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接著分析了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處治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對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7.
瀝青路面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特點那就是其受溫度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在夏天瀝青會出現軟化的情況,而在冬季因為溫度太低會形成脆裂,這就使得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比較短。為了保障瀝青公路的使用壽命,那么就需要從建設源頭進行問題的解決,然后保障路面的質量。
1、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分析
1.1裂縫成因
裂縫形成周期較長,在初期階段不會給車輛行駛造成影響,但會影響道路的美觀性。經過一段時間后,由于暴雨、暴雪等自然因素的持續作用,導致路面大量的積水通過裂縫進入結構內部,會直接影響基層質量。一般而言,路面結構疲勞、結構層熱脹冷縮、施工操作不到位等都可能引起公路路面裂縫,同時,不同成因的裂縫病害在表征上存在差異。以橫向裂縫為例,施工縫連接不緊密、瀝青質量差、附近橋梁地基下沉,都會導致裂縫問題,并使其形成垂直于道路中心線的橫向裂縫。
1.2車轍成因
車轍也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之一,主要成因是由于部分機動車存在超重現象,這里的超重并非指機動車載重超標,而指的是來往機動車數量或重量超出了路面承受范圍,使路面長期遭受超負荷碾壓,機動車來往越頻繁,對公路的損耗就越明顯。車轍病害的出現沒有統一規律,這主要是由于瀝青混凝土各部位材料的軟硬度、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導致路面發生車轍病害的時間段和具體位置難以預測。
1.3坑槽成因
坑槽是由于裂紋進一步加深的結果,常常以凹陷的形式出現在公路的某一路段。造成坑槽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受降水影響,瀝青混凝土耐水性差,如果該路段降水量大,很有可能導致積水,一旦積水過多,排水工作又未做到位,便極易形成坑槽;其次,受機動車用油影響,如果機動車在行駛過程中油液漏出,在一定量的情況下,會導致瀝青混合材料松散,再經過機動車的長期碾壓,出現坑槽便成為必然現象。
1.4泛油
瀝青混凝土的主要混合材料是瀝青,但這種材料會在氣溫急劇升高時遷移至路面,并且它并不具有回彈性,天氣降溫時它也不會重新回到地底。這就使得部分瀝青混凝土地面有一層瀝青膜,看上去如同石油散在路面一般。另外,除了溫度過高導致路面泛油外,還可能是由于瀝青混凝土路面鋪筑的施工工藝處理有誤或者混合料“油石比”過大造成。
1.5水損害
水損害的表現形式有兩種,首先如果沒有對路面積水進行及時處理,那么很容易對過往車輛造成威脅,很有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其次,路面積水會慢慢地下滲到路基空隙中,這很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的瀝青混合料出現軟化的情況,進而使得路面出現裂縫或者是變形的情況。而造成水損害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設計原因,簡單來講就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對修路地區的各種自然因素進行考慮,使得路面的排水系統以及瀝青混合料的配比都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而造成水損害的產生。第二,施工原因,這也是造成水損害的主要原因,因為施工過程中如果在平整度以及密實度控制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使得公路路面出現積水情況,進而促使水損害的出現。
2、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處治對策
2.1裂縫處治技術
瀝青是目前公路建設的主要材料,所以在裂縫防治過程中首先要對瀝青材料進行研究和分析,而在研究中發現瀝青的質量是促進路面產生裂縫的直接原因。而影響瀝青質量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個是瀝青的粘稠度,在同等壓力以及同等外部條件的情況下,瀝青的粘度越高那么瀝青的質量也就越好;第二個是瀝青的配比,在不同的路面以及地質環境下所使用的瀝青混合料是不同的,如果瀝青混合料不適用于公路的建設,那么公路的質量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此外,在施工的過程中,相關施工隊伍需要嚴格地按照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及規章制度進行施工,這是防治裂縫的基礎。
2.2車轍處治技術
抗車轍能力主要的原因在瀝青混合料的粘度以及彈性上,而混合料粘度的影響因素就是問題。所以在具體的施工中應該選用粘度比較高的瀝青,然后在其中再摻入各種的改性劑,這可以有效地降低瀝青粘度變化的范圍,使得溫度對于路面抗車轍能力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利用樹脂或者是橡膠可以有效改變瀝青的感溫性,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適當地加入相關的一些材料,保障施工質量。此外,吸油材料也具有這個特性,而且相比于橡膠等材料更具有性價比,可以在具體的施工中加入這種材料增強降低瀝青的溫度感應范圍。
2.3坑槽處治技術
坑槽病害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熱料填補、熱烘修補、冷補3種。在熱料填補工藝中,施工人員應先將病害面積向四周擴大30cm,并將擴大后的面積作為實際修補面積,然后使用液壓鎬、切縫機等清除修補處的瀝青混凝土。接著處理松散、油污等內部問題,并做好清潔工作。之后噴灑黏層油、分層填筑新料,最后進行表面接縫處理。施工人員應注意此措施僅適用于水損導致的坑槽病害。在熱烘修補中,應取實際病害范圍向四周擴大30cm作為實際修補面,然后用加熱板將路面溫度加熱至140℃以上,再耙松瀝青表面,并添加一部分新的瀝青混合料,耙拌均勻后壓實。在冷補工藝中,施工人員需要在鑿除病害修補范圍內的瀝青混凝土后,采用分層的方式進行冷料填放,并將每層鋪筑厚度設置為2~3cm,最后進行壓實即可。
2.4泛油處治技術
路面泛油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溫度過高,或者建設材料配比失衡導致含油量過高從而泛出表面。為應對路面泛油現象,我們可以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在路面鋪灑碎石,并經過壓路機的碾壓提升路面的穩定性,同時起到覆蓋路面油層的作用。若是由于材料配比失衡導致的泛油現象,則可以將軟層全部挖除,按既定設計,重新鋪設瀝青面層。
2.5水損害處治技術
首先在前期設計階段,要做好路面的排水系統的設計,這是防治水損害的基礎。其次,在施工的過程中要重視相關的施工操作,保障里面的緊實性以及平整性,雨水在低落之后可以迅速地進入排水系統。最后,相關的養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路面積水需要盡快清除,方式其下滲影響路面。
結語:
總而言之,瀝青路面的病害防治已經成為我國公路養護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同樣這個周期是比較長的。在具體的防治措施中,首先前期設計階段要做好實際考察已經調研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瀝青被溫度或者是承載量影響,出現路面破損等情況,影響車輛通行。
參考文獻:
[1]朱瓊毅.城市道路瀝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居業,2018(11)
[2]陳剛.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8(10)
[3]楊曉鋒.城市道路瀝青路面質量病害的成因和對策分析[J].四川建材,2018(04)