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村 沈俊
摘 要:近年來,隨著航空運輸業的不斷進步,飛機租賃逐漸為各大航空公司所采用,以實現機隊的發展壯大及更新換代。本文選取飛機租賃中的融資租賃,關注了其在國內外的起源以及當前發展情況,并詳細分析了飛機融資租賃的優勢。此外,本文也關注了這一新興行業在市場、利率、自然、政治等方面面臨的風險,并提出了針對不同種類風險的防范措施以供借鑒。
關鍵詞:航空公司;融資租賃;優勢;風險;防范
本文索引:趙安村,沈俊.<標題>[J].中國商論,2021(17):-098.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09(a)--03
1 背景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航空運輸因快捷、安全的特點在現代運輸尤其是國際遠程運輸中占據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快速增長的客貨運量也要求不斷提高航空公司的運力。考慮到飛機的高價,各航空公司并不總是能夠依賴自有資金儲備購買,通常要尋求外部融資方式。其中飛機的租賃便是航空公司進行機隊擴張和更新換代的重要方式。在全世界機隊中,租賃飛機以低成本、高靈活性的優勢,已達到了60%以上的比重[1]。
飛機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把除了所有權以外的其他飛機的相關經營責任都轉至承租人,飛機的維護修理、繳稅及投保商業保險等事務都交由承租人負責。出租人的收益來源于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和飛機租賃期滿之后的殘值。租賃期滿之后,承租人既可以購買飛機,也可以續租或不再租賃這架飛機。
2 國內外飛機融資租賃發展現狀
2.1 國外情況
20世紀60年代,美聯航采用杠桿租賃的形式租賃了一架民用運輸機,標志著現代飛機租賃的開啟[2]。此后,飛機租賃日益受到航空公司青睞,邁進高速發展期。在隨后的半個世紀發展過程中,美國逐漸成為最發達的國際飛機租賃市場,在飛機租賃的方方面面引領全球發展。通用電氣金融航空服務公司(GECAS)、國際租賃金融公司(ILFC)這兩家國際知名的飛機租賃公司即位于美國。
除北美以外,歐洲發達國家由于有序的金融環境、完備的法律法規、成熟的低稅收政策和眾多專業人才,飛機租賃市場也十分活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市場。歐洲在現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較為成熟的融資政策法規體系,為完備的資本市場及交易市場提供了環境保障,低稅收的優惠也進一步刺激了飛機融資租賃的發展;歐洲對于飛機租賃配套環節的人才培養體系也較為健全,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培養了大批航空工程師、飛行員、熟悉相關市場及政策法規的人才,有力的保障了飛機租賃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2 國內情況
我國飛機租賃行業起步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晚了近20年,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1980年9月23日,中國民用航空與美國Hannowell租賃公司、Lloyds銀行合作,采取減稅杠桿租賃的途徑引入了一架B747-SP飛機,中國飛機租賃由此起
步[3]。1981年后,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公司——中國東方租賃公司宣布成立。由于經驗欠缺、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等原因,我國飛機租賃市場長時間被境外租賃公司、外資銀行等壟斷。外國公司憑借前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制訂苛刻的租賃條件,使我國航司在市場上處于被動地位,不得不承擔高昂的租金和極高的利率、匯率風險。
直到2000年5月,隨著飛機尾款租賃業務的開啟,中國本土化的租賃公司伴隨著飛機租賃業務的起步逐漸拉開帷幕。2006年,東方航空公司通過國銀租賃,采用經營租賃的模式引進了一架A330-300飛機[4],標志著我國第一單本土化飛機融資租賃業務的完成。此后,我國陸續在融資租賃的法規政策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以保障這一新興行業的健康發展。21世紀伊始,為促進租賃行業繼續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頒發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2009年,保稅區、保稅港區的模式開始在我國部分地區推廣開來,境內外飛機租賃公司如果在這些區域范圍內設立項目融資模式公司(SPV),可以獲得低稅收的政策扶持,飛機租賃的稅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此舉調整與創新了飛機租賃業務模式,逐漸打破了國外租賃公司對我國市場的壟斷。2020年6月,銀保監會牽頭頒布《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對融資租賃公司的運營規范、監管指標、監管規則等進行明確,我國飛機融資租賃市場也將進一步走向規范。
截至2015年底,全國民用航空的全部運輸飛機中,采用貸款自行購買的飛機為976架,采用融資租賃模式引入的有792架,經營租賃模式引入的則有871架。整體來看每種方式的占比都已基本接近,整體發展相對均衡。中國各航空公司機隊的迅猛增長為中國租賃公司提供了施展的空間,國家對飛機租賃行業的政策支持以及保稅區模式的推廣,亦為國內飛機租賃業務的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飛機融資租賃的優勢
