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香蘭
(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吉林 延邊)
腎結石為臨床常見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發病后伴有腹脹腹痛、血尿等病理表現,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學者針對腎結石病因病機,多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方式,近年隨著微創技術不斷優化,經皮腎鏡取石術為腎結石首選治療方案,臨床應用具有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可控、術后恢復周期短等優勢,受到臨床學者廣泛關注[1];考慮經皮腎鏡取石術微創手術,手術開展特異性較高,對臨床護理依賴性較大,需于手術開展期間輔以有效護理干預,以降低手術創傷,確保微創應用優勢[2]。本研究筆者特針對綜合護理對策于經皮腎鏡取石術應用有效性進行探究。
采納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行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患者進行數據比對,共計74例,依據手術順序劃分小組,試驗Ⅰ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齡31-77歲,年齡平均為(48.92±2.41)歲,結石直徑1.7cm×2.3cm-3.4cm×4.0cm,病程9個月-5年,病程平均為(3.14±0.51)年;試驗Ⅱ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28-75歲,年齡平均為(48.89±2.39)歲,結石直徑1.5cm×2.2cm-3.2cm×4.0cm,病程1-5年,病程平均為(3.12±0.55)年;兩組腎結石患者入組資料做統計比對,差異細微(P>0.05),符合后文比對價值。
所選患者經采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均由相同外科小組實施手術;試驗Ⅰ組患者于手術期間輔以常規護理對策,輔助患者進行術前備皮,熟練術中儀器遞交,縮短手術開展周期,加強對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的監測,若發現異常,及時聯系主治醫師,給予針對性治療干預,準備好手術搶救器械,確保手術治療順利開展,遵醫囑給予患者切口管理,降低醫院性感染情況發生率。
試驗Ⅱ組患者于手術期間輔以綜合護理對策:(1)術前護理:術前開展體位指導,告知手術體位情況,指導患者術前鍛煉,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度,輔助患者進行術前準備,術前6h給予患者進食,于患者術前1h給予患者適量飲用生理鹽水,幫助患者緩解饑餓感受,利于術后腸道功能恢復,依據患者術前心理狀況,開展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導,考慮患者受疾病知識的影響,伴有不同程度焦慮、恐懼、不安等心理狀況,嚴重影響臨床護理工作開展有效性,需針對疾病相關知識、手術開展注意事項等相關情況對患者進行講解,幫助患者提高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手術不良心理狀況[3];(2)術后護理:術后指導患者手術體位,采用屈曲平臥位6h,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患者呼吸道堵塞,術后24h為高風險期,加強對患者術后24h生命體征的監測,及時記錄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脈搏等指標,若發現異常及時聯系主治醫師給予針對性干預;考慮患者術后留置引流管,開展引流管管理,固定好引流管,避免異常脫落[4,5];給予患者有效的靜脈營養干預,加強對患者機體營養狀況觀測,避免患者術后繼發營養不良,待患者正常排氣后,適當給予患者流質飲食,觀察患者是否伴有不良反應,逐漸過渡到普食,多給予患者飲水,加速機體新陳代謝;給予心理指導,采用鼓勵等方式,明確疼痛發生情況,避免因疼痛因素導致患者出現恐懼、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針對疼痛劇烈疼痛耐受較低患者,可遵醫囑給予患者鎮痛藥物,建議采用自控泵進行鎮痛等方式,有效提高鎮痛有效性[6];術后開展預見性護理干預,針對壓瘡因素,按摩受壓部位,可于皮膚凸起部位,放置軟墊,以幫助患者緩解剪切力,避免壓力性損傷情況發生;術后開展抗感染對策,給予患者敏感抗生素進行針對性治療,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避免醫源性感染情況,合理調節靜脈輸注速度,合理使用抗生素[7]。
統計比對兩組患者圍術期并發癥,主要不良事件包括手術感染、術后出血、結石殘留。
借助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估社會功能、軀體角色、生理功能及情感狀況等維度。
試驗Ⅱ組患者1例繼發術后出血,試驗Ⅰ組患者3例手術感染,3例術后出血,1例結石殘留,總發生率比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并發癥比較
試驗Ⅱ組患者于社會功能、軀體角色、生理功能及情感狀況等維度評分均高于試驗Ⅰ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腎結石為臨床常見病,患者發病后伴有明顯病理表現,以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便血為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部分患者伴有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情況,易導致腎積水,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作為泌尿系統結石首選治療方案,臨床具有安全性高、術后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應用優勢,于腎結石應用中得以廣泛推廣,考慮手術開展特異性較高,對臨床護理依賴性較大,于經皮腎鏡取石術開展期間,需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對策,幫助患者平穩渡過圍術期。綜合護理模式作為臨床優質護理重要內容,臨床開展理念堅持以患者為服務中心,依據患者護理感受,制定針對性護理對策,于臨床護理開展期間,加強對患者機體狀況的了解,開展多元化護理干預對策,于術前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狀況,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開展有效術前準備,輔助患者術前備皮、術前禁飲禁食,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依從性[8];于術后開展體位管理,提高患者機體舒適度,術后依據患者機體營養狀況,開展有效的營養支持,確保患者術后機體營養均衡,依據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既往臨床護理經驗,開展預見性護理干預對策,避免壓瘡、出血、醫源性感染情況發生,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確保最佳預后。
綜上,于腎結石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中開展綜合護理對策,可降低手術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