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虎
【摘要】由于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各工程的建設發展趨勢很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建設工程中,最重要的挑戰是提高機械工程的質量,以提高土木工程的生產率并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作用。這要求在工程建設項目以及工程質量控制中加強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從管理的角度來看,質量監控和狀態技術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對工程活動的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是國家宏觀管理的一部分。這種行為可以有效地提高項目的施工質量,保護人民的切身利益。但是,現階段公共項目的質量監督管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積極作用。對此,該文將重點討論解決質量監控和公共項目管理領域中現有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在建設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應利用政府進行質量監督管理,以有效提高項目質量,防止質量安全隱患和其他各種問題。在當前情況下,建立用于監視和管理項目質量的系統時,仍然需要解決許多問題。
1、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存在的問題
1.1政府質量監督性質與現行監督方式不相適應
使用的監督方法應包括宏觀監測和管理,其中包括隨機、科學和客觀的抽樣和檢查,強調施工活動所有相關方質量行為的合法性。在計劃經濟模型的框架內形成“批量”監視方法的慣性已經保存了很長時間。監管機構歷來被用作質量檢查員和管理員,以簽署、確認和評估公司的質量。建設部發布的一些規定也涉及微觀監控,盡管業內人士積極探索和改革當前的監視方法,但當前的質量監視方法仍受轉筒的思想和其他空洞思想的影響。在直接監視公司質量和參與大量秘密項目審查的級別上,未表現出政府質量監督的責任。
1.2監督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其政府質量監督的性質不相適應
國家質量控制的實質是依法管理,質量控制機構是控制項目質量的執法機構,現場檢查的監督人員是質量控制。盡管現有主管的技術素質較高,但他們通過長期的專業和認知習慣將自己定位在技術管理中。可以列出許多與業務質量相關的問題,但是對法律管理不是很了解。法律管理的要求是通過對施工工作或其結果進行抽查、糾正和調查各方違反質量法律法規的行為,并通過規范每個公司來確保項目的質量。目前,大多數質量監督人員對此還不夠了解。預備方案的措施已經建立了好幾年,“穿新鞋,走舊街”的情況幾乎沒有改變。這充分反映出我們的主管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理解、技能和運用水平不高,其整體素質與法律管理要求大相徑庭。
2、解決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現存問題的對策分析
2.1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
第一,中央政府應根據當時建設項目質量監督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增加一些合理的法律規定,填補法律漏洞,并修改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原始法律。解決法律法規相矛盾的問題,進一步明確政府項目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確保各種監督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對項目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了質量。第二,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用于監督和管理項目質量的監管體系,并不斷改善開發商的生命周期項目質量責任和問責制,以確保每個部分都存在質量問題。可以檢查各個負責部門和負責人員的項目結構。在困難的情況下,機械工程領域的資格可能會被取消,這使其很難在建筑市場上站穩腳跟。這些系統的實施要求政府質量控制機構充分發揮作用,積極與各種參考機構進行溝通和合作。簽署質量責任制度終生承諾,限制每個單位的行為并提高建筑質量。第三,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還應加強自身設計,制定一個牢固的單位內部評估體系,建立健康的競爭機制,充分激發熱情和員工的主動性,提高工作質量,為有效執行政府職能做出貢獻。
2.2建立健全約束機制
質量監控和政府項目管理的積極作用要求員工嚴格遵守監控和管理規則。但是,實際上一些員工被利益所誘惑,在建設項目中遇到質量問題,無法落實責任。為了有效解決政府技術控制和質量管理部門的腐敗問題,有必要加強對人員的限制。第一,實施內部保留監督機制。建設項目的監督和質量管理是一項高度專業的工作,監管者和管理者必須不斷使用經濟和技術手段來優化影響監督和管理的因素,包括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提高設備的生產率。第二,建立技術大樓監管部門的保留機制,為施工經理創建保留機制是最有效的保留手段。這主要是由于主管完全考慮了用戶等級、社會測試和其他內容,并使用行政管理技術來限制主管人員的行為。第三,需要建立一種社會保留機制,建設項目的質量以單位反映。同時,社會各界自動控制建設項目的質量,限制了質量控制和管理人員的行為。在這種限制下,工作人員必須審查輿論提出的合理問題,以便不斷提高績效標準,提高項目監測和質量管理的質量。
2.3不斷提高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監督管理人員的管理
第一,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質量管理部需要不斷完善人才庫機制,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專家,充分利用現有人員,組成一支高素質的技術質量監督隊伍,大大提高監控質量。第二,政府部門應加強人員培訓,定期組織人員接受技術質量控制技術和技能的培訓,提高人員的專業素養,同時需要改善員工的法律素養培訓,以使員工能夠更好地獲取法律知識,提高依法進行的技能和行政管理,并保持良好的政府形象。
結語:
總而言之,國家質量監督在建設項目的監督和質量管理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國家的力量來保證工程質量。在實際的工作流程中,狀態質量控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并從系統設計、更改監控方法和提高員工素質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以為同事提供必要的對策和一些幫助。
參考文獻:
[1]孫志成.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3):39.
[2]劉耀培.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科技與創新,2015(10):44+47.
[3]宋喜梅.淺析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J].廣東科技,2010,19(02):16-17.
[4]薛守貴.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存在問題的探討[J].安徽建筑,2004(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