2.3.1 飛機租賃為航空公司擴展資金融通渠道,提高資金使用率
民航業具有高投入、低收益的特點,對資金的需求較高。如果航空公司的飛機購置單純依賴自身的資本積累或金融機構貸款,很難占領市場。通過租賃的方式引入飛機,航空公司就不需要在飛機采購上一次性投入大額資金,只需遵循合同的約定向出租方支付租金,就能夠獲得飛機的使用權。這樣一來,航空公司獲得了高效運轉現有資金的機會,還能保證自身擁有足夠現金流來購買提高其經營效益的航材設備,進而提高資金使用率,改善公司經營環境。
2.3.2 飛機融資租賃有利于航空公司機隊的更新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包括飛機制造在內的高科技領域更新換代十分之快。隨著制造工藝的日益成熟,飛機的運行壽命較長,往往會出現經濟壽命先于使用壽命終止的情況,給航空公司帶來無形損失。如果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期可以根據經濟意義上的年限而浮動。一旦所租飛機的經濟技術年限走到盡頭,租期也可以隨之終結,航空公司能夠靈活租用更加先進的飛機。飛機折舊朝著合理化的趨勢發展,機隊也得到了及時更新[5]。
2.3.3 飛機租賃有利于航空公司優化內部管理,靈活改善經營策略
與長期借貸融資要求一定的流動比率相比,融資租賃很少出現這類限制,因此企業在管理上具有較好的伸縮性,便于優化經營管理策略。另外,當飛機租入后,為了遵守合同規定及時支付租金,航空公司必須充分提高飛機的使用率,改善經營管理策略[6]。
3 飛機融資租賃的風險及防范
雖然飛機融資租賃確有許多優點,但這種模式面臨著租期較長、租金回收期不可預測等問題,從開始立項到合同簽訂,涉及外貿、金融、法律和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風險也不容忽視。
3.1 風險種類
3.1.1 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外部環境,例如行業前景、宏觀經濟環境政策等,主要會對承租人產生影響。從承租人的層面來看,市場風險涉及以下三個方面:本行業即其他航空公司帶來的威脅,其他交通運輸行業(如鐵路)的競爭,航油及其他航材設備的價格波動給航空公司經營成本造成的影響[7]。
3.1.2 信用風險
對出租方而言,信用風險即承租人的還租能力。在約定的合同期內,出租方未能依據合同規定的期限交付飛機,或交付的飛機與之前的合同約定有出入。對于承租方來說,信用風險表現在航空公司未在約定的期限內支付租金,或者未經承租方的授權即對所租飛機進行轉租或拆除零部件等,損害承租方的利益[8]。
3.1.3 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指的是市場上利率波動造成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對承租方利益的損害。造成利率波動的因素復雜多樣,如所在國的政府或中央銀行出臺政策措施來調控、干預市場利率,或者市場上的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對承租方來說,如果租賃合同約定采用固定利率,在利率上浮的情況下就能有效地規避帶來的風險。反之,如果面臨利率下降,則會對承租方造成不利。同理,如果合同約定采用浮動利率,則利率上浮會給承租人造成租金上漲的損失[9]。
3.1.4 自然災害風險
自然災害風險是指租賃飛機因為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如火災、冰雹等)遭到損毀,給出租人或承租人帶來損失。自然災害風險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來轉移。一旦租賃飛機由于此類災害受損且保險責任成立,受損方可獲得保險公司賠付的理賠款項。
3.1.5 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如果承租方與出租方所在國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當任何一方所在國出現政治動蕩,或者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外交、經濟關系產生變化給租賃雙方帶來的損失。政治風險往往有以下表現:(1)戰爭、政變、暴動;(2)政權更迭帶來的政策不連貫;(3)當地政府限制飛機租賃交易;(4)對租賃飛機的征收或者抵押;(5)兩國外交貿易關系惡化;(6)當地保護主義、民族主義傾向加強[10]。
3.2 風險防范
3.2.1 應對市場風險
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價值。面對同行業其他競爭者及高鐵動車出行方式的沖擊,航空公司應盡快尋求可以維持長久盈利的方式。只有通過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增強顧客黏性,凸顯自身優勢,從容面對市場的各種波動[11]。
3.2.2 應對信用風險
融資租賃業務涉及面較廣,包括出租方、承租方、供貨方等,一旦其中一方發生違約,各方都有面臨損失的風險。
為此,承租人可選用以下方法防范這種風險,如選擇資信優良的銀行或金融機構進行擔保;依據相關法律條文簽定規范嚴謹的租賃合同,確保合同內容合法合規、責任明確。
3.2.3 應對利率風險
利率的波動對于債務融資的利息變動有較大影響,航空公司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規避此類風險。如果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貸款利率變化呈上升趨勢,應當盡量采用固定利率,使得航空公司可以按照之前約定的計劃繳納租金。反之,如果國際金融市場貸款利率呈下降趨勢,可考慮采用浮動利率計算租金。在采用浮動利率時,也建議航空公司附加一定的保護性措施[12]。如通過投保利率保險,由航空公司與金融保險機構約定一個利率值,利率在該數值以下波動造成的損失由承租人自身負責,如在該約定值之上發生波動造成損失,則由保險公司來承擔。
