球產品規模上限可以高達萬億級別。另據測算,在當前市場行情下,掛鉤標的波動率每下降1%,每100億存量雪球將使券商面臨每年1億~2億元的虧損。如果未來真的發行了萬億規模雪球,整個證券行業風險水平將急劇上升。
結構化金融發展對我國金融機構的啟示
結構化金融作為金融工程領域塔頂的明珠,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雖然濫用結構化金融手段會導致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但并不能因此否認其價值。雪球產品在國內流行,暗示了我國金融創新從“繞監管”的低級形態逐漸進入發展金融工程的高級形態。
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在去杠桿、嚴監管的宏觀背景下,一些以前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紛紛被打破,部分機構經營遇到了困難。在新的形勢下,金融機構經營中可以考慮借鑒結構化金融的思路,探索通過金融創新的觀念和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作者單位:國家開發銀行)
金融市場月度資訊
保險公司總資產達2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4%
8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消息,2021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達24 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4%;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為2.7萬億元,同比增長4.2%。
中國信用債市場迎里程碑式監管文件
8月18日,央行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持續夯實公司信用類債券法制基礎,推動研究制定公司債券管理條例。
中證協就《證券行業誠信準則》征求意見
8月19日,中證協就《證券行業誠信準則》征求意見,擬在強化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證券資信評級公司等行業機構誠信管理職責的同時, 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誠信義務進行全面規范。
7月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1669.1億元
8月19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7月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1669.1億元。其中,國債發行6332.6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6567.8億元,金融債券發行8797.4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1184億元。
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起設立
8月1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起設立,注冊資本達111.5億元,股東范圍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領域,六大行理財子公司領銜的10家主要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在列。
7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23.54萬億元,環比增長2.21%
8月23日,中基協發布數據,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23.54萬億元,環比增長2.21%。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分別為2.24萬億元和5.43萬億元,環比分別縮減195億元和1831.1億元。
銀保監會完善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監管體制機制
8月26日,銀保監會公布新修訂的《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財產保險公司條款開發和費率厘定行為,強化條款費率監督管理,明確條款費率直接責任人及其違規處理。
我國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升至全球第四
8月3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透露,截至7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23.5萬億元,升至全球第四。其中,權益類基金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分別達5140只和7.7萬億元,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