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
【摘要】經濟發展迅速,我國的國土工程建設的發展也有了創新。國土空間規劃作為我國新時代下國土管控和城鄉統籌的重要工作內容,保證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效果對于提高我國國土資源管控和綜合利用率顯得至關重要。同時應在考慮各項基礎要求條件下確定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遵循合理體系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避免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同時還應保證新時代國土空間技術支撐平臺的合理性,確保各模塊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效果得到有力保障。
【關鍵詞】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2020年9月,自然資源部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對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基礎工作和編制內容作了詳細規定,并提出“開展總體城市設計研究,將城市設計貫穿規劃全過程,基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塑造具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市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和空間形態……提高國土空間的舒適性、藝術性,提升國土空間品質和價值”。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期存在事權不清、定位不明、銜接不暢、剛性不足、法理存疑等問題的總體城市設計。如何借助規劃體系改革的大勢,在現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框架下進一步發揮更大的效用,是現階段城市設計領域要解決的關鍵難題。
1、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要求
在新時代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時需要考慮的要求比較多,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對我國國土面積和地區地質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各項研究結果制定國土空間規劃模式,從而避免國土空間規劃出現問題,并在保證國土空間規劃效果條件下避免各項工程實際建設時出現國土資源利用率下降這一問題。其次,在新時代不斷發展條件下,就應結合新時代發展要求對國土空間規劃模式進行優化創新,并在創新模式支持下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流程,促使有關部門按照標準流程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效果和現實作用,更好滿足新時代國土資源利用和綜合規劃工作的現實要求。再次,應在國土空間規劃做好各項基礎信息收集工作,彰顯各項基礎信息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作用效果。同時利用相關信息確定國土空間規劃方案,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效果和現實作用。突出國土空間規劃的優勢和現代化內涵,將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出現各項問題的幾率降到最低。最后,應對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人員展開有效培訓,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在考慮各項規章條例的同時做好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嚴防國土空間規劃受到人為因素干擾,針對性提高國土空間規劃水平。
2、國土空間規劃發展趨勢
在國家發展和土地規劃過程中,其空間規劃主要強調自然環境、生態平衡、城鄉建設、工業生產、礦產資源等相關方面,以此作為基礎,針對不同影響要素與專項進行集合梳理,最終實現國家空間規劃的統一評定、重點控制和管理、完成國土區域規劃的整體性計劃,其中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還需要包含基礎性能和戰略性規劃兩個方面,但是國土規劃過程中,除了包含生態環境、自然生產以及安全效率等相關性能等基礎需求,必然會逐漸展現出區域設計的重要性。從本質上看則需要針對地域結構文化、社會發展趨勢、藝術審美以及哲學等深層次價值進行綜合分析,從根本上滿足國家發展以及土地空間規劃的整體高水平需求。
為此技術人員需要針對城市方案設計進行詳細規劃,但是在區域劃分過程中相對清晰明了的城市規劃限制并不限制在城市與鄉村基礎層面,而是應該針對城市整體層面開展系統化的技術提升。然而針對區域劃分目標和對象已經不再局限于城市角度,而是區域角度,其內部結構所包含的內涵和實際意義同樣產生了具體轉變。城市方案開展設計過程中,需要作為城市區域規劃三維空間結構的重要基礎工具,雖然目前在城市總體結構層面開展大范圍、大規模開展技術探索,但是據大部分探索目標需要以城市結構作為主要結構體。
針對目前各種類型相對比較復雜、空間劃分豐富等方面,其城市方案設計仍然存在著問題和不足,需要開展技術提高和突破[1]。從本質上看,從城市結構計劃方案發展角度來看,其區域劃分想要急需向上發展,需要進一步保證區域設計的特征突出,而更重要的則是方案設計要素需要從城市內部結構向區域化轉移,進而有效反映出自然生態環境,比如:山脈、河流、地貌、天象、森林、田野、文化遺址、交通廊道、輸電設施、水利設施、工礦園區等方面。除此之外,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想要充分體現出區域劃分的可行性,還需要進一步強調國有土地區域劃分的基礎形象、生態環境、農田等大型地質景觀以及精神文化實際作用。
3、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支撐平臺
3.1省域層面平臺
在省域范圍內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時,應強化人工智能推演技術在其中應用力度,借助該項技術科學有效地判斷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發展趨勢,同時結合相應發展趨勢規劃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證省域范圍內國土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規劃水平。而且在其中應用人工智能推演技術還能為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提供便利支持,突出各項現代化技術手段在其中作用效果,從而改善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保證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實施效果,確保該項工作平臺規劃布置和基礎工作實施效果達到合理狀態,從而結合相關工作實際發展要求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避免省域范圍內國土空間規劃因人工智能推演不足和省域發展大勢判斷不達標而出現問題。彰顯各項現代化技術現實作用,促使省域層面平臺中國土空間規劃可以順利開展。
3.2區域層面平臺
在區域層面平臺中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時,應遵循合理要求強化人工智能推演技術在其中應用力度,通過該項技術可以保證相關人員對區域層面范圍內的城市群發展動態和城市重大空間協同問題進行優化處理,避免區域層面平臺中國土空間規劃因未來預測不準確而出現問題。而且在區域范圍內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時可能會因為各項基礎業務協調力度低下而出現問題,這就應利用人工智能推演技術對區域范圍內城市重大空間協調問題展開全面優化,避免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因區域層面平臺技術不合理而出現問題。從而彰顯各項現代化技術在區域層面平臺和相關工作實際開展中的作用效果。加上區域層面平臺國土空間規劃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要求比較多,這就應強化各項問題綜合處理力度,保證區域層面平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落實程度,將人工智能推演技術在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中的實際作用表現出來。
結語: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內容豐富而復雜,就像發展規劃體系一樣,涉及土地、資源、環境、地理、經濟、社會、規劃等多個學科,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離不開多學科的交叉合作與支撐。國土空間規劃是城市規劃實踐的重要領域,城市規劃發展要適應國土空間規劃的時代要求,放眼美麗國土,規劃美麗城鄉,聚焦美好人居,共筑美好家園。城市規劃長期服務于發展規劃體系,作為國民經濟計劃的延續與深化,城市規劃實踐與基本建設過程結合緊密;可以預期,隨著城市規劃學科開始服務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城市規劃實踐將在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城市治理現代化過程中取得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白曉飛.國土空間規劃支撐技術體系建設[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0(21):20-21.
[2]吳志強.加快構建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體系[N].中國自然資源報,2020-07-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