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虎 張廣芹 劉聰 張樹寶
摘要:工廠化水產養殖采用的是室內養殖的工業模式,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質的穩定和水產養殖對象的安全。山東沿海地區的工廠化水產養殖在國內發展得比較早,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帶頭示范作用,但是從一線養殖戶反饋的信息和大量調研分析結果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主要對山東沿海地區工廠化水產養殖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簡單分析,提出了針對山東沿海地區工廠化養殖模式的建議:推進流水養殖模式向循環水養殖模式轉變,加大對工廠化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的政策補貼以及不斷增強對水產技術專業人員的培養力度,多措并舉,推動工廠化水產養殖高效、有序發展。
關鍵詞:水產;工廠化養殖;問題;建議
工廠化水產養殖是對傳統漁業養殖模式的革新,它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水產品進行高密度、集約化生產,最終目的是實現水產養殖行業的綠色健康、高效益及可持續發展[1]。從20世紀90年代起,以大菱鲆工廠化為代表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在山東沿海地區得到了大力推廣[2],對名貴水產品的生產起到了很大的推廣作用,主要的養殖品種包含大菱鲆、舌鰨、南美白對蝦、斑石鯛、海參、海腸等。筆者作為山東煙臺地區水產技術員,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養殖戶反饋情況,梳理了山東沿海地區工廠化水產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供讀者朋友參考。
1 傳統水產養殖向工廠化養殖轉型現狀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發生。特別是近幾年,大面積長時間干旱、洪澇、臺風等極端天氣多發,對水產養殖業造成巨大沖擊。例如2019年的9號臺風“利奇馬”對山東青島、濰坊等地區的網箱養殖及土塘養殖都造成了慘重的損失[3]。對于外塘養殖來說,環境和季節的變化都是不可控的,很可能給養殖池塘的各項水質指標帶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短時間內由于降雨、高溫、霜凍等天氣的變化極易導致水溫、酸堿度、溶氧量等這些關鍵指標的突變,從而引發水產養殖動物產生應激反應,最終造成水產養殖總量的減少,甚至是絕收。靠天吃飯的土塘養殖模式受外界環境的限制越來越多,傳統水產養殖行業的轉變也越來越迫切。工廠化水產養殖采用的是室內養殖的工業模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水質的穩定和水產養殖對象的安全。從整體來看,工廠化水產養殖是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值得行業內人士持續關注和不斷嘗試完善[4]。
近年來,在國內水產養殖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環保政策實施的雙重壓力下,新型健康、高效、環保的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受到了廣大水產養殖戶的密切關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陸基工廠化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5]。山東沿海地區的工廠化水產養殖在國內發展得比較早,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帶頭示范作用,但是從一線養殖戶反饋的信息和大量調研分析結果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2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存在的問題
山東沿海地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業的發展受到的限制條件比較多,雖然在國內發展得比較早,但在全球范圍內當前仍然處于較低的初級水平。盡管這幾年我國循環水養殖觀念的傳播和發展速度較快,但是養殖主體多以個體戶為主,規模化養殖企業不僅數量極少,而且總體規模也較小。
2.1 整體發展水平較低
目前工廠化養殖的方式大體上分為流水養殖、半封閉循環水養殖和全封閉循環水養殖3種形式。在山東沿海地區,受水處理成本高、海水或者地下鹵水資源較充足等因素的影響,基本上絕大多數還是以流水養殖為主,真正意義上的全封閉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工廠比例極少,技術應用還處于工廠化養殖的初級階段,海陽、萊陽等地區的工廠化養殖狀況基本上還是處于“人工養殖池+廠房外殼”的低端模式,設備、設施較少,單位產量較低。據統計,流水工廠化養殖單位水體產量為10~15kg/m3·年,而發達國家密集型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產量高達100kg/m3·年[6]。總體來看,山東沿海的工廠化多以流水工廠化養殖為主,養殖模式的發展水平依舊處于初級階段。
2.2 投入高、回收難、風險大
無論是流水養殖還是循環水養殖,工廠化水產養殖前期要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養殖工廠基礎建設、養殖設備采購安裝、苗種飼料購買以及技術人員的招聘等,投入金額很大。例如煙臺地區的工廠化養殖場租金多在6萬元/畝·年,中小散養殖戶幾乎無法承擔。同時工廠化養殖的資金回收時間相對較長,運行管理、成本控制、產品銷售等因素都影響著成本的回收與盈利。長期存在的“高投資、高風險”問題,直接限制了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的發展。
2.3 養殖技術、管理水平還不能適應需求