3.2.4 應對自然風險及政治風險
自然風險及政治風險的規避主要依靠飛機保險。
飛機保險是指為了防止飛機因自然災害、戰爭、機務等原因遭受全損或部分損壞(包括機身、發動機及主要零備件)而發生損失,包括機身及零備件一切險、航空公司法定責任險、機身戰爭險、機身免賠額保險等。航空保險的風險高度集中,投保金額巨大,是保證航空運輸市場穩定必不可少的措施。承租方投保航空險之后,保險權益會轉讓給飛機出租方。保險權益發生轉讓后,由航空公司出具書面文件告知保險公司,從而在保險權益轉讓合同期間,使飛機出租方成為為保單的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之一,其他擁有飛機權益的相關方也將成為該保單的附加被保險人。
飛機在飛行途中較常遭遇到的自然風險包括鳥擊、雷擊等,輕則對機翼表面造成損傷,重則導致發動機嚴重受損。此外,停在機場的飛機在惡劣天氣狀況下(如臺風、冰雹),一旦受損也可能引發高昂的維修費用。事故屬于保單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保險公司將向航空公司支付賠款,而航空公司也將使用該賠款向出租方償還損失、支付未支付的租金。
政治風險的規避與自然風險較為相似,也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投保機身戰爭險、戰爭超賠險的方式來規避。若承租方所在國的保險公司不認可該險種,經由雙方協議確認,可以由該國的國家銀行出具銀行擔保函,擔保函的申請人為承租方、受益人則是境外出租方。
4 結語
現今,飛機融資租賃日益受到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睞。由于經濟制度、發展經驗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飛機租賃業仍然處在起步階段,關于飛機融資租賃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較少,航空公司對飛機融資租賃中的風險管理認識欠缺。對此,航空公司應采取合理的措施規避飛機融資租賃過程中的各類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風險帶來的損失,從而充分發揮飛機融資租賃的優勢。
參考文獻
周文培.飛機的經營租賃與融資租賃[J].中國民用航空,2002(6):65-66.
韋淑楠.我國飛機租賃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4):45-46.
宋昱辰.我國航空公司飛機引進方式研究[D].天津:中國民航大學,2018.
牛靜.中國飛機融資租賃業發展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5.
石汝惠.航空公司飛機融資租賃的風險控制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
王婷.現代租憑在航空公司飛機融資中的應用與發展[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
李臻蓁.飛機租賃對中國航空公司效益的影響[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8.
賈利軍,謝忠民.租賃保險:適時而生、前景無限[J].銀行家,2009(7):85-86.
陳林.我國飛機融資租賃的風險分析[J].空運商務,2012(15):18-20.
吳國暉.我國飛機融資租賃實務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9.
曹丹.融資租賃的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1.
吳國暉.我國飛機融資租賃實務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9.
Current Sit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of Aircraft Leasing
PICC P&C Shenzhen Branch? Zhao Ancun
Shenzhen Airlines? SHEN Ju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ir transport industry, aircraft leas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with airlines for their expansion and updating. This paper selects the financial leasing in aircraft leasing,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its origin and current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of aircraft financing leasing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focuses on the risks of this emerg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market, interest rate, nature, and politics, and thus proposes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different types of risks.
Keywords: airlines; financial leasing; advantages; risk;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