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慧茹 梁素娟 黎銀英
【摘要】目的:探討在改善股骨遠端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及生活質量中實施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間于本院治療股骨遠端骨折的5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分組,將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療的患者納入參照組(25例,實施常規康復護理),將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治療的患者納入研究組(27例,實施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比較兩組出院前、出院后3個月的膝關節功能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兩組出院前膝關節功能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出院后膝關節功能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顯著提升,且研究組提升幅度大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改善股骨遠端患者膝關節功能效果理想,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股骨遠端骨折;膝關節功能;生活質量;延續性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1-0243-02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ervice in improving knee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femoral fracture
ZOU Hui-ru, LIANG Su-juan, LI Yin-ying(Second Department of Surgery, Guancheng Hospital, Dongguan C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ervices in improving kne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Methods: 52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for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25 cases, implementing routine rehabilitation care), include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April 2020 into the study group (27 cases, implementing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care services). The knee function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knee function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discharge (P>0.05); the knee function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discharge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discharge, and the knee function scores were studie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distal femur has an ideal effect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Knee joint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Continuou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股骨遠端骨折是指股骨髁和干骺端的區域發生嚴重軟組織損傷、骨折端粉碎,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股骨遠端骨折,但康復時間較長,這就需要術后加強康復護理,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膝關節功能[1]。常規護理通過在院內指導患者康復訓練,但患者出院后康復護理斷層,患者訓練積極性降低,且操作不規范,進而影響康復訓練效果。因此,開展延續性康復護理對促進患者康復訓練十分必要[2]。延續性康復護理可以保證患者從醫院到家庭得到連續性的照護,有利于提高康復訓練效率和質量,這對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3]。為此,本研究選擇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間于本院治療股骨遠端骨折的5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改善股骨遠端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及生活質量中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應用效果,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52例股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入院治療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根據入院時間分組,將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療的患者納入參照組(25例,實施常規護理),將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治療的患者納入研究組(27例,實施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在我院倫理委員會支持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參照組:男女例數分別為17例、10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3.74±4.51)歲;病程2~10 d,平均病程(6.47±2.16)d。研究組:男女例數分別為15例、12例;年齡44~70歲,平均年齡(53.87±4.63)歲;病程2~13 d,平均病程(6.71±4.25)d。兩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治療依從性良好者;認知和溝通能力正常者;經影像學檢查,確診股骨遠端骨折者。排除標準:病理性骨折者;機體性能測試>30分或<12分者;合并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計劃,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訓練,住院時給予健康教育,并發放康復訓練手冊,由患者根據手冊內容自行完成康復訓練,出院后電話隨訪詢問和記錄患者康復訓練情況。研究組采用延續性康復護理:為患者組建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小組,以骨科臨床醫師、護士長、社區康復護理人員為主,參考優秀醫學文獻和總結既往臨床經驗,設計科學合理、適用性強的康復護理方案。評估患者術后康復期危險因素,并密切檢查危險因素控制指標,向患者說明術后康復期可能存在的并發癥或不良事件,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采用圖文的方式講解膝關節功能損傷自我護理措施,并告知其康復訓練的相關內容和時間,同時根據患者檢測指標明確康復護理介入時間與訓練目標,向患者說明分階段開展康復訓練的注意事項。社區康復護理人員學習股骨遠端骨折康復訓練內容,并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恢復情況,詳細記錄每個階段患者康復效果,對患者進行一對一指導,由床上被動運動過渡至主動運動,再從床下主動運動過渡至負重運動。在訓練期間,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增強其自信心,使患者堅持完成各個階段訓練目標,將其康復訓練情況及時反饋至醫院,做好溝通和協助,及時處理患者存在的問題。
1.3觀察指標 采用膝關節活動度(ROM)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個月膝關節功能恢復程度,量表Cronbach’sα=0.87,包括肩關節屈曲、伸展和肘關節屈曲伸展等,滿分100分,評分與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呈正比關系。使用生活質量(QOI-BREF)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個月的生活質量。量表Cronbach’sα=0.81,包括生理健康、心理情緒、社會功能和環境方面,總分1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由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兩組出院前后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 兩組出院前膝關節功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出院后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出院前,且研究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出院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兩組出院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出院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出院前,且研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股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與康復護理是密不可分的,術后對患者及時開展康復護理,可以幫助其改善機體功能,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有利于縮短康復時間,但是傳統康復護理局限于住院患者,這導致部分患者出院后出院后無法獲得科學規范的護理服務,容易出現諸多健康問題和照護需求[4-5]。延續性康復護理是指從醫院到家庭的護理延續,依據醫院制定的康復計劃,由社區護理人員向患者開展持續性指導和隨訪,使其在康復期中得到規范、持續的康復護理服務,從而促進其康復效果,避免病情惡化[6]。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出院前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出院后膝關節功能評分提高,且研究組提高程度大于參照組(P<0.05)。分析原因,延續性康復護理可以彌補常規護理的局限性,為患者提供長期的護理,幫助其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同時社區護理人員依據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按時、標準地完成各個階段的訓練目標,能避免退行性惡化的情況,最終達到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7-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與出院前相比,兩組出院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提升,且研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延續性康復護理服務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在護理中可以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和負性心理,還能及時察覺患者不適癥狀,并給予相應處理,進而提高患者康復效率,同時康復訓練可以根據患者的恢復程度進行調整,個體性指導患者各階段的訓練,使膝關節功能改善效果更顯著,實現生活質量的提高[9-10]。
綜上所述,采用延續性康復護理可改善股骨遠端骨折患者膝關節功能,還顯著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麗靜, 陸艷, 潘圓圓, 等.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對經陰道分娩產婦盆底功能康復的影響效果[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7): 1192-1193.
[2] 馮勇, 雍浩川, 張曉星, 等. Herbert螺釘治療股骨遠端外側髁后部骨軟骨骨折1例[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0, 28(8): 766-768.
[3] 李海燕, 趙金偉, 江海紅, 等. 前列腺癌根治術后患者延續護理服務需求的調查[J]. 護理與康復, 2020, 19(3): 80-83.
[4] 楊艷, 胡晶晶. 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的改良延續性護理方案對手外傷病人的護理效果[J]. 骨科, 2019, 10(6): 551-554.
[5] 馬健蕓. 有效性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9, 25(6): 1067-1070.
[6] 儲萍萍, 顧君君. 微信平臺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對日間膝關節鏡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及評價[J]. 海軍醫學雜志, 2020, 41(1): 76-80.
[7] 鄧燕玲. 腦卒中延續護理綜合信息服務云平臺構建及應用[J]. 護理學報, 2019, 26(19): 50-52.
[8] 左登霞, 左登芹, 姜金霞, 等. 卒中后殘疾老年患者居家護理服務需求的質性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 2020, 17(16): 182-185.
[9] 顧海燕, 嚴茜茜, 高紅, 等. 居家康復期信息需求滿足對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的影響[J]. 安徽醫學, 2020, 41(7): 853-857.
[10] 王忠正, 趙闊, 孟建峰, 等. 大腿遠端前內側入路在股骨骨折內固定術中應用的影像及解剖學研究[J].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2020, 25(4): 350-354.
作者簡介:鄒慧茹(1976.11-),女,廣東河源人,主管護師,護士長,研究方向:外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