據近年來從事工廠化養殖的用戶反映,目前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運行成本相對較高,主要表現在能耗上。經過多年的實踐,傳統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操作管理難、維護成本高、運行能耗高等問題始終無法得到徹底解決。另外,工廠化水產養殖對養殖技術要求非常高。一般情況下,無論何種規模的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都會招聘至少一名水產技術員在養殖管理上進行全程跟蹤指導,但實際上,當前水產養殖行業這種專業有經驗的水產技術員少之又少,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養殖環境的變化,對于該類水產技術員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兩個硬性要求也在凸顯:一是水產養殖相關專業科班出身,另一個是多年養殖成功的實踐經驗。
2.4 水質污染嚴重,病害頻發
在高密度、集約化的工廠化養殖環境下,飼料投喂用量是土塘養殖的十幾倍甚至是數十倍,大量的殘餌糞便極易造成養殖水質的嚴重污染。飼料殘餌、養殖動物的糞便在水中分解出過量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是造成養殖經濟動物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海水中的弧菌、大腸桿菌等一些有害菌得到了良好的繁殖環境,進而引起病害的發生。因此,工廠化水產養殖對養殖水質的要求特別高,而且流水養殖模式對換水量要求特別大。
2.5 養殖品種的附加價值要求高
較高的準入門檻使得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與普通低附加值水產動物無緣。據筆者實地調研發現,從事工廠化水產養殖的養殖戶和企業大多數會選擇大菱鲆[7]、舌鰨、南美白對蝦、斑石鯛、海參、海腸等生長周期短、多茬養殖、產品價格高、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養殖技術相對成熟、市場相對穩定和經濟附加值相對高的名貴品種作為養殖對象。養殖品種的附加價值要求高直接限制了絕大數的淡水養殖品種,當然鮭鱒類冷水魚作為價格較高的淡水養殖產品,一直以來被工廠化養殖戶所喜愛。較單一的養殖品種,造成了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容易使消費市場飽和,導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3 針對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提出的意見建議
雖然山東沿海地區的工廠化養殖模式還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但毋容置疑,發展海水工廠化養殖符合山東省內人多地少、水資源緊缺、環境保護的現實情況。通過養殖情況來看,工廠化養殖具有產量高,效益好,易于管理,不受季節變化的限制等特點優勢,符合水產養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是山東省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的一個重要契機[5]。
3.1 推進流水養殖模式向循環水養殖模式轉變
濰坊、煙臺、青島等沿海地區自上個世紀以來,積極發展“深水井+大棚”的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為代表的海水工廠化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迫切需要工廠化流水養殖模式向循環水養殖模式轉變。當然,實現循環水養殖模式的重要一點就是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革新,真正開發出易于管理的循環水養殖系統。
3.2 增強對水產相關技術人員培養力度
整體上來看,農林牧漁對于人才的需求還存在很大的缺口,工廠化水產養殖對于技術要求極高,以往傳統養殖模式下的靠經驗養殖幾乎行不通了。工廠化養殖模式對于水產技術員的學歷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時代和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山東省內各大院校提高對水產養殖學科的重視程度,加強水產學科建設,并對水產養殖學科的高校人才做好行業前景展望和從事行業引導。
3.3 加大對工廠化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的政策補貼
受安裝設備、場地租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無論是流水養殖還是循環水養殖,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的綜合養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該模式又是今后的發展方向[8,9]。建議將工廠化水產養殖設施建設與國家農業基礎設備改造補貼、農機補貼等政策相結合,并進一步降低農業用電成本,沿海各縣市區成立工廠化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切實降低養殖個體和企業的負擔,推進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雷霽霖.海水魚類養殖理論與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 丁永良.中圍流水高密度養魚的沿革[J].漁業機械儀器,1988(4):6-7.
[3] 臺風"利奇馬"致530余億元直接經濟損失[N].新京報網,2019-08-15.
[4] 王峰,雷霽霖,高淳仁,等.國內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研究進展[J].中國水產科學,2013(5):192-203.
[5] 劉寶良,雷霽霖,黃濱,等.中國海水魚類陸基工廠化養殖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J].漁業現代化,2015,42(1):1-5.
[6] 王清印.海水設施養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7] 王峰.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系統優化與養殖效果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8] 張寶龍,趙子續,曲木,等.工廠化水產養殖現狀分析[J].養殖與飼料,2020(1):31-34.
[9] 陳軍,徐皓,倪琦,等.我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發展研究報告[J].漁業現代化,